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逆變器模塊輸入串聯(lián)輸出并聯(lián)組合系統(tǒng)的分布式控制及其冗余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多逆變器模塊輸入串聯(lián)輸出并聯(lián)組合系統(tǒng)的分布式控制及其冗余技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逆變器 輸入串聯(lián)輸出并聯(lián) 分布式 冗余 旁路
【摘要】:輸入串聯(lián)輸出并聯(lián)逆變器組合系統(tǒng)適用于高壓直流輸入、大電流交流輸出的應用場合,其多模塊串并聯(lián)組合的特點令其可有效提高系統(tǒng)工作的可靠性。為了切實體現這一優(yōu)點,需實現該系統(tǒng)的冗余運行,這實際上包含2個步驟:實現系統(tǒng)的分布式控制;實現其冗余功能。首先給出一種新的分布式架構及控制策略實現模塊間功率均衡,討論控制環(huán)路間的關系并進行設計;在實現分布式控制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可保證系統(tǒng)冗余運行的控制方案,并給出熱插拔時序;最后研制3模塊的原理樣機,實驗結果驗證了所提方案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作者單位】: 江蘇省新能源發(fā)電與電能變換重點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關鍵詞】: 逆變器 輸入串聯(lián)輸出并聯(lián) 分布式 冗余 旁路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477076)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BK20131363)~~
【分類號】:TM464
【正文快照】: 研制3模塊的原理樣機,實驗結果驗證了所提方案的正確性和有效性。0引言標準化模塊組成串并聯(lián)組合系統(tǒng)是電力電子系統(tǒng)集成的重要分支,按其輸入輸出端聯(lián)接方式的不同可分為4種[1-4]。其中,以逆變器為基本模塊的輸入串聯(lián)輸出并聯(lián)(input-series-output-parallel,ISOP)組合系統(tǒng)非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永東,倚鵬;大功率高性能逆變器技術發(fā)展綜述[J];電氣傳動;2000年06期
2 陳榮,王曉琳,鄧智泉;零漂對逆變器的影響及其抑制[J];電力電子技術;2003年04期
3 徐強,張維剛;電動車用輔助逆變器的設計與實現[J];電氣傳動;2003年02期
4 閆耀民,范瑜,汪至中;一種改進的電壓電流混合控制的并聯(lián)逆變器[J];鐵道學報;2003年03期
5 王崇武,任章,王淑蓉;SPWM逆變器計算機輔助分析[J];西安工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6 鐘思正,王問斯;獨立逆變器快速保護作用分析[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7 王江,王民,K.M.Tsang;采用主從型逆變器結構的靜態(tài)同步補償器[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3年11期
8 張洪耀;梁詩瑩;;簡易逆變器的制作[J];家電檢修技術;2003年08期
9 徐國富;潘孟春;單慶曉;;全數字升壓逆變器設計[J];電工技術;2003年01期
10 ;逆變器選型推薦[J];電工技術;2003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明正峰;鐘彥儒;;用于電機驅動的諧振極ZVT-PWM逆變器功耗及效率分析[A];第11屆全國電氣自動化電控系統(tǒng)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郭滎祥;鞏瑞春;袁紅霞;;單相SPWM逆變器重復控制技術的仿真研究[A];冶金自動化信息網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于海龍;劉鋒;;一種新型便攜式逆變器的分析與設計[A];冶金自動化信息網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郭榮祥;鞏瑞春;袁紅霞;;單相SPWM逆變器重復控制技術的仿真研究[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朱安遠;;關于在逆變器輸入側是否加裝外置快熔的探討[A];中國計量協(xié)會冶金分會2012年會暨能源計量與節(jié)能降耗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6 楊立強;丘東元;;一種改進型三相Z-源逆變器[A];第七屆中國高校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7 余仕求;;SVPWM逆變器低次電壓諧波分析[A];教育部中南地區(qū)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教學研究會第二十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8 單慶曉;潘孟春;翁飛兵;羅超;;聯(lián)型逆變器的可靠性分析[A];2006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許哲雄;徐國卿;;一種諧振型軟性逆變器的分析與仿真[A];2000年上海市系統(tǒng)仿真學會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0年
10 湯雨;張超華;謝少軍;;新型Z源逆變器[A];2008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廣東 付兵彭;簡易方波12V轉220V交流逆變器電路圖[N];電子報;2012年
2 浙江 吳建龍;簡易逆變器的制作[N];電子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朱怡;逆變器制造商轉向電站開發(fā)[N];中國電力報;2014年
4 本報記者 于海江;逆變器系統(tǒng)控制成競爭焦點[N];中國電力報;2014年
5 廣東 潘成飛;自制實用的逆變器[N];電子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陳建輝;新一代光伏逆變器研制成功[N];經濟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馮健;并網加速 光伏逆變器提升能效[N];中國電子報;2010年
8 CNE記者 段貴恒;要做全世界最好的光伏逆變器[N];中國電力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雷燕 李映;光伏逆變器提高效率為先[N];中國電子報;2011年
10 證券時報記者 劉征;中國南車光伏逆變器 實現高海拔并網發(fā)電[N];證券時報;2011年
,本文編號:6211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62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