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副邊控制策略及輸出特性研究
【圖文】:
根據(jù)充電規(guī)模不同有常規(guī)充電站、快速充電站、便攜式充電站以及集中式換電站等。具體方式如圖1-1。由于接觸式充電存在頻繁拔插的物理損傷、電火花的安全問題以及通用性問題。無線充電以原副邊線圈產(chǎn)生的電磁耦合實現(xiàn)電能傳輸,解決了傳統(tǒng)接觸式充電時插頭磨損、電接觸的安全隱患以及充電器型號單一的問題,具有充電靈活、便攜、安全等優(yōu)點[1]。(a)常規(guī)充電站 (b)便捷式充電站 (c)快速充電站 (d)集中式換電站圖 1-1 電動汽車充電站分類Fig.1-1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s1.2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綜述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原理為交流市電輸出經(jīng)整流、高頻逆變輸出給置于車外的原邊線圈,與車上的副邊線圈通過高頻磁場耦合實現(xiàn)電能傳輸。而無線電能傳輸?shù)姆绞娇煞譃槲⒉▊鬏、激光傳輸、超聲波傳輸、感應耦合式、電磁諧振式等[2-3],,如圖 1-2 所示。微波無線充電和激光無線充電更適合超遠距離的充電,適合應用于軍事、航天、衛(wèi)星太陽能空間站等特殊場合,但兩者的傳輸效率都很低,且在傳輸過程中易受到信號干擾及屏蔽的問題。另外超聲波無線充電也存在傳輸功率和效率相對低的問題。因此以上三種傳輸方式傳輸距離較長傳輸功率較小,不適合電動汽車短距離大功率傳輸。感應耦合式無線充電(Inductively coupled wireless charging,ICPT)適合大功率近距離條件下的傳輸,傳輸距離適合 10cm 到 50cm,傳輸功率的功率等級為千瓦級傳輸,傳輸效率為 70%到 95%
西安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輸功率的功率等級為千瓦級傳輸,傳輸效率為 40%到 60%,電路的工作頻率范圍為幾千赫茲到幾兆赫茲。電磁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shù)膬?yōu)勢是傳輸功率大,傳輸距離相對較大,磁路結(jié)構(gòu)要求小,線圈對準與不對準的變化不敏感,但工作頻率較大,且傳輸效率較低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a)感應耦合式無線電能傳輸 (b)電磁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U469.72;TM72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云;周友富;安菁;;基于專利共引的電動汽車核心技術(shù)領(lǐng)域分析[J];情報學報;2013年03期
2 周琳;;摩納哥純電動賽車閃亮世博會[J];廣東交通;2010年04期
3 志豪;;我省將成世界電動汽車基地[J];廣東交通;2010年02期
4 過學迅;黃妙華;;世界電動汽車發(fā)展走向[J];國際學術(shù)動態(tài);2003年05期
5 石小飛;;我國電動汽車現(xiàn)狀面面觀[J];河南電力;2018年12期
6 賴茂松;;電動汽車充電樁集中式電能規(guī)劃技術(shù)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shù);2018年24期
7 鄭羅芳;;未雨綢繆 布局電動汽車充電樁管理[J];中國物業(yè)管理;2018年11期
8 韓平軍;張f ;朱思成;;電動汽車充電樁設(shè)計智能優(yōu)化[J];中國新技術(shù)新產(chǎn)品;2018年22期
9 ;大眾2019年在德推出共享電動汽車業(yè)務(wù) 目標全球市場[J];電動自行車;2018年09期
10 曹東東;;第十屆電動汽車標準法規(guī)國際研討會成功召開[J];中國汽車;2018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顧麗華;祝軍華;;電動汽車火災危險性分析及對策研究[A];2016中國消防協(xié)會科學技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6年
2 董淑量;;電動汽車火災成因及預防探討分析[A];2016中國消防協(xié)會科學技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6年
3 孫娟;;關(guān)于電動汽車的火災預防[A];2016中國消防協(xié)會科學技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6年
4 王猛;孫澤昌;;電動汽車驅(qū)制動能耗特性研究[A];2013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呹本政男;晪道力;
本文編號:25981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9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