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邊界的高滲透率可再生能源配電系統(tǒng)規(guī)劃研究思路
[Abstract]:The planning and research scheme of high permeability renewable energy distribution system based on secure boundary are presented. First of all, the problems faced by domestic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after access to renewable energy are discuss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system security is the bottleneck to limit the high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The security boundary can describe the maximum operating range of the system satisfying the N-1 security criterion, and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break through the "high proportion" bottleneck. Then,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scenario of high proportion renewable energy, the model, nature and mechanism of security boundary will change greatly: the boundary range will change from single quadrant to full quadrant. The function and security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permeability, and the critical permeability which causes the change of safety property needs to be found. Finally, the planning and research scheme based on security boundary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boundary, the grid structure is selected, and the controllable elements such as energy storage and active load are optimized. The planning methods of high-load density urban scene and renewable resource-rich rural scenario are studied respectively, and the generalized source-load ratio is developed to guide the actual planning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Form a new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standard system and simulation platform.
【作者單位】: 智能電網(wǎng)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大學);國網(wǎng)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資助項目(2016YFB09001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477112)~~
【分類號】:TM71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莊幸;;《可再生能源法》推動可再生能源電力發(fā)展[J];中國電力;2007年02期
2 李漢炎;世界可再生能源一瞥——發(fā)展中國家渴求可再生能源[J];太陽能;1998年01期
3 本刊;;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發(fā)電裝機快速增長[J];能源工程;2013年06期
4 張樹良;;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發(fā)展路徑考[J];科學新聞;2011年02期
5 艾默里·洛文斯;;增加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比重[J];風能;2014年04期
6 林志遠;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及廣東省實施方案的設計研究[J];廣東電力;2001年06期
7 肖吉德;;可再生能源之電創(chuàng)造21世紀中國財富[J];電氣時代;2006年03期
8 ;中國啟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J];電網(wǎng)與水力發(fā)電進展;2007年08期
9 ;中、德可再生能源投資并居世界首位[J];廣東輸電與變電技術;2007年01期
10 ;國際可再生能源新聞[J];太陽能;2007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序[A];水電設備的研究與實踐——第十七次中國水電設備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2 ;德國風力發(fā)電再創(chuàng)新高[A];《電站信息》2012年第6期[C];2012年
3 ;《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管理辦法》有望近期發(fā)布[A];《電站信息》2012年第12期[C];2012年
4 ;可再生能源配額管理辦法有望獲批實施[A];《風電技術》2013年02月第1期(總第37期)[C];2013年
5 高季章;;中國可再生能源開發(fā)現(xiàn)狀與未來[A];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進展 2009[C];2009年
6 馮典;;可再生能源電價調整再獲利好[A];中國風電(2013年11月)[C];2013年
7 宋春;;關于大理州可再生能源與電網(wǎng)和諧發(fā)展的思考[A];2010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優(yōu)秀論文部分)[C];2010年
8 ;電監(jiān)會發(fā)布《可再生能源電量收購和電價政策執(zhí)行情況監(jiān)管報告》[A];《電站信息》2009年第3期[C];2009年
9 郭其朝;;抓住發(fā)展機遇 爭取政策支持——評述以風電為主的可再生能源發(fā)展形勢及政策支持的效益[A];福建省科協(xié)第三屆學術年會“能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3年
10 黃闈;;可再生能源與電網(wǎng)和諧發(fā)展[A];2012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忠霞;百余國家代表共商可再生能源開發(fā)[N];國家電網(wǎng)報;2008年
2 CNE記者 宋飛;中國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第二大熱點國[N];中國電力報;2011年
3 見習記者 李思恒;四川積極消納可再生能源[N];中國電力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胡菊芹;韓文科:可再生能源發(fā)展步伐擋不住[N];中國電力報;2013年
5 記者 吳量亮;我省力推可再生能源發(fā)展[N];安徽日報;2013年
6 記者 趙汀;可再生能源企業(yè)共商光伏發(fā)展大計[N];中國電力報;2014年
7 蔣學林;國內首家可再生能源學院成立[N];中國電力報;2007年
8 任春;可再生能源產業(yè)呼喚自主創(chuàng)新[N];中國電力報;2007年
9 楊雅潔;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出臺[N];中國電力報;2007年
10 李層;可再生能源2萬億元商機靜待有心人[N];中國電力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俞萍萍;激勵政策下發(fā)電企業(yè)可再生能源戰(zhàn)略投資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2 谷志紅;促進節(jié)能和可再生能源電力發(fā)展的綠色電價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定W,
本文編號:24291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42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