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GA基載藥復合微球的制備及其釋放性能
本文關鍵詞:PLGA基載藥復合微球的制備及其釋放性能
更多相關文章: 聚乳酸-羥基乙酸(PLGA) 牛血清蛋白(BSA) 殼聚糖 微球 藥物釋放
【摘要】:以聚乳酸-羥基乙酸(PLGA)為載體材料,牛血清蛋白(BSA)為蛋白模型藥物,采用復相乳化溶劑法制備PLGA載藥微球,探索載藥微球制備過程中囊芯比、初乳水油比、分散劑濃度、超聲乳化時間對微球粒徑大小、載藥率、包封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最優(yōu)載藥微球的制備條件為:囊芯比1∶1,初乳水油比3∶5,分散劑質量分數(shù)0.5%,超聲乳化時間2 min。在此條件下,所得PLGA微球的粒徑為268.7 nm,載藥率30.88%,包封率46.95%;電鏡照片表明微球表面連續(xù)光滑,粒徑分布較均勻。采用靜電吸附法用陽離子聚電解質殼聚糖對最佳條件下的PLGA載藥微球進行表面修飾,掃描電鏡表明復合后微球粒徑變大,能譜分析表明復合后微球中有N元素存在,即復合微球中存在殼聚糖,電荷測試表明微球表面帶正電;體外釋放實驗表明PLGA-CS復合載藥微球的緩釋時間延長,釋藥初期的突釋性明顯改善。
【作者單位】: 南京林業(yè)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關鍵詞】: 聚乳酸-羥基乙酸(PLGA) 牛血清蛋白(BSA) 殼聚糖 微球 藥物釋放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200451) 大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2013) 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APD)
【分類號】:TB33;TQ460.1
【正文快照】: 隨著醫(yī)藥等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多肽及蛋白類藥物在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等方面都發(fā)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常用于臨床給藥的方法是將藥物靜脈注射或凍干粉劑口服,但需要頻繁給藥,這給病人帶來很多不便,且藥物利用率低、治療費用高[1-4]。因此,將蛋白類大分子制成藥物緩釋制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Prepa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PLGA/Gt electrospun fiber mat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9年08期
2 ;Comparison of BSA Release Behavior from Electrospun PLGA and PLGA/Chitosan Membranes[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11年04期
3 張靜偉;王愛萍;李佩;梁榮才;劉萬卉;孫考祥;;PLGA/PLA組合及微球混合對羅替戈汀微球體外釋藥特性的影響[J];中國新藥雜志;2014年04期
4 蔣新宇,周春山,唐課文;Preparation of PLA and PLGA nanoparticles by binary organic solvent diffusion method[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2003年03期
5 孫美麗;班俊峰;黃思玉;呂竹芬;;PLGA微球載藥量和包封率的影響因素及控制[J];廣東藥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6 王彥君;毛世瑞;孫偉;王娟;那麗東;張婷婷;;白藜蘆醇PLGA長效注射微球的制備及工藝考察[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7 李彥艷;任國棟;柳峰松;魏建榮;;利福平/OCS-PLGA納米緩釋微球的制備及體外釋放性能[J];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4期
8 王明波;馮慶玲;佘振定;譚榮偉;;PLGA微球包埋藥物的穩(wěn)定性及釋放研究的新進展[J];功能材料;2011年S4期
9 Li-Guo Sun;Zhuo-Ying Xie;Yuan-Jin Zhao;Hong-Mei Wei;Zhong-Ze Gu;;Optical monitoring the degradation of PLGA inverse opal film[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3年01期
10 劉盧;呂邵娃;張坤馳;李永吉;;龍膽苦苷PLGA納米粒的制備[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吳玉彬;韓相恩;徐延良;;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PLGA控緩釋材料的應用及研究進展[A];甘肅省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年會、第七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2 高秀娟;張世軒;;PLGA微球注射劑的研究進展[A];大連理工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學術論文集(第2卷)[C];2005年
3 陳紅麗;楊文智;陳漢;劉玲蓉;唐洪波;張彤;張其清;;殼聚糖修飾的PLGA納米粒作為抗腫瘤藥物載體研究[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暨首屆生物醫(yī)學工程前沿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Preparation and Process Parameters of Matrine/PLGA Microspheresby a Phase Separation/Deposition Process[A];第九屆全國生物材料學術會議(CBMS-9)論文集[C];2002年
5 仇可新;常安妮;黎麗瑩;馮煒;何創(chuàng)龍;;PPy/PLGA導電復合納米纖維的制備與表征[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31分會:靜電紡絲技術與納米纖維[C];2014年
6 洪舒寒;李春艷;謝劍飛;嚴玉蓉;;PLGA親水性對PLGA/鹽酸四環(huán)素電紡纖維氈藥物釋放性能的影響[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K:先進纖維[C];2013年
7 栗迪;丁建勛;孫海;莊秀麗;湯朝暉;許景哲;陳學思;;基于mPEG-b-(PLGA)_n的聚合物類脂質體的合成與表征[A];201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崔福德;;藥劑的制粒技術與新劑型研究(英文)[A];顆粒學最新進展研討會——暨第十屆全國顆粒制備與處理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記者 白毅;合成溫敏型PLGA-PEG-PLGA嵌段共聚物[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2 尹東鋒 鐘延強;聚合物 藥物 制備工藝 附加劑[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本文編號:9727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972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