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抑素在納米二氧化硅誘導的氧化應激中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卵泡抑素在納米二氧化硅誘導的氧化應激中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
【摘要】:伴隨納米二氧化硅(SiO2 NP)顆粒在工業(yè)、生物醫(yī)藥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其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危害越來越受人們關注。呼吸道是SiO2 NP主要暴露部位,因此SiO2 NP對呼吸系統(tǒng)的毒性作用得到廣泛研究。研究表明,SiO2 NP可引起呼吸道上皮細胞及巨噬細胞的氧化應激。為應對氧化應激損傷,細胞主要通過活化轉錄因子Nrf2從而促進一些抗氧化基因、抗凋亡基因等的表達。然而,目前對SiO2 NP應激蛋白及它們作用的認識尚不全面。卵泡抑素(Follistatin, FST)為一分泌性蛋白,在細胞外結合TGF-p超家族成員而使其失活,從而參與了細胞生長、發(fā)育、分化和分泌等多種生物學過程的調節(jié)。本課題組近來發(fā)現(xiàn)多種細胞應激如糖剝奪、缺氧時可誘導細胞內FST表達,高表達的FST可發(fā)揮對細胞的保護作用。然而FST是否響應SiO2 NP刺激尚不清楚。為明確FST在SiO2 NP引起的細胞氧化損傷中的作用,我們首先研究了Si02NP暴露對FST表達的影響。體內實驗結果顯示,SiO2 NP暴露1天、2天小鼠肺組織的FST mRNA水平顯著增加。蛋白質免疫印跡和免疫組化結果也顯示,SiO2 NP暴露后1天、7天小鼠的肺組織FST蛋白水平均顯著增加。體外結果顯示,SiO2NP處理后,肺泡上皮細胞(A549)細胞中FSTmRNA和蛋白水平均顯著增加。以上結果表明,FST為一SiO2 NP響應蛋白。FST mRNA水平的增加可能是其基因轉錄增加,也可能是其mRNA的降解減少。首先,我們利用放線菌素D抑制新mRNA的合成,隨后檢測剩余FST mRNA的半衰期。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SiO2 NP處理組FST mRNA降解速率并無改變,提示SiO2 NP并不影響FST的穩(wěn)定性。熒光素酶報告實驗結果顯示,SiO2 NP處理后FST啟動子活性顯著升高;染色質免疫沉淀(ChIP)實驗結果表明,FST基因啟動子區(qū)的活性染色質標志物Ac-H3(K9/18)以及H3K4me2水平顯著增加,表明SiO2 NP可促進FST基因轉錄。Nrf2是響應氧化應激的主要轉錄因子。為明確Nrf2在SiO2 NP促進FST基因轉錄的作用,我們利用siRNA抑制細胞內Nrf2的表達,發(fā)現(xiàn)FST表達水平也顯著降低。生物信息學分析發(fā)現(xiàn),FST啟動子區(qū)含有Nrf2的結合序列(ARE)。熒光素酶報告實驗結果顯示,將Nrf2結合序列去除后,FST的轉錄不再受Nrf2表達水平的影響,表明Nrf2可通過ARE序列促進FST的表達。最后,ChIP實驗結果顯示,Nrf2可與FST啟動子區(qū)結合,SiO2 NP處理顯著增加了Nrf2與FST啟動子的結合,表明Nrf2直接結合在FST啟動子區(qū)。以上結果表明,Nrf2直接結合在FST啟動子區(qū)的ARE序列上,從而促進FST轉錄。為研究FST在SiO2N P誘導的細胞損傷中的作用,我們抑制細胞內FST表達,隨后檢測細胞凋亡。對體外培養(yǎng)的A549細胞進行Annexin V染色發(fā)現(xiàn),SiO2 NP處理可誘導細胞凋亡,利用siRNA抑制FST表達后細胞凋亡率顯著增加,表明FST可減少SiO2NP誘導的細胞凋亡。對小鼠肺組織進行TUNNEL標記發(fā)現(xiàn),SiO2 NP暴露可引起終末細支氣管上皮細胞及肺泡上皮細胞凋亡增加,利用shRNA抑制FST表達后細胞凋亡率進一步增加。綜上所述,FST在體內、體外均可減少SiO2 NP誘導的細胞凋亡。最后,我們研究了FST對細胞ROS產生的影響。發(fā)現(xiàn)SiO2(?) (?)P處理后,細胞內總ROS水平顯著升高,抑制FST表達后ROS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而過表達FST組ROS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FST抑制細胞內ROS產生。進一步,我們研究了FST對GAPDH氧化酶(NOX)家族成員表達的影響。結果顯示,抑制FST表達后細胞NOX1和NX5的mRNA水平顯著性上調,而過表達FST后細胞NOXl和NOX5的mriRNA水平顯著性下調。以上結果提示,FST通過抑制NOXl和NOX5的表達從而抑制SiO2NP誘導的ROS產生。綜上所述,本學位論文的主要發(fā)現(xiàn)包括:1)SiO2NP誘導小鼠肺組織和培養(yǎng)的肺上皮細胞中FST的表達;2)SiO2NP通過調控Nrf2進而活化FST基因;3)FST抑制SiO2NP誘導的細胞凋亡;4)FST抑制NOX1、NOX5基因表達及細胞內ROS產生。以上結果證明FST為一SiO2 NP應激蛋白,在SiO2 NP引起的氧化應激中發(fā)揮重要的保護作用。這將有助于闡明SiO2 NP發(fā)揮毒性效應的分子機制,并可能為針對SiO2 NP的防護提供可能靶點。
【關鍵詞】:SiO_2NP FST 轉錄 凋亡 ROS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114;TB383.1
【目錄】:
- 致謝5-8
- 摘要8-11
- Abstract11-15
- 縮略語表15-18
- 1. 引言18-24
- 1.1. 納米二氧化硅的毒理學研究18-21
- 1.2. 卵泡抑素及其生物學功能21-24
- 2. 材料和試劑24-31
- 2.1. 主要試劑24-26
- 2.2. 抗體26
- 2.3. 主要儀器設備及耗材26-28
- 2.4. 引物設計28-31
- 3. 實驗方法與原理31-47
- 4. 實驗結果47-61
- 4.1. SiO_2NP的表征47-49
- 4.2. SiO_2 NP促進小鼠肺組織和人肺泡上皮細胞FST的表達49-52
- 4.3. SiO_2 NP促進FST表達的分子機制52-56
- 4.4. FST抑制SiO_2NP誘導的細胞凋亡56-58
- 4.5. FST抑制SiO_2 NP誘導的氧化應激58-61
- 5. 討論61-66
- 6. 結論66-67
- 7. 參考文獻67-70
- 本學位論文創(chuàng)新點70-71
- 綜述71-80
- 參考文獻77-80
- 作者簡歷及科研成果80-8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王蓓;趙文;梁淑珍;李慧玲;王廣娟;;乙烯利對昆明種小鼠的氧化應激作用[J];農藥學學報;2010年01期
2 周婕慧;金贏凱;徐海紅;高揚;林文珍;梁世排;張振江;張少輝;;生物活性肽的抗炎功能及其對氧化應激的調節(jié)作用[J];中國乳品工業(yè);2014年03期
3 韓飛;周孟良;;過氧化氫誘導HepG2細胞產生氧化應激細胞模型的建立[J];食品科學;2011年05期
4 何寶霞;傅業(yè)全;徐世文;;鎘中毒對雞垂體氧化應激和凋亡的影響[J];毒理學雜志;2007年02期
5 紀靚靚;李法云;羅義;馬溪平;陳忠林;;2,4,6-三氯苯酚誘導鯽魚肝臟自由基的產生及其氧化應激[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7年01期
6 孫悅;殷學鋒;盧敏;;芯片毛細管電泳評估脂質體介導超氧化物歧化酶減低細胞內氧化應激[J];分析化學;2007年04期
7 楊艷;劉東波;康信聰;李堅;;H_2O_2誘導胰島RIN-m5F細胞構建氧化應激模型[J];食品與機械;2014年02期
8 李青青;;顆粒物暴露可能誘發(fā)基因變異[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09年12期
9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莉;姚華;馬玲;;尿酸與氧化應激關系的研究進展[A];老年營養(yǎng)研究進展與老年營養(yǎng)供餐規(guī)范研討會暨糖尿病腎病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進展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1年
2 黃園;陳志慶;邱卓君;丘衛(wèi);林燕;;運動對血液氧化應激態(tài)的影響[A];2002年第9屆全國運動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3 王博;李英賢;李瑩輝;;航天飛行中氧化應激對細胞骨架的調控作用[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16屆空間生命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朱紅軍;江鐘立;;運動、氧化應激與細胞信號轉導[A];第六次全國運動療法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5 曲麗娜;陳海龍;畢蕾;黃增明;李瑩輝;;微重力下的氧化應激與藥物防護[A];第十一次中國生物物理學術大會暨第九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摘要集[C];2009年
6 趙曉琴;王瑞元;;氧化應激與糖尿病肌病[A];2011年中國生理學會運動生理學專業(yè)委員會會議暨“運動與骨骼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先宏;叢建波;郭林超;董國福;王長振;吳可;孫存普;;海藻鐵蛋白多糖對氧化應激的作用[A];第十六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0年
8 張曉啟;劉爽;王振國;;燒傷后氧化應激與抗氧化劑治療[A];全國危重燒傷患者早期復蘇對策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9 蘇穎;劉曉民;孫延明;欒穎;王月影;;辛伐他汀對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應激的影響[A];2008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系列研討會暨中青年英文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10 胡高飛;朱圣華;周筠;馬瑩;慶宏;鄧玉林;;模擬微重力效應導致大鼠腦氧化應激及相關蛋白表達變化[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會議手冊及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預防疾病,進入“氧化應激”時代[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2 靈諾;身體異常與“氧化應激”有關[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3 朱作霖;氧化應激干擾有望成為預防疾病新手段[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4 記者 項錚;氧化應激干擾有望成為預防疾病新手段[N];科技日報;2008年
5 ;遠離疾病,科學家找到新方法[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6 郭楓;知未來 治未病[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7 熊昌彪;氧化應激研究與中醫(yī)治未病“不謀而合”[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8 朱作霖;疾病防治新思路——氧化應激窗口期干預假設[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9 勝德;治“未”病提高人類主體健康意識[N];科技日報;2008年
10 褚曉明;老年癡呆與氧化應激有關聯(lián)[N];健康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思穎;Nrf2缺失加劇DOX引起的心臟毒性和心功能障礙[D];山東大學;2015年
2 夏淑芳;高脂誘導的氧化應激對甲狀腺激素穩(wěn)態(tài)的影響及槲皮素的調節(jié)作用[D];江南大學;2015年
3 張鵬宇;硫化氫在臭氧誘導的小鼠氧化應激模型中的作用機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4 游牧;淮南市土壤砷分布特征及基于胰島素途徑的抗砷脅迫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5年
5 于秀華;開心益智顆粒成藥性研究及對認知功能障礙模型動物的影響與機制探討[D];吉林大學;2015年
6 易旭;茅臺酒對二乙基亞硝胺引發(fā)小鼠HCC發(fā)生的影響及分子機制[D];貴陽醫(yī)學院;2014年
7 肖軍;氧化應激通過親環(huán)蛋白A促進人巨細胞病毒復制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6年
8 崔艷軍;熱應激和氧化應激對肥育豬骨骼肌代謝的影響及硫辛酸的調控作用[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6年
9 吳志勇;hOGG1基因多態(tài)性與糖尿病患者冠脈病變關系及其在mtDNA過表達對高糖誘導的VECs氧化應激修復的研究[D];南昌大學;2016年
10 許明明;肝腸間氧化應激的相關性及食品的調節(jié)作用[D];浙江工商大學;201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靳艷艷;白藜蘆醇對高糖“代謝記憶”介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增殖及氧化應激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武小希;氧化應激誘導人臍靜脈內皮細胞microRNA表達譜的改變及驗證[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張文松;Nrf2/HO-1通路在氧化應激致終末期腎病血管鈣化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川北醫(yī)學院;2015年
4 王倩;阿托伐他汀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李盼盼;活性羰基化合物誘導的氧化應激致細胞能量代謝障礙和毒性的機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6 安美玲;CCK-8對甲基苯丙胺致神經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氧化應激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劉金蓮;氧化應激在動靜脈內瘺血栓形成中的作用[D];延邊大學;2015年
8 王琦;白藜蘆醇抑制肥胖相關的脂肪組織炎癥與氧化應激及對睪丸內分泌功能的保護[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9 關瑾;體外研究羧基化多壁碳納米管誘發(fā)的氧化應激效應與機理[D];山東大學;2015年
10 張斌;體外實驗研究不同粒徑納米銀的氧化應激效應[D];山東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9948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994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