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網節(jié)能降耗與電能質量綜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6 20:13
本文關鍵詞:配電網節(jié)能降耗與電能質量綜合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配電網 網損 節(jié)能 電能質量 無功補償 曲線擬合 遺傳算法 三級協(xié)調控制
【摘要】:配電網節(jié)能降耗一直是業(yè)內很熱門的話題,隨著改革開放后經濟高速增長,國內對電能供應需求也在日益增長,因此我國的電網規(guī)模也一直保持著快速的增長,電力部門的管理任務是要保證用電用戶的供電電能質量。國內配電網的節(jié)能降損在國內還未形成完整的工作體系,大多數供電單位員工對配電網節(jié)能降損還沒有全面的認識,談到技術降損一般工程師都會認為都是整改“卡脖子”、整改過長線路,更換節(jié)能設備,而不能主動在電網規(guī)劃、設計、建設、運行、改造等過程中采取全面有效的降損措施,又或者是只重視在技術和設備上的降損方案,忽視了在調度運行等方面的管理控制措施,使降損和電能質量提升效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鑒于國內電網現(xiàn)狀上述特點,本文進行了以下研究調查工作。首先,調查并研究了配電網典型設備的等值電路模型及網損的分類及主要構成部分,在此基礎上研究了造成網損偏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幾種典型的降低損耗和提升電能質量方法。其次,提出了一種使用配變歷史負荷數據進行曲線擬合來計算無功補償需求方法,詳細介紹了遺傳算法在配變臺區(qū)補償規(guī)劃中的應用,最后在遺傳算法運算結果基礎上根據投資回收得出節(jié)能潛力最大的配變,從而指導了配電網節(jié)能降耗和電能質量提升規(guī)劃。最后,規(guī)劃方案實施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配電網電壓無功三級協(xié)調控制節(jié)能策略,詳細介紹該控制系統(tǒng)的降損原理、提升電能質量實現(xiàn)方法和主要功能。
【關鍵詞】:配電網 網損 節(jié)能 電能質量 無功補償 曲線擬合 遺傳算法 三級協(xié)調控制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M727
【目錄】: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第1章 緒論10-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10-11
- 1.2 國內外研究概況11-12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2-14
- 第2章 配電網節(jié)能潛力評估14-44
- 2.1 理論基礎14-16
- 2.1.1 等值電路模型14-15
- 2.1.2 配電網節(jié)能降損方案15-16
- 2.2 基于回收年限的配變節(jié)能規(guī)劃16-22
- 2.2.1 負荷曲線擬合16-19
- 2.2.2 補償配置方案19-21
- 2.2.3 典型日節(jié)能量分析21
- 2.2.4 回收年限計算21-22
- 2.3 案例分析22-27
- 2.4 基于遺傳算法的配電網節(jié)能規(guī)劃27-39
- 2.4.1 目標函數27-29
- 2.4.2 優(yōu)化變量29-30
- 2.4.3 約束條件30-31
- 2.4.4 算法流程31-39
- 2.5 算例分析39-44
- 第3章 配電網電能質量三級協(xié)調控制系統(tǒng)44-52
- 3.1 電能質量分析評估系統(tǒng)44-46
- 3.1.1 數據接口44-45
- 3.1.2 電壓合格率評估45-46
- 3.1.3 補償優(yōu)化分析模塊46
- 3.2 配電網電能質量協(xié)調控制系統(tǒng)46-52
- 3.2.1 自動建模功能47
- 3.2.2 在線監(jiān)測47-48
- 3.2.3 數據校驗48
- 3.2.4 數據過濾48-49
- 3.2.5 數據辨識49
- 3.2.6 統(tǒng)計分析(Web系統(tǒng))49-51
- 3.2.7 用戶界面51-52
- 第4章 三級協(xié)調系統(tǒng)控制策略52-66
- 4.1 自動控制52-56
- 4.2 分級控制56
- 4.3 分區(qū)控制56-57
- 4.4 靜態(tài)參數維護57
- 4.5 參數設置57-59
- 4.6 控制命令校核與下發(fā)59-60
- 4.7 AVC協(xié)調控制60-61
- 4.8 控制誤差校驗61
- 4.9 控制閉鎖61-62
- 4.10 安全控制策略62-66
- 第5章 總結與展望66-68
- 5.1 總結66-67
- 5.2 展望67-68
- 附錄1 蔣莊委員會典型負荷日功率量測68-69
- 參考文獻69-74
- 致謝74-75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7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警眾;電能質量講座 第四講 電能質量改善措施的實際應用[J];供用電;2001年01期
2 ;教育部電能質量工程研究中心[J];安徽科技;2002年03期
3 奚s,
本文編號:6852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852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