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氣論文 >

表面活性劑對氧化鋁修飾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9-07-22 09:28
【摘要】:采用氧化鋁修飾改性富鋰錳基正極材料,探討了表面活性劑在修飾改性中的作用。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透射電子顯微鏡和電化學性能測試等方法對材料結構和電化學性能進行分析。實驗結果表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銨(DTAB)能使Al_2O_3納米顆粒均勻包覆在富鋰錳基正極材料表面,有效增強了復合材料結構的穩(wěn)定性。在600 mA·g~(-1)電流密度下,該復合材料的初始放電容量為186mAh·g~(-1)。經(jīng)過500次循環(huán)后,其可逆放電比容量仍高于132 mAh·g~(-1),初始容量保持率高達71%。此外,電壓衰退也被有效抑制,復合材料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綜合電化學性能。
【圖文】:
AhO}修飾LLMO合成示意圖
,99.0%,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和1.5gLi[Li0.2Mn0.54Co0.13Ni0.13]O2加入到上述配制好的30mL表面活性劑溶液中,混合均勻后,放入80°C恒溫水浴鍋中并持續(xù)攪拌,通過氨水(濃度為3mol·L1)來調(diào)節(jié)混合液pH至8。反應4h后,將所得產(chǎn)物經(jīng)過濾、洗滌、80°C鼓風烘箱干燥,500°C條件下煅燒5h,冷卻至室溫后得到Al2O3修飾LLMO樣品(S2、S3),,工藝如圖1所示。按照上述方法,將不加入表面活性劑所制備的樣品作為對比樣品(S4)。復合材料中Al2O3質(zhì)量百分比均為3%。2.2材料表征圖1Al2O3修飾LLMO合成示意圖Fig.1SchematicillustrationoftheformationprocessofAl2O3-modifiedLLMO
純LLMO和Al2O3修飾LLMO樣品的XRD圖譜
嗑噫婧?20°C真空干燥12h,用作工作電極。以金屬鋰片為負極,1mol·L1LiPF6的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基乙基酯(EMC)、碳酸二甲酯(DEC)(體積比為1:1:1)的混合溶液為電解液,Celgard2300作為隔膜,在充滿氬氣的手套箱中制成CR2032型扣式電池。采用新威電池測試系統(tǒng)在2.04.8V電化學窗口下測試電池充放電循環(huán)性能。采用上海辰華CHI660D電化學工作站以0.1mV·s1的掃描速率在2.04.8V掃描區(qū)間內(nèi)進行循環(huán)伏安(CV)測試,并在102105Hz頻率范圍內(nèi)進行電化學交流阻抗(EIS)測試。3結果與討論3.1結構與形貌圖2(a)是LLMO和Al2O3修飾LLMO的XRD圖譜。由XRD圖譜可看出,所有樣品均具有典型的α-NaFeO2結構,屬于R3m空間群,峰形尖銳,表明所得樣品結晶性良好。同時在圖2(a)中還可以觀察到雙岔峰(006)/(012)和(018)/(110),由此說明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層狀結構24。在20°25°之間存在的衍射峰(見圖2(b))屬于C2/m空間群,這與過渡金屬層的陽離子排列有關,表明Li2MnO3組分的存在25。XRD圖譜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Al2O3衍射峰,這可能是由于Al2O3含量過低(3%)或Al2O3呈無定形狀態(tài)存在造成的。此外,所有材料的XRD圖譜均未發(fā)現(xiàn)雜峰,也無峰偏移,這表明在修飾過程中沒有雜質(zhì)產(chǎn)生,也沒有LLMO相結構改變。圖3是樣品的SEM照片和粒徑分布圖。LLMO和Al2O3修飾LLMO樣品形貌并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均為不規(guī)則顆粒狀,且粒徑分布也沒有明顯變化,顆粒尺寸集中在250450nm之間。S1樣品表面光滑,S4樣品表面有Al2O3沉積層出現(xiàn),且有局部團聚現(xiàn)象。S2和S3表面Al2O3小顆粒分散較為均勻,無明顯團聚現(xiàn)象,說明表明活性劑的存在可以抑制Al2O3團聚。S2和S3相比,S
【作者單位】: 浙江工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403196,51572240,51677170)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LY15B030003,LY16E070004,LY17E020010) 福特汽車公司高校研究項目資助~~
【分類號】:TM9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健,楊維芝,趙佳明;鋰離子電池的應用開發(fā)[J];電池工業(yè);2000年01期

2 ;如何正確使用鋰離子電池[J];電子科技;2000年09期

3 ;我國第一條現(xiàn)代化鋰離子電池生產(chǎn)線在濰坊建成投產(chǎn)[J];電池工業(yè);2001年01期

4 陳洪超;李相東;;鋰離子電池原理、研究現(xiàn)狀與應用前景[J];軍事通信技術;2001年01期

5 ;新型鋰離子電池[J];炭素技術;2002年03期

6 朱曉軍;;全球最薄鋰離子電池[J];家庭電子;2002年03期

7 啟明;高容量鋰離子電池負極[J];金屬功能材料;2003年01期

8 楊捷;鋰離子電池的特點與使用[J];現(xiàn)代電視技術;2003年05期

9 周園 ,韓金鐸;鋰離子電池:機遇與挑戰(zhàn)共存——參加“鋰離子電池與電動車”研討會有感[J];鹽湖研究;2003年02期

10 石保慶;鋰離子電池的必測項目——電池平臺[J];中國無線電管理;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名飛;郭永興;李新海;吳顯明;;鋰離子電池氣脹問題探析[A];第十二屆中國固態(tài)離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王宏偉;鄧爽;肖海清;王超;楊宗輝;施亞申;;鋰離子電池誤使用的安全檢測與分析[A];2011年全國失效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劉勇;盤毅;謝凱;蘆偉;;鋰離子電池的存儲性能研究[A];第30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4 張俊乾;;鋰離子電池中的擴散應力和破壞[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5 康慨;戴受惠;萬玉華;王樹安;;我國鋰離子電池的研究與發(fā)展[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6 張千玉;馬曉華;;二甲苯用作鋰離子電池過充保護添加劑的研究[A];第二十八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張千玉;馬曉華;;新型鋰離子電池過充保護添加劑的研究[A];第二十八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朱靜;于申軍;陳志奎;何顯能;周永超;李賀;;水分對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影響研究[A];第二十八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崔少華;楊曉民;;圓型鋰離子電池滲液不良分析[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10 李琳琳;王斌;吳宇平;T.van Ree;;甲基苯基二-(甲氧二乙基)硅烷用作鋰離子電池功能性添加劑的研究[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7分冊)[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徐恒 諸玲珍;鋰離子電池安全備受關注[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8年

2 李燕京;鋰離子電池國標年內(nèi)將出臺[N];中國消費者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馮健;動力鋰離子電池:安全性制約應用[N];中國電子報;2009年

4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 劉彥龍;鋰離子電池新應用看上去很美[N];中國電子報;2013年

5 廣西 何國禎;鋰離子電池的點點滴滴[N];電子報;2013年

6 湖北 朱少華 編譯;一款鋰離子電池監(jiān)控管理電路[N];電子報;2014年

7 李文;上半年鋰離子電池行業(yè)總產(chǎn)值近400億元[N];中國電子報;2014年

8 昆明 蘭得春 編譯;數(shù)分鐘就能充滿電的鋰離子電池[N];電子報;2014年

9 河北 王春明;鋰離子電池的使用維護[N];電子報;2004年

10 河北 周炳峻 劉峰 趙艷軍;走出鋰離子電池使用的五個誤區(qū)[N];電子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金龍;鋰離子電池高性能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劉玉榮;錳基混合型金屬氧化物孿生微納結構的制備、形成機理與儲鋰性能[D];山東大學;2015年

3 易金;鋰離子電池釩基負極材料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4 張千玉;綠色能源材料鈦酸鋰的改性及其回收再利用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5 袁慶豐;鋰離子電池硅基復合負極材料和電池安全性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6 明海;高容量或高倍率鋰離子電池材料的合成與相應全電池的組裝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7 楊智博;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硅/鍺電極的設計與制備[D];蘭州大學;2015年

8 張立強;鋰離子電池多物理模型參數(shù)辨識及健康特征提取[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張蓉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釩鋰的表面改性與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10 李丹;鐵基氧化物半導體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濤;失效鋰離子電池破碎特性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1年

2 馬宇宏;鋰離子電池熱安全性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3 王會軍;過渡金屬氧化物和過渡金屬硫化物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4 任婉;鋰離子電池鎳—錳二元正極材料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5 李娟;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Li_4Ti_5O_(12)的制備與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2年

6 玄哲文;微納結構MnO_2及CuO的制備及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的性能研究[D];云南民族大學;2015年

7 邢程程;原位生長FeS納米結構薄膜及其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5年

8 白鋼印;鋰離子電池高電壓正極材料鎳猛酸鋰的合成與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9 宋贏;鋰離子電池二氧化鈦負極材料摻雜改性及電化學行為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10 安平;聚酰亞胺鋰離子電池隔膜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51753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1753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654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