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VDC孤島運行附加頻率魯棒控制器設計
本文選題:高壓直流輸電 切入點:孤島運行 出處:《電網(wǎng)技術》2016年04期
【摘要】:為提高HVDC孤島運行時送端系統(tǒng)頻率穩(wěn)定性,提出了一種直流附加頻率魯棒控制器,利用直流功率的快速可控性來穩(wěn)定系統(tǒng)頻率。采用高精度TLS-ESPRIT算法辨識得出系統(tǒng)低階線性化模型,再采用基于線性矩陣不等式的魯棒設計方法在兼顧最優(yōu)性能和魯棒性能的同時設計了附加頻率魯棒控制器。該附加頻率魯棒控制器控制結構簡單、階數(shù)較低,易于實現(xiàn)。在PSCAD/EMTDC中的仿真實驗表明,所設計的附加頻率魯棒控制器能顯著提高送端系統(tǒng)頻率穩(wěn)定性。并且相比于傳統(tǒng)PI控制器,其控制效果更好,對不同運行方式下的不同類型故障都有較強的魯棒性,即使在聯(lián)網(wǎng)運行方式下也可繼續(xù)有效地運行,研究結果可供孤島運行方式下的實際電力系統(tǒng)應用參考。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requency stability of HVDC isolated island operation , a DC additional frequency robust controller is proposed to stabilize the system frequency by using the fast controllability of DC power . A robust controller based on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frequency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
【基金】:國家863高技術基金項目(2011AA05A119)~~
【分類號】:TM72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芳 ,王興成 ,顏德文;一種簡單的魯棒控制器的設計[J];中國儀器儀表;2005年09期
2 劉富春;姚郁;傅紹文;;仿真轉臺系統(tǒng)非脆弱魯棒控制器設計[J];電機與控制學報;2006年05期
3 栗鵬霞;安錦文;;基于靈敏度理論的μ/QFT魯棒飛行控制器設計[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08年05期
4 王壘;王瑞革;;基于H_∞和μ綜合的防空導彈魯棒控制器設計[J];艦船電子工程;2013年02期
5 章云;楊宜民;徐曉寧;李傳芳;;新型兩坐標微型驅動器及魯棒控制器[J];廣東工學院學報;1993年01期
6 劉祚秋,丁文鏡;子導彈攻角控制系統(tǒng)魯棒控制器設計[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S2期
7 江明輝,沈軼,廖曉昕;一類混沌系統(tǒng)的非線性魯棒控制器的設計與分析[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8 楊妮;;一種非線性魯棒控制器的設計[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2年09期
9 涂健,李小堅,羅結才;多變量伺服系統(tǒng)綜合魯棒控制器的設計方法[J];華中工學院學報;1987年04期
10 劉祚秋,丁文鏡;子導彈攻角控制系統(tǒng)魯棒控制器設計[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S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衛(wèi)田;顏世田;李洪亮;;不確定非線性系統(tǒng)的魯棒控制器設計新方法[A];1996年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1996年
2 王鈺;孫優(yōu)賢;;基于確定攝動范圍設計的魯棒控制器的改進[A];1995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3 林柳絮;顏家鈺;;氣動馬達建模與魯棒控制器設計[A];第二十七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王興成;任英;;基于H_∞優(yōu)化的模型跟蹤魯棒控制器設計[A];第二十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上)[C];2001年
5 陳曉波;;大型柔性空間結構魯棒控制器多目標優(yōu)化設計與仿真[A];2009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王炎生;陳宗基;;由降階模型設計全階模型的H~∞魯棒控制器[A];1994年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1994年
7 周東濤;蘭維瑤;陳亞陵;;撓性充液衛(wèi)星魯棒控制器設計—回路成形H∞方法[A];'99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9年
8 陳萬義;涂凍生;;不確定飽和系統(tǒng)的魯棒控制器[A];1995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9 鄂大志;薛定宇;陳大力;;一種新型處理不確定時延的魯棒控制器設計[A];2007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李練兵;何林;;基于路面反力響應設計的電動助力轉向魯棒控制器[A];2006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博;具狀態(tài)依賴邊界層的魯棒控制器設計及其應用[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董漢成;基于間隙度量的魯棒控制器設計及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高強;魯棒控制器降階及其在直升機中的應用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08年
4 李夢輝;基于魯棒控制的液壓伺服系統(tǒng)的半實物仿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1年
5 梅利彬;強穩(wěn)定H_∞魯棒控制器的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6 毛師彬;飛機魯棒控制器設計及可視化仿真[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7 陳朝駿;AMD控制系統(tǒng)狀態(tài)構建與魯棒控制器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紀元;基于LMI的魯棒控制器在電液力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張翼;液壓加載系統(tǒng)魯棒控制器設計[D];北京交通大學;2015年
10 孫忠旭;基于μ綜合的BTT飛行器魯棒控制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926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69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