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氣論文 >

LCL型并網逆變器重復雙閉環(huán)控制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9-01-26 19:20
【摘要】:并網逆變器需要具有較高的穩(wěn)態(tài)控制精度、快速的動態(tài)響應性能以及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而傳統(tǒng)單環(huán)重復控制方法動態(tài)特性較差,基于逆變側電流反饋的重復雙閉環(huán)控制方法和網側電流反饋單環(huán)控制方法紋波較大,穩(wěn)態(tài)精度不高。因此,提出了一種基于電網電流反饋內環(huán)和重復控制外環(huán)的雙閉環(huán)控制策略。利用數(shù)字控制固有的一拍延時特性,設計了控制系統(tǒng)內環(huán),實現(xiàn)LCL濾波器的穩(wěn)定控制;根據內環(huán)閉環(huán)傳遞函數(shù)特性,設計了相應陷波器、二階濾波器以及超前環(huán)節(jié)作為控制系統(tǒng)外環(huán);同時,引入了給定前饋和電網電壓前饋控制環(huán)節(jié)來抑制電網電壓對系統(tǒng)的影響,以增強系統(tǒng)的動態(tài)性能。理論分析和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使LCL型并網逆變器具有穩(wěn)態(tài)精度高、動態(tài)性能好以及抗干擾能力強的優(yōu)點。
[Abstract]:Grid-connected inverters need high steady-state control accuracy, fast dynamic response and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However,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single-loop repetitive control method are poor. The repetitive double-loop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inverter side current feedback and the net-side current feedback single-loop control method have large ripple and low steady-state accuracy. Therefore, a double closed loop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current feedback inner loop and repetitive control outer loop is proposed. The internal loop of the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 to realize the stable control of the LCL filter by using the inherent beat delay characteristic of digital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osed loop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inner loop, the corresponding notch filter, second order filter and leading link are designed as the outer loop of the control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given feedforward and voltage feedforward control links are introduced to suppress the influence of grid voltage on the system, so as to enhanc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LCL grid-connected invert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eady-state accuracy, goo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strong anti-jamming ability.
【作者單位】: 煤礦電氣設備與智能控制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太原理工大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U1510112,51577123) 山西省留學歸國人員擇優(yōu)資助重點項目(2015)~~
【分類號】:TM46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庹元科;徐定成;傅劍鋒;彭志春;;高效率并網逆變器發(fā)展綜述[J];現(xiàn)代建筑電氣;2011年05期

2 曾正;趙榮祥;湯勝清;楊歡;呂志鵬;;可再生能源分散接入用先進并網逆變器研究綜述[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3年24期

3 李蘊知;;一種并網逆變器設計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年14期

4 王斯成,余世杰,王德林,蘇建徽,董路影,沈玉梁;3kW可調度型并網逆變器的研制[J];太陽能學報;2001年01期

5 陳潼;趙榮祥;;并網逆變器間接電流解耦控制策略的研究[J];電力電子技術;2006年03期

6 陳潼;趙榮祥;;一種高頻環(huán)節(jié)并網逆變器的實現(xiàn)方案[J];江南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7 張強;張崇巍;張興;謝震;;風力發(fā)電用大功率并網逆變器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7年16期

8 文勁松;戴瑜興;劉偉;;3kW單相可再生能源并網逆變器設計[J];低壓電器;2007年15期

9 蔡磊;錢照明;彭方正;;Z源單相并網逆變器控制的實現(xiàn)[J];電力電子技術;2008年07期

10 王寶誠;郭小強;鄔偉揚;;高性能并網逆變器數(shù)字控制技術研究[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8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董鵬;畢天姝;薛安成;楊奇遜;;并網逆變器控制技術研究[A];2008中國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侯世英;庹元科;;雙頻并網逆變器的仿真研究[A];四川省電工技術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郭小強;鄔偉揚;關雅娟;;并網逆變器直流注入控制策略研究[A];2008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4 史玉立;;微網中并網逆變器的一種改進下垂控制策略研究[A];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CSAE 2011)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劉淑琴;戴敏;韓國志;徐聰;邊忠國;;微電源并網逆變器的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A];分布式發(fā)電、智能微電網與電能質量——第三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6 劉聰;戴珂;張樹全;段科威;康勇;;分布式發(fā)電并網逆變器實現(xiàn)有源濾波與無功補償功能的研究[A];第二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7 林輝品;王鹿軍;呂征宇;;電網諧波背景下并網逆變器的PRI控制方法[A];分布式發(fā)電、智能微電網與電能質量——第三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8 徐志英;許愛國;謝少軍;湯雨;;LCL并網逆變器入網電流控制技術研究[A];2008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9 何占寧;夏東偉;劉玉朋;馬秀秀;;一種基于dsPIC30F4011的并網逆變器鎖相控制方法[A];2011年全國通信安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周伶;我區(qū)光伏電站關鍵設備研究水平步入世界先進行列[N];新疆科技報(漢);2012年

2 姜小莉 左裔;光伏發(fā)電若要并網 直流先要變成交流[N];常州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春鵬;蓄電池并網放電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許德志;并網逆變器與電網諧波交互的建模分析與抑制研究[D];上海大學;2015年

3 李小強;LCL濾波的并網逆變器非理想電網適應性分析及優(yōu)化控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4 楊波;基于并網逆變器電能質量與變換效率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5 姚志壘;并網逆變器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6 陳東;并網逆變器系統(tǒng)中的重復控制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7 王鹿軍;分布式發(fā)電中三相三電平并網逆變器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8 李巍巍;三相LCL型并網逆變器中電網電壓引起的諧波和不平衡電流抑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9 殷進軍;LCL濾波并網逆變器的數(shù)字單環(huán)控制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10 薛明雨;LCL型并網逆變器的解耦控制與優(yōu)化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宇龍;電網電壓畸變情況下三相并網逆變器控制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2 張越;基于虛擬磁鏈的三相并網逆變控制策略研究[D];寧夏大學;2015年

3 熊潔;LCL型并網逆變器控制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4 李振偉;基于電網阻抗辨識的并網逆變器穩(wěn)定性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徐修林;含多并網逆變器的配電網諧振機理分析與抑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姜振廷;三電平T型并網逆變器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程超;單相并網逆變器LLCL型輸出濾波器的研究[D];上海大學;2015年

8 李朋;不平衡故障兩相靜止坐標系下并網逆變器控制策略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徐流建;基于鍵合圖和BP神經網絡的并網逆變器故障診斷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10 王軍;低壓微網中并網逆變器諧振問題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41581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41581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248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