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ZT壓電陶瓷的弛豫特性和壓電特性研究
【學位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M221
【部分圖文】:
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反過來也是成立的,兩者一一對應。需注意的是,所有電介生應變[3],只有當應變量與電場強度呈一次方關系時才對應為逆場強度呈平方關系時則稱為電致伸縮效應。大部分介質材料的弛豫鐵電體具有很大的電致伸縮系數(shù),使得其在精密致動等應用[2]。
圖 1- 2ABO3型鈣鈦礦結構示意圖(a)ABO3晶胞 (b)氧八面體骨Fig. 1-2 Schematic of ABO3structure. (a) ABO3unit cell (b) Oxygen octaheframework豫鐵電體弛豫特性豫鐵電體與正常鐵電體相比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即彌散相變和頻率色散示。在正常鐵電體中,當溫度從高溫降至居里溫度 TC時,發(fā)生順電-鐵電數(shù)快速升高,當溫度低于 TC時,由于疇的形成,介電常數(shù)又急劇地降低。電體的介電常數(shù) εr在 TC處會形成尖銳的峰值。與此不同的是,由于成分,弛豫鐵電體在降溫過程中并沒有明確的相變溫度,在遠高于介電峰值urns 溫度,TB),弛豫鐵電體中就開始出現(xiàn)極性微區(qū);隨著溫度的降低,極量不斷增多、尺寸逐漸長大,隨后形成納米疇。極性微區(qū)數(shù)量的增多可增
即彌散相變和頻率色散,如圖1-3 所示。在正常鐵電體中,當溫度從高溫降至居里溫度 TC時,發(fā)生順電-鐵電相變,介電常數(shù)快速升高,當溫度低于 TC時,由于疇的形成,介電常數(shù)又急劇地降低。因此,正常鐵電體的介電常數(shù) εr在 TC處會形成尖銳的峰值。與此不同的是,由于成分起伏等的影響,弛豫鐵電體在降溫過程中并沒有明確的相變溫度,在遠高于介電峰值溫度 Tm處(Burns 溫度,TB),弛豫鐵電體中就開始出現(xiàn)極性微區(qū);隨著溫度的降低,極性納米微區(qū)數(shù)量不斷增多、尺寸逐漸長大,隨后形成納米疇。極性微區(qū)數(shù)量的增多可增強介電響應,但是隨著溫度降低,微區(qū)間的相互作用增強,使得其對外電場的響應減弱。在這兩種不同機理的作用下,隨著溫度降低,介電常數(shù)呈現(xiàn)出一較寬的峰值,即發(fā)生彌散相變。從中可看到,Tm實際上并不代表相轉變的發(fā)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晟;劉友志;;基于ANSYS的PLZT圓柱狀水聽器分析[J];計算機仿真;2009年01期
2 范素華,龔紅宇;高d_(33)PLZT壓電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現(xiàn)代技術陶瓷;1997年04期
3 ;Modeling of surface-electroded electrooptic PLZT shutter[J];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1994年05期
4 周濟;;PLZT薄膜光電器件[J];發(fā)光快報;1987年01期
5 祝炳和,趙梅瑜,姚堯,鄭鑫森,敖海寬,殷之文;PLZT陶瓷的晶界現(xiàn)象[J];電子元件與材料;1999年05期
6 黃家瀚;張崇;王驥;王新杰;;多場耦合下PLZT陶瓷光致電場效應及其應用[J];傳感技術學報;2018年06期
7 曾陽;王烈林;謝華;王文文;胡登超;馮志強;;PLZT納米陶瓷粉末的合成及表征[J];功能材料;2018年07期
8 周青春,徐榮青,王茂祥;PLZT鐵電薄膜反轉特性分析[J];華東船舶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5期
9 侯識華,宋世庚,馬遠新,鄭毓峰;鉛過量PLZT鐵電薄膜的制備及其電學性質研究[J];材料科學與工程;2001年03期
10 李坤,李金華,李錦春,陳王麗華;PLZT陶瓷纖維/環(huán)氧樹脂1-3復合材料的制備和性能研究[J];無機材料學報;200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陳明;PZT/PLZT微梁尺度相關力學行為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7年
2 劉宇鋒;PLZT壓電陶瓷的弛豫特性和壓電特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3 張颯;PLZT鐵電陶瓷疇變的原位Raman光譜觀測[D];廈門大學;2006年
4 厲寶增;關于光電陶瓷PLZT稀土摻雜的發(fā)光特性研究及其電光特性的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5 黃家瀚;0-1極化PLZT陶瓷光致特性及光控微鏡驅動基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6年
6 徐彩霞;光子弱局域化對PLZT光致發(fā)光以及隨機激光的調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7 陳志武;電疲勞過程中PLZT鐵電陶瓷疇變的原位觀測及電疲勞機理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8 王新杰;PLZT光致伸縮特性及光電層合回轉薄殼主動控制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鄭克玉;兩種鐵電材料的超微粉及細晶陶瓷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有文;PLZT陶瓷的制備及其摻雜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2 王梨明;0-3方向極化的PLZT板尺度效應及力學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年
3 葉章勝;0-1極化PLZT陶瓷光致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年
4 許亮;0-3極化PLZT陶瓷片光致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年
5 宋飛飛;PLZT電控光散射陶瓷微結構調控及性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年
6 王念;PLZT的粉末合成及其微波燒結工藝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7 吳燁;釹摻雜PLZT電光陶瓷光學性能及光學放大機制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8 程達明;PLZT光致伸縮陶瓷的制備及其性能與組分關系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9 唐章東;PLZT鐵電電光薄膜制備工藝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10 何聚;PLZT納米陶瓷制備及摻雜改性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774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77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