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氣論文 >

復合鋰離子電池隔膜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

發(fā)布時間:2018-05-23 15:25

  本文選題:靜電紡絲 + 納米纖維; 參考:《紡織學報》2017年01期


【摘要】:為獲得性能較好的鋰離子電池隔膜,首先制備了單層靜電紡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納米纖維,然后利用靜電噴霧技術將Al2O3和Zr O2顆粒分散液均勻噴灑在其表面,再接收一層靜電紡P(VDF-HFP)納米纖維,制備出具有3層結構的有機/無機復合鋰離子電池隔膜。同時制備了單層靜電紡P(VDF-HFP)納米纖維膜作為對比膜。考察了復合膜和對比膜的表面形貌、透氣性、吸液率和熱穩(wěn)定性等物理性能,以及室溫離子電導率、電化學穩(wěn)定性和電池的循環(huán)充放電性能等電化學性能。結果表明:該復合膜的Gurley值為0.117 S/(100 m L·cm2),熱收縮率為2.25%,吸液率為420%;室溫下離子電導率為2.31 m S/cm,電化學穩(wěn)定窗口為5.4 V,所制備電池首次放電比容量為138.6 m A·h/g;在中間層添加納米顆粒后,復合膜的透氣性下降而其他指標均獲得提升,綜合性能優(yōu)于相同條件下制備的單層靜電紡隔膜。
[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the membrane of lithium ion battery with better performance, the monolayer electrospun poly (vinylidene fluoride) -hexafluoropropylene-hexafluoropropene (PvDF-HFPN) nanofibers were prepared, and the dispersion of Al2O3 and ZrO _ 2 particles was sprayed on its surface by electrostatic spray technique. An organic / inorganic composite lithium-ion battery separator with a three-layer structure was prepared by receiving a layer of electrospun PvDF-HFP-based nanofib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monolayer electrospun VDF-HFPnano-fiber membrane was prepared as the contrast film. The surface morphology, gas permeability, liquid absorption rate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and contrast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as well as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such as ionic conductivity at room temperature,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and recharge / discharge performance of the batte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urley value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 is 0.117 S-1 / 100mL cm2n, the thermal shrinkage is 2.25 and the absorptivity is 420, the ionic conductivity is 2.31ms / cm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electrochemical stabilization window is 5.4V, and the initial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y of the prepared battery is 138.6 Ma h / g; After adding nanoparticles,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 decreased and the other indexes were improved. The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monolayer electrospun membrane prepar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作者單位】: 天津工業(yè)大學紡織學院;天津工業(yè)大學紡織復合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5BAE01B03) 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13JCZDJC32500;14TXGCCX00014)
【分類號】:TM9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健,楊維芝,趙佳明;鋰離子電池的應用開發(fā)[J];電池工業(yè);2000年01期

2 ;如何正確使用鋰離子電池[J];電子科技;2000年09期

3 ;我國第一條現(xiàn)代化鋰離子電池生產(chǎn)線在濰坊建成投產(chǎn)[J];電池工業(yè);2001年01期

4 陳洪超;李相東;;鋰離子電池原理、研究現(xiàn)狀與應用前景[J];軍事通信技術;2001年01期

5 ;新型鋰離子電池[J];炭素技術;2002年03期

6 朱曉軍;;全球最薄鋰離子電池[J];家庭電子;2002年03期

7 啟明;高容量鋰離子電池負極[J];金屬功能材料;2003年01期

8 楊捷;鋰離子電池的特點與使用[J];現(xiàn)代電視技術;2003年05期

9 周園 ,韓金鐸;鋰離子電池:機遇與挑戰(zhàn)共存——參加“鋰離子電池與電動車”研討會有感[J];鹽湖研究;2003年02期

10 石保慶;鋰離子電池的必測項目——電池平臺[J];中國無線電管理;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名飛;郭永興;李新海;吳顯明;;鋰離子電池氣脹問題探析[A];第十二屆中國固態(tài)離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王宏偉;鄧爽;肖海清;王超;楊宗輝;施亞申;;鋰離子電池誤使用的安全檢測與分析[A];2011年全國失效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劉勇;盤毅;謝凱;蘆偉;;鋰離子電池的存儲性能研究[A];第30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4 張俊乾;;鋰離子電池中的擴散應力和破壞[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5 康慨;戴受惠;萬玉華;王樹安;;我國鋰離子電池的研究與發(fā)展[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6 張千玉;馬曉華;;二甲苯用作鋰離子電池過充保護添加劑的研究[A];第二十八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張千玉;馬曉華;;新型鋰離子電池過充保護添加劑的研究[A];第二十八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朱靜;于申軍;陳志奎;何顯能;周永超;李賀;;水分對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影響研究[A];第二十八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崔少華;楊曉民;;圓型鋰離子電池滲液不良分析[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10 李琳琳;王斌;吳宇平;T.van Ree;;甲基苯基二-(甲氧二乙基)硅烷用作鋰離子電池功能性添加劑的研究[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7分冊)[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壯;新國標9月實施鋰電池門檻加高[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5年

2 劉碧瑪;動力鋰離子電池要抓住發(fā)展機遇[N];科技日報;2007年

3 記者 陳穎;深圳鋰電產(chǎn)量已占全國六成[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4 實習記者 徐恒邋記者 諸玲珍;鋰離子電池安全受關注 新材料研究是熱點[N];中國電子報;2008年

5 徐恒 諸玲珍;鋰離子電池安全備受關注[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8年

6 李燕京;鋰離子電池國標年內(nèi)將出臺[N];中國消費者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馮健;動力鋰離子電池:安全性制約應用[N];中國電子報;2009年

8 新材料在線首席研究員 李國強;鋰離子電池產(chǎn)業(yè):中日韓三分天下[N];中國電子報;2004年

9 金信;全國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生產(chǎn)基地在津建成[N];中國機電日報;2002年

10 黃新培;業(yè)內(nèi)專家對生產(chǎn)企業(yè)提出三點建議[N];中國機電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金龍;鋰離子電池高性能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劉玉榮;錳基混合型金屬氧化物孿生微納結構的制備、形成機理與儲鋰性能[D];山東大學;2015年

3 易金;鋰離子電池釩基負極材料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4 張千玉;綠色能源材料鈦酸鋰的改性及其回收再利用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5 袁慶豐;鋰離子電池硅基復合負極材料和電池安全性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6 明海;高容量或高倍率鋰離子電池材料的合成與相應全電池的組裝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7 楊智博;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硅/鍺電極的設計與制備[D];蘭州大學;2015年

8 董漢成;衛(wèi)星電源電池健康狀態(tài)診斷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張濤;廢棄鋰離子電池破碎及富鈷產(chǎn)物浮選的基礎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10 張立強;鋰離子電池多物理模型參數(shù)辨識及健康特征提取[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濤;失效鋰離子電池破碎特性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1年

2 馬宇宏;鋰離子電池熱安全性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3 王會軍;過渡金屬氧化物和過渡金屬硫化物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4 任婉;鋰離子電池鎳—錳二元正極材料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5 李娟;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Li_4Ti_5O_(12)的制備與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2年

6 玄哲文;微納結構MnO_2及CuO的制備及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的性能研究[D];云南民族大學;2015年

7 邢程程;原位生長FeS納米結構薄膜及其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5年

8 白鋼印;鋰離子電池高電壓正極材料鎳猛酸鋰的合成與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9 宋贏;鋰離子電池二氧化鈦負極材料摻雜改性及電化學行為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10 安平;聚酰亞胺鋰離子電池隔膜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192532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92532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e30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