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電線路光差動保護初探
本文關鍵詞:輸電線路光差動保護初探
更多相關文章: 全光纖電流互感器 光差動保護 差動電流測量 仿真分析
【摘要】:全光纖電流互感器是通過Faraday磁光效應測量載流導體中電流,不存在磁飽和、測量范圍廣、線性度好。由于載流導體中電流磁場效應可以疊加,可將輸電線路差動電流測量轉換為利用光學器件在光路層面直接進行Faraday磁光效應偏轉角的運算,不需要繁復的對時就可直接獲得線路兩端電流差值,在此基礎上構成光差動保護。在PSCAD中搭建光差動保護模型,仿真結果表明光差動保護測量差流能夠反映實際差流變化情況,采用固定門檻值的光差動保護對區(qū)內故障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在區(qū)外故障時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強電磁工程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華中科技大學);許繼集團有限公司;
【關鍵詞】: 全光纖電流互感器 光差動保護 差動電流測量 仿真分析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477061)~~
【分類號】:TM75;TM773
【正文快照】: 3.強電磁工程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武漢市430074)上網(wǎng)日期:2016-10-19。0引言縱聯(lián)電流差動保護通常作為電力系統(tǒng)高壓輸電線路主保護,通常是通過測量流入被保護單元兩端電流,計算得到差動電流,再將差動電流與事先設定的整定值比較,判斷保護區(qū)內是否發(fā)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祥敏;黃輝;;變壓器比率差動保護仿真分析[J];電工技術;2009年12期
2 茍秦晉;趙金;李海帆;張文輝;;淺析變壓器的差動保護[J];經(jīng)營管理者;2009年23期
3 張未央;差動保護部分校驗的改進方法[J];繼電器;1995年04期
4 朱聲石;差動保護采用P級電流互感器的問題[J];繼電器;2000年07期
5 張東升;;差動保護換型分析[J];電氣試驗;2000年02期
6 高國慶,王曉宏,陳學珍,陶建軍;雙圈變五側制動差動保護的可行方案[J];華東電力;2001年05期
7 高國慶;雙圈變壓器5側制動差動保護的實現(xiàn)方案[J];繼電器;2001年07期
8 李干林,鄧東華,黃瑛;新型差動保護判據(jù)探討[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9 李建斌,張順;變壓器兩種差動保護方式的比較[J];西山科技;2002年S1期
10 楊彪;國外220kV差動保護的特點原理分析[J];繼電器;2003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春華;;電力變壓器比率制動式差動保護的原理及分析[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2 邱慶濤;;比率差動保護在南京東變電所微保改造中的問題總結[A];江蘇省鐵道學會2009年度獲獎論文專輯[C];2009年
3 金啟超;劉明輝;吉擁平;崔得志;王海兵;;比率差動保護的定值誤差評價問題[A];2008中國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朱佳杰;邰能靈;胡浩;;一種發(fā)電機差動保護的新方案[A];2007中國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行業(yè)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胡年勝;季華鋒;;一次電動機差動保護故障的分析[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wǎng)2014年會論文集[C];2014年
6 代偉;;分相差動保護試驗分析[A];2011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入選部分)[C];2011年
7 李紅霞;;互感器二次配線對電動機差動保護的影響[A];2009首屆全國水泥企業(yè)節(jié)電新技術交流會暨鴻升科技節(jié)電新技術聯(lián)誼會論文集[C];2009年
8 石恒初;翟海燕;左曉錚;趙明;李本瑜;;一起500kV變壓器零序差動保護誤動事故的分析[A];2012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9 文明浩;陳德樹;尹項根;張哲;;等傳變瞬時值差動保護分析[A];2007中國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行業(yè)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吳大立;尹項根;張哲;張中慶;;輸電線路復合差動保護方案的研究[A];2007中國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行業(yè)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江西 陶波 劉學;大型電機易發(fā)差動保護故障分析與處理[N];電子報;2010年
2 國電華北電力設計院工程有限公司 張純崗;國外兩種零序差動保護介紹[N];機電商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及洪泉;基于OCT的線路差動保護及變電站自動化系統(tǒng)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7年
2 金明亮;大型發(fā)變組復雜異常工況下主保護新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鄭曉冬;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保護新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建萍;和應涌流導致差動保護誤動的原因與對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董文秀;電流互感器暫態(tài)飽和特性及差動保護應對措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3 楊青;考慮電流互感器飽和影響的差動保護新判據(jù)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7年
4 李海濤;電流互感器飽和對差動保護的影響及解決方案[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3年
5 葉志剛;差動保護在上海市區(qū)電網(wǎng)中的應用分析及改進[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6 張文哲;自適應發(fā)電機差動保護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9年
7 由偉翰;基于故障信號同步的配網(wǎng)差動保護技術[D];山東大學;2009年
8 譚愷;電力變壓器保護裝置研發(fā)與抗干擾設計[D];湖南科技大學;2014年
9 晏玲;一種新型變壓器差動保護判據(jù)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3年
10 甄樹義;電力系統(tǒng)主設備繼電保護整定計算軟件的開發(fā)[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5年
,本文編號:7492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74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