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化鉬花狀納米顆粒作為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
本文選題:電化學 + 鋰離子電池 ; 參考:《中國科技論文》2017年16期
【摘要】: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形貌調(diào)節(jié)劑的輔助下,采用水熱法合成了均勻的二硫化鉬花狀納米顆粒。制得的二硫化鉬花狀納米顆粒半徑約為150nm。花狀的納米結(jié)構(gòu)能夠有效地縮短鋰離子傳輸距離,提供更多的電化學活性位點,從而提升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將其用作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二硫化鉬花狀納米顆粒在電流密度為100mA/g的情況下,呈現(xiàn)1 038mAh/g的高比容量,且具有較好的循環(huán)特性,循環(huán)100圈后容量保留率達到86%,在大的電流密度5 000 mA/g下,容量仍可保留655mAh/g,展現(xiàn)了優(yōu)異的倍率性能。
[Abstract]:The uniform molybdenum disulfide flower-like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the help of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morphology modifier. The radius of molybdenum disulfide flower-shaped nanoparticles is about 150 nm. The flower-like nanostructures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distance of lithium ion transport, provide more electrochemical active sites, and improve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The molybdenum disulfide flower-like nanoparticles show a high specific capacity of 1 038mAh/g with a current density of 100mA/g, and have a good cycling property when they are used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molybdenum disulfide nanocrystals exhibit a high specific capacity of 1 038mAh/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urrent density of 100mA/g. After 100 cycles, the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reached 86. At a high current density of 5 000 mA/g, the capacity can still be retained at 655 mg / g, showing excellent rate performance.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zhì)科學國家實驗室;
【基金】: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項目(20133402110047)
【分類號】:TB383.1;TM9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2009(第四屆)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及產(chǎn)業(yè)發(fā)展國際論壇[J];新材料產(chǎn)業(yè);2009年06期
2 ;2009(第四屆)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及產(chǎn)業(yè)發(fā)展國際論壇[J];新材料產(chǎn)業(yè);2009年08期
3 周歸宇;;納米復合材料在鋰離子電池方面應用進展[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自然科學.醫(yī)學版);2010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張長海;鋰離子電池材料研究呼之欲出[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正飛;一維氧化鎢納米材料無催化劑生長的原位透射電鏡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2 劉敬東;銅納米顆粒合成及其低溫燒結(jié)互連行為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3 潘金彬;生物活性蛋白導向簡易構(gòu)建新型高效安全的納米探針用于腫瘤的診療[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7年
4 戴清源;基于乳清分離蛋白修飾的低環(huán)境敏感型納米顆粒構(gòu)建與穩(wěn)定機制[D];江南大學;2017年
5 王偉;硅納米結(jié)構(gòu)的制備及其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6 劉旭松;鍺基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7 趙婕;基于單根金屬氧化物一維微/納米線的雙電極結(jié)構(gòu)器件的性能研究[D];南昌大學;2017年
8 吳捷;PET基材納米吸墨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9 劉方;納米顆粒改性環(huán)氧樹脂及其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年
10 袁文濤;外場環(huán)境下納米晶表面行為的原位電子顯微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笑天;金納米棒的制備與修飾及其在環(huán)境污染物檢測中的應用[D];鄭州大學;2017年
2 劉曉慧;硅表面納米結(jié)構(gòu)設計與計算[D];青島大學;2017年
3 崔行恒;磁性元素摻雜氧化銦錫納米結(jié)構(gòu)的制備與物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年
4 任健;面向太陽能燃料制備的納米異質(zhì)結(jié)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6年
5 葛亮皓;零維納米光電材料的制備、表征及應用[D];青島大學;2017年
6 吳勐;多尺度復合層狀納米晶鎳的制備及其力學性能研究[D];上海電力學院;2017年
7 馬攀攀;高溫處理對稀土摻雜納米顆粒上轉(zhuǎn)換發(fā)光性能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7年
8 常遠;三元ZnS_xSe_(1-x)納米線的可控制備及光電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7年
9 吳子見;光激活Ag/ZnO納米結(jié)構(gòu)傳感器的氣敏特性研究[D];鄭州大學;2017年
10 王宗俊;微波輔助下水熱法和溶膠凝膠法制備納米CeO_2及其性能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17812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78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