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場與含儲熱的熱電聯(lián)產(chǎn)聯(lián)合運行的優(yōu)化調(diào)度
[Abstract]:The regulation ability of heat and power cogener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wind power consumption in the three northern regions of China, and heat storage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its regulating ability. In this paper, a joint operation model of wind farm and cogeneration with heat storag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model, an optimal scheduling model for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uncertainty of wind power output. The model makes full use of the flexibility brought by heat storage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net income and the penalty cost of the combined operation system, and obtains the optimal scheduling strategy of the wind farm with the highest profit and the cogeneration of heat and power. The operating income of the system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is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electricity price on the operation result is discussed. This model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oordinated operation of wind farm, thermal power plant and power gri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electricity market reform and encouraging renewable energy peak-shaving units to get online first. 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wind power consumption.
【作者單位】: 電力系統(tǒng)及發(fā)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電機系);國家電網(wǎng)公司東北分部;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377002)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5BAA01B03) 國家電網(wǎng)公司科技項目(SGTJ0000KXJS 1500072)~~
【分類號】:TM7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照亮;自動跟蹤儲熱傳導式多功能太陽能[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02年06期
2 愛群;;可用于建筑節(jié)能的相變儲熱材料[J];中國建材;2008年05期
3 朱教群;李圓圓;周衛(wèi)兵;林寧;陳艷林;;儲熱混凝土單元設計與儲熱模擬[J];節(jié)能;2009年01期
4 德松;固體 相變 儲熱[J];太陽能;1988年02期
5 趙長穎;;編者按[J];儲能科學與技術(shù);2014年03期
6 王劍鋒,高廣春,歐陽應秀,陳光明;組合相變材料柱狀儲熱單元的儲熱特性實驗研究[J];太陽能學報;2001年02期
7 王永川,陳光明,洪峰,張海峰;組合相變儲熱材料應用于太陽能供暖系統(tǒng)[J];熱力發(fā)電;2004年02期
8 李金;相變儲熱材料應用研究進展[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9 李玉全;葉子申;陳煉;王含;;試驗臺架中的金屬結(jié)構(gòu)儲熱釋放比例分析[J];節(jié)能技術(shù);2011年06期
10 唐鈺成,鄭瑞佩;相變儲熱材料的量熱研究[J];太陽能學報;1984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長穎;;相變及熱化學儲熱研究[A];第一屆全國儲能科學與技術(shù)大會摘要集[C];2014年
2 李傳常;楊華明;;天然礦物制備太陽能復合儲熱材料[A];2012年全國礦物科學與工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3 唐汝寧;王金萍;;跨季節(jié)性太陽能顯熱儲熱系統(tǒng)的研究[A];建筑環(huán)境與建筑節(jié)能研究進展——2007全國建筑環(huán)境與建筑節(jié)能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丁玉龍;;儲熱研究的進展[A];第一屆全國儲能科學與技術(shù)大會摘要集[C];2014年
5 姜全武;葛志偉;金翼;黃云;丁玉龍;;儲熱材料檢測裝備技術(shù)的研究與應用[A];第一屆全國儲能科學與技術(shù)大會摘要集[C];2014年
6 冷光輝;葉鋒;葛志偉;秦月;姜竹;黃云;丁玉龍;;微結(jié)構(gòu)復合儲熱材料制備與性能研究[A];第一屆全國儲能科學與技術(shù)大會摘要集[C];2014年
7 王恩宇;齊承英;楊華;張慧川;呂延松;;太陽能跨季節(jié)儲熱建筑供熱系統(tǒng)及土壤儲熱實驗分析[A];中國制冷學會2007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何正斌;甘雪菲;楊潔;伊松林;;石蠟相變儲熱管放熱時間的理論預測與驗證[A];全國農(nóng)村清潔能源與低碳技術(shù)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陳觀生;王波群;張仁元;李風;張莉;麥志豪;;金屬相變儲熱材料鋁硅合金儲熱特性研究[A];低碳技術(shù)與材料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張興祥;高希銀;韓娜;唐孝芬;;熔融制備儲熱調(diào)溫丙烯腈共聚物纖維[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2分冊)[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潘永新;大棚用上儲熱袋[N];市場報;2002年
2 江海;今冬復合肥淡儲熱情不高[N];中國化工報;2013年
3 李娜;南工大研制出納米復合儲熱建筑新材料[N];中國建材報;2006年
4 江海;復合肥淡儲熱情不高[N];農(nóng)資導報;2013年
5 ;納米復合儲熱建筑新材料問世[N];中國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導報;2005年
6 晨風;研究發(fā)現(xiàn)海洋成地球“儲熱器”[N];中國海洋報;2012年
7 本報通訊員 王錦慧 馮月靜 記者 周迎久;夏天儲熱冬天用[N];中國環(huán)境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藝斐;串聯(lián)式多相變儲熱實驗與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1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呂文彬;復合型反射儲熱涂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年
2 江明志;太陽能和中水源熱泵復合利用系統(tǒng)的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4年
3 董靜;基于Al-Si-Cu-Mg-Zn合金的高溫儲熱材料優(yōu)化設計與儲熱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4 單群;基于可逆吸放氫過程的鎂基材料儲熱性能及儲能裝置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李雙雙;高溫多孔質(zhì)相變材料制備與熱管式儲熱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6 李圓圓;太陽能熱發(fā)電用儲熱混凝土的制備與儲熱單元模擬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7 馬濤;單元組裝式太陽能儲熱裝置的蓄熱性能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
8 張曉燕;改性石蠟相變儲熱材料熱性能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9 徐芬;太陽能集熱系統(tǒng)中儲熱油罐容量的極值搜尋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1769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17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