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DFIG電網(wǎng)的故障分量方向保護
【學位單位】:濟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TM315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論文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1.2 含DFIG電網(wǎng)的故障分量繼電保護研究現(xiàn)狀
1.2.1 DFIG故障特性研究
1.2.2 DFIG故障分量保護研究
1.2.3 時域保護原理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適用于DFIG送出線路的改進負序方向保護
2.1 DFIG數(shù)學模型推導
2.1.1 DFIG結(jié)構(gòu)及控制策略
2.1.2 DFIG基本數(shù)學模型
2.1.3 計及LVRT影響的DFIG數(shù)學模型
2.2 DFIG負序等值阻抗研究
2.2.1 傳統(tǒng)負序方向保護理論基礎
2.2.2 RSC控制下的DFIG負序等值阻抗及相角特征分析
2.2.3 撬棒投入時的DFIG負序等值阻抗及相角特征分析
2.2.4 DFIG負序等值阻抗相角特征總結(jié)
2.3 負序方向保護改進方案
2.3.1 基本思路
2.3.2 動作判據(jù)及流程
2.3.3 算例及分析
2.4 仿真驗證
2.4.1 負序等值阻抗解析式驗證
2.4.2 不同故障下改進負序方向元件仿真驗證
2.5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利用時域特征的縱聯(lián)保護新原理
3.1 時域特征分析
3.1.1 故障暫態(tài)電流分析
3.1.2 利用歸一化方法提取故障差異
3.2 基于Hausdorff距離算法的時域表征方法
3.3 基于時域特征的縱聯(lián)保護
3.3.1 基本原理及保護判據(jù)
3.3.2 保護實現(xiàn)
3.3.3 閾值整定原則
3.3.4 抗干擾措施
3.4 仿真驗證
3.4.1 Hausdorff距離算法性能驗證
3.4.2 原理性驗證
3.5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在PSCAD中實現(xiàn)所提保護方案的工程化方法
4.1 基于PSCAD的保護方案實現(xiàn)方法
4.2 實現(xiàn)本文所提保護方案的具體步驟
4.3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論與展望
5.1 主要工作總結(jié)
5.2 待進一步的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卿向東;;主變復閉過流方向保護誤動作原因分析[J];湖南電力;2017年03期
2 趙慶明;賀家李;李永麗;李斌;牟敦庚;;六相輸電線路的縱聯(lián)方向保護方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7年03期
3 張玉璽;;談方向保護試驗[J];電氣試驗;2000年04期
4 沈國榮;李抗;朱聲石;鄧紹龍;;超高速方向保護—JKF-1[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1987年03期
5 王家紅;發(fā)電廠線路零序方向保護試驗電壓極性判別方法[J];繼電器;1988年03期
6 盧志立;;零序方向保護向量測試分析[J];電力技術(shù);1988年07期
7 陸以群;能源部南京自動化研究所繼電保護工程部成立[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1989年06期
8 熊小伏;葉一麟;;超高速微機方向保護原理[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1989年02期
9 陳衛(wèi),尹項根,陳德樹,張哲,董永德,胡剛;基于補償電壓故障分量的縱聯(lián)方向保護原理與仿真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年21期
10 張玉璽;方向保護的簡捷試驗方法[J];農(nóng)村電氣化;2000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明;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整定計算優(yōu)化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啟帆;含DFIG電網(wǎng)的故障分量方向保護[D];濟南大學;2019年
2 范忻蓉;有源配電網(wǎng)自適應方向保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
3 董雅茹;同塔多回輸電線路零序方向保護防誤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8年
4 李德文;輸電線路行波縱聯(lián)方向保護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5 張曉東;基于小波變換的行波方向保護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3年
6 王輝;CVT暫態(tài)對方向保護影響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7 謝曉偉;多環(huán)路電網(wǎng)方向保護最優(yōu)配合順序研究[D];燕山大學;2011年
8 曹貴明;基于正序故障分量的含分布式電源配電網(wǎng)保護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9 程璐璐;六相輸電線路的縱聯(lián)方向保護[D];天津大學;2009年
10 余李莉;復雜環(huán)網(wǎng)保護最優(yōu)配合順序計算的新方法[D];四川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8867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86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