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KF協(xié)同殘差歸一化的感應電機轉速辨識方法
本文選題:強跟蹤擴展卡爾曼濾波 切入點:殘差歸一化 出處:《電工技術學報》2017年05期
【摘要】:為了提高感應電機無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系統(tǒng)的性能,提出了一種強跟蹤擴展卡爾曼濾波(STEKF)協(xié)同殘差歸一化(NR)的自適應轉速估計方法。通過將漸消因子引入到狀態(tài)預測協(xié)方差矩陣中,實時在線調整增益矩陣,強迫輸出殘差序列保持相互正交。同時,通過對殘差進行歸一化處理,自適應地調節(jié)漸消因子,消除由殘差本身數(shù)值差異引起的信息不對稱。該文提出的方法提高了系統(tǒng)模型對于實際系統(tǒng)以及外部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性,有效降低了估計誤差,滿足對于低速的估計要求。對基于STEKF協(xié)同殘差歸一化觀測器的感應電機無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系統(tǒng)進行了實驗驗證,實驗結果證明了算法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peed sensorless vector control system of induction motor, an adaptive speed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strong tracking extended Kalman filter (STEKF) cooperative residual normalization (NRs) is proposed.By introducing the fading factor into the state prediction covariance matrix and adjusting the gain matrix on-line, the output residuals are forced to remain orthogonal to each other.At the same time, by normalizing the residuals, the fading factor can be adjusted adaptively to eliminate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caused by the numerical differences of the residuals themselves.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system model to the change of the real system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reduces the estimation error effectively,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low speed estimation.The speed sensorless vector control system of induction motor based on STEKF cooperative residual normalized observer is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correct and effective.
【作者單位】: 西安理工大學電氣工程系;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307139) 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資助項目(2015KJXX-29) 陜西省工業(yè)攻關項目(2014K08-30)資助
【分類號】:TM34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慧;劉軍鋒;萬淑蕓;;感應電機參數(shù)的離線辨識[J];電氣傳動;2006年08期
2 ;高速感應電機玻璃鋼套環(huán)的研制和應用[J];大電機技術;1980年03期
3 楊國強;;三相感應電機的計算機數(shù)學模型[J];成都科技大學學報;1986年01期
4 胡怡華;;感應電機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國際會議于1986年7月8~11日在意大利召開[J];微特電機;1986年03期
5 張興華,戴先中,陸達君,沈建強;感應電機的逆系統(tǒng)方法解耦控制[J];電氣傳動;2001年02期
6 吳峻,潘孟春,李圣怡,陳軼;感應電機的參數(shù)辨識[J];微特電機;2001年06期
7 劉大年;感應電機用電流源變換器設計中的控制方法探索[J];江蘇電器;2002年06期
8 宗學軍,樊立萍,袁德成,丁仁宏;感應電機動態(tài)特性的雙線性子空間辨識研究[J];沈陽化工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9 陳林,方康玲,侯立軍;五相感應電機建模與仿真[J];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4期
10 程小華;感應電機內部物理過程的框圖描述[J];微特電機;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云安;;感應電機的塊控自適應反步控制[A];200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第一分冊)[C];2009年
2 郝蘭英;趙德宗;張承進;;高性能感應電機速度控制的近期發(fā)展[A];第16屆中國過程控制學術年會暨第4屆全國故障診斷與安全性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王謙;周亞麗;張奇志;;感應電機無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的研究[A];200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第一分冊)[C];2009年
4 李陽;張曾科;;基于模糊邏輯的自尋優(yōu)感應電機能量優(yōu)化控制[A];第七屆全國電技術節(jié)能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沈艷霞;林瑾;紀志成;;神經(jīng)網(wǎng)絡磁鏈估計的感應電機自適應反步控制[A];全國自動化新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論文集(一)[C];2005年
6 張慶新;王鳳翔;李文君;;一種感應電機恒單位功率因數(shù)運行策略[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7 劉曉東;橐曉宇;陸敏華;;感應電機橢圓旋轉磁場的描述[A];第十一屆全國電工數(shù)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趙德宗;郝蘭英;張承進;;基于狀態(tài)反饋線性化的感應電機滑模速度控制[A];第16屆中國過程控制學術年會暨第4屆全國故障診斷與安全性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陳禮根;;基于降階擴展卡爾曼濾波的感應電機轉速估計[A];第八屆全國電技術節(jié)能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王仕韜;;雙饋感應電機在風力發(fā)電中功率控制的建模分析[A];2006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翠萍;微型電動汽車用感應電機的冷卻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2 薛征宇;船舶感應電機軸承故障的檢測方法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3 張自力;感應電機電源快速軟切換關鍵技術的基礎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4 張金良;基于卡爾曼濾波算法的感應電機無傳感器直接轉矩控制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5 李偉;感應電機的非線性控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2年
6 王濤;感應電機交流調速魯棒控制若干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7 王攀攀;感應電機定轉子故障的微粒群診斷方法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3年
8 陸可;感應電機狀態(tài)估計和參數(shù)辨識若干新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9 王高林;感應電機無速度傳感器轉子磁場定向控制策略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10 陳維;無速度傳感器感應電機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魯棒自適應控制理論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關e,
本文編號:17065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706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