來自超快激光的寒冷
本文關鍵詞:來自超快激光的寒冷 出處:《物理》2016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冷原子 物理學實驗 速度降低 氫原子 速度方向 磁光 宇稱 星際氣體 脈沖寬度 真空紫外
【摘要】:正某些類型的原子無法通過傳統(tǒng)方法冷卻與捕獲,超快激光提供了希望。觀察、利用和驗證量子力學現象是大多數現代物理學實驗的中心,冷原子為實現這些研究提供了極佳的實驗平臺。傳統(tǒng)的激光冷卻方式是這樣的:激光束從六個不同的方向匯聚,激光的頻率略低于選定的電子激發(fā)態(tài)。頻率的失諧導致粒子會優(yōu)先從與其速度方向相反的光束中吸收光子,光子的動量由此就被傳遞給粒子,從而使速度降低。由于粒子的動量可以遠大于單個光子的動量,這個過程就像是不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
【分類號】:TN24
【正文快照】: 某些類型的原子無法通過傳統(tǒng)方法冷卻與捕獲,超快激光提供了希望。 觀察、利用和驗證量子力學現象是大多數現代物理學實驗的中心,冷原子為實現這些研究提供了極佳的實驗平臺。傳統(tǒng)的激光冷卻方式是這樣的:激光束從六個不同的方向匯聚,激光的頻率略低于選定的電子激發(fā)態(tài)。頻率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開軍 ,李可 ,王謹 ,李津蕊 ,詹明生;冷原子的橫向推載與探測[J];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2004年S1期
2 ;第二屆中國科學院冷原子物理國際學術研討會通知[J];光學學報;2006年05期
3 馬杰;韓燕旭;王波;王海;;測量冷原子溫度的理論與近似擬合公式的誤差分析[J];量子光學學報;2006年02期
4 ;第二屆中國科學院冷原子物理國際學術研討會通知[J];光學學報;2006年06期
5 于肇賢;;超冷原子在含時磁場共振條件下的幾何相因子[J];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6 羅坤;潘小青;周琦;陸俊發(fā);;一種新穎的操控冷原子的組合雙光學阱方案[J];江西科學;2011年06期
7 馬紅玉;韓一平;;高頻原子波導中冷原子的磁導引[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2年07期
8 王義遒;;激光致冷和冷原子的應用[J];物理教學;2009年01期
9 羅有華,李明哲,王育竹;載流金屬網格中冷原子的動力學行為[J];量子光學學報;2002年S1期
10 沐仁旺;紀憲明;印建平;;一種實現冷原子(或冷分子)囚禁的可控制縱向光學雙阱[J];物理學報;2006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詩亮;;基于冷原子的量子模擬[A];第十五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報告摘要集[C];2012年
2 羅有華;李明哲;王育竹;;載流金屬網格中冷原子的動力學行為[A];第十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論文論文集[C];2002年
3 周小計;熊煒;劉新星;樂旭廣;陳徐宗;;駐波脈沖對超冷原子的相干操控[A];第十六屆全國原子與分子物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義民;付軍賢;陳徐宗;楊東海;王義遒;;銫冷原子吸收譜的實驗觀察[A];第八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論文摘要選[C];1998年
5 劉伍明;;冷原子物理研究進展[A];第十五屆全國原子與分子物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朱詩亮;;冷原子有效規(guī)范勢的產生和應用[A];第十三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楊紅;楊柳;王曉暢;吳金輝;;冷原子系統(tǒng)中的四波混頻增益和分布反饋激光[A];第十五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報告摘要集[C];2012年
8 顏輝;杜炎雄;張智明;;在冷原子系綜中產生超糾纏窄線寬光子對[A];全國光電子與量子電子學技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9 紀憲明;印建平;;實現冷原子或冷分子囚禁的可控制光學雙阱及其光學晶格[A];第十一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張巖;吳金輝;;密度不均勻冷原子介質的相干調制穩(wěn)態(tài)和動態(tài)光學特性[A];第十四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報告摘要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記者 李山;冷原子系統(tǒng)中觀測到巨型量子三體態(tài)[N];科技日報;2014年
2 記者 代群;中國刷新冷原子量子存儲世界紀錄[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3 記者 桂運安;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實現重要突破[N];安徽日報;2014年
4 劉霞;瑞士開發(fā)出“冷原子熱電系統(tǒng)”模型[N];科技日報;2013年
5 記者 李陳續(xù) 通訊員 楊保國;我科學家刷新冷原子量子存儲世界紀錄[N];光明日報;2009年
6 朱廣菁;冷原子源自愛因斯坦預言[N];大眾科技報;2008年
7 記者 沈佳;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我省啟動[N];山西日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天琛;周期驅動作用下的冷原子量子動力學的理論研究[D];山西大學;2015年
2 姜艷;冷原子系綜內單量子態(tài)相干操控[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3 譚金桃;混沌輔助的冷原子量子輸運[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4 江曉;冷原子量子存儲中的激光穩(wěn)頻與鎖相技術[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郭利平;光晶格中兩分量冷原子量子相變的研究[D];山西大學;2009年
6 劉洋;冷原子體系在量子信息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7 趙興東;光晶格中超冷原子系綜的動力學性質[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周晶;超冷原子系統(tǒng)物理性質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9 戴漢寧;基于冷原子系綜的量子信息處理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10 劉亞峰;基于冷原子和腔QED的量子模擬和量子計算[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衛(wèi)永;可移動冷原子重力儀環(huán)境適應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2 張?zhí)鞂?有限溫度下的低維費米冷原子氣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3 李靈;冷原子光晶格拓撲半金屬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5年
4 鄒鵬飛;冷原子干涉儀的理論建模與誤差分析[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5 王冰路;超冷原子在光阱中的隧穿行為[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6 陳洋;冷原子體系中弱光超慢光孤子的存儲與讀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7 曹榮;在冷原子中利用讀寫機制產生單光子源[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8 賈振強;轉子模型及其在冷原子動力學中的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9 汪皓川;量子非破壞性測量中冷原子樣品的制備[D];浙江大學;2014年
10 涂文凱;冷原子用的穩(wěn)頻激光及系統(tǒng)設計[D];浙江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328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33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