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鋅納米陣列的種子法電沉積及其異質(zhì)結(jié)制備與光電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氧化鋅納米陣列的種子法電沉積及其異質(zhì)結(jié)制備與光電性能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氧化鋅 種子層 電沉積 氧化亞銅 異質(zhì)結(jié) 太陽能電池
【摘要】:氧化鋅作為一種直接帶隙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由于其優(yōu)異的光學和電學性能,在眾多領域受到了大量關注并得到廣泛應用。為了更簡便地獲得更大長徑比的氧化鋅納米棒陣列,本文在ITO基底表面制備了一層氧化鋅種子層,并在種子層上采用電沉積的方法制備氧化鋅納米陣列,并在該結(jié)構(gòu)上電沉積了氧化亞銅薄膜形成異質(zhì)結(jié),研究其光電性能。采用溶膠-凝膠法,經(jīng)過旋涂和退火的步驟,在ITO基底上得到了氧化鋅種子層。制備的種子層顆粒細小,大多數(shù)晶粒尺寸小于30nm,表面粗糙度為2-4nm,并形成了均勻致密膜層。然后采用硝酸鋅為主鹽的沉積液,使用恒電位電沉積在種子層上制備了氧化鋅納米陣列,其在(001)晶面方向具有明顯的擇優(yōu)取向,禁帶寬度約為3.34eV,且缺陷較少,對可見光有較高的透過率。得到的氧化鋅納米棒直徑為40-70nm,且長度易于控制。氧化鋅在ITO上的形核過程接近于連續(xù)形核模型,而在種子層上的生長過程中的電化學行為符合傳統(tǒng)的瞬時形核模型,表明納米陣列的形成實際上是起始于以種子層顆粒為晶核的生長。在其電化學生長過程中,硝酸鋅的濃度對于氧化鋅的棒狀生長有重要作用,而氯化鉀既是支持電解質(zhì)也對鋅離子有絡合作用,對氧化鋅納米棒的直立生長作用明顯。采用硫酸銅為主鹽、酒石酸為絡合劑的堿性沉積液,在氧化鋅納米陣列上電沉積了氧化亞銅薄膜,形成了氧化鋅納米陣列/氧化亞銅異質(zhì)結(jié),經(jīng)過退火處理,測試其光電性能,結(jié)果表明其開路電壓可以達到193mV,能量轉(zhuǎn)換效率可達到0.01%,表明這種結(jié)構(gòu)匹配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氧化鋅 種子層 電沉積 氧化亞銅 異質(zhì)結(jié) 太陽能電池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化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Q132.41;TB383.1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5
- 第一章 緒論15-27
- 1.1 氧化鋅的基本性質(zhì)15-18
- 1.1.1 晶體結(jié)構(gòu)15-16
- 1.1.2 本征點缺陷16
- 1.1.3 摻雜16-17
- 1.1.4 光學性能17-18
- 1.2 氧化鋅的不同形貌18-20
- 1.2.1 納米帶19-20
- 1.2.2 納米棒和納米線20
- 1.2.3 納米管20
- 1.3 氧化鋅的常見制備方法20-22
- 1.3.1 水熱法20-21
- 1.3.2 溶膠-凝膠法21
- 1.3.3 電沉積法21-22
- 1.4 氧化鋅形成的異質(zhì)結(jié)及其應用22-25
- 1.4.1 太陽能電池22-24
- 1.4.2 光催化降解24
- 1.4.3 發(fā)光二極管24-25
- 1.5 研究意義及內(nèi)容25-27
- 第二章 實驗部分27-35
- 2.1 實驗所用儀器及藥品27-28
- 2.2 實驗方法28-30
- 2.2.1 種子層的溶膠-凝膠法制備28-29
- 2.2.2 氧化鋅和氧化亞銅的電沉積制備29-30
- 2.2.3 太陽能電池的組裝30
- 2.3 分析測試方法30-35
- 2.3.1 成分及物相表征30-31
- 2.3.2 形貌表征31
- 2.3.3 光學和電學性能測試31-32
- 2.3.4 電化學測試32
- 2.3.5 太陽能電池測試32-35
- 第三章 氧化鋅的電沉積制備35-47
- 3.1 種子法電沉積氧化鋅納米陣列35-41
- 3.1.1 溶膠-凝膠法制備種子層35-37
- 3.1.2 種子層的成分分析37-38
- 3.1.3 氧化鋅納米陣列在種子層上的生長38-41
- 3.2 氧化鋅平面膜層的電沉積制備41-42
- 3.3 在導電玻璃上直接生長氧化鋅納米陣列42-44
- 3.4 不同結(jié)構(gòu)氧化鋅的性能比較44-45
- 3.5 本章小結(jié)45-47
- 第四章 氧化鋅納米陣列生長機理研究47-59
- 4.1 形核過程47-49
- 4.1.1 形核機理簡介47
- 4.1.2 形核過程分析47-49
- 4.2 生長過程49-57
- 4.2.1 基底的影響50-51
- 4.2.2 硝酸鋅濃度的影響51-53
- 4.2.3 支持電解質(zhì)種類的影響53-55
- 4.2.4 氯離子濃度的影響55-56
- 4.2.5 沉積液中各因素對產(chǎn)物形貌的影響56-57
- 4.3 本章小結(jié)57-59
- 第五章 氧化鋅納米陣列/氧化亞銅太陽能電池的組裝及性能59-73
- 5.1 氧化亞銅薄膜在ITO導電基底上的制備59-65
- 5.1.1 沉積液pH對產(chǎn)物物相的影響59-61
- 5.1.2 不同沉積溫度的產(chǎn)物對比61-65
- 5.2 異質(zhì)結(jié)的組裝65-67
- 5.3 異質(zhì)結(jié)性能測試67-68
- 5.4 太陽能電池的性能68-70
- 5.4.1 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zhuǎn)換效率68-69
- 5.4.2 退火步驟的影響69-70
- 5.5 本章小結(jié)70-73
- 第六章 結(jié)論73-75
- 參考文獻75-79
- 致謝79-81
- 作者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和發(fā)表的學術論文81-83
- 作者簡介83-85
- 導師簡介85-86
- 附件86-8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霞;;利用納米陣列技術 基因測序成本降至5000美元[J];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09年12期
2 林莎莎;鐘福新;;一維納米陣列的制備及其在傳感器中的應用[J];梧州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3 王斌;羊鉞;劉磊;;基于泊肅葉公式的納米陣列孔徑測量[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11年04期
4 左娟,孫嵐,林昌健;納米陣列結(jié)構(gòu)功能材料的制備、性質(zhì)及應用[J];電子元件與材料;2003年12期
5 郭子政;宣志國;張院生;安彩虹;;納米陣列膜磁性質(zhì)的蒙特卡羅模擬[J];信息記錄材料;2008年03期
6 李會峰;黃運華;張躍;高祥熙;趙婧;王建;;摻銦氧化鋅納米陣列的制備、結(jié)構(gòu)及性質(zhì)研究[J];物理學報;2009年04期
7 ;創(chuàng)新地圖[J];IT經(jīng)理世界;2012年07期
8 王宇;劉浪;吳大平;郭玉忠;王劍華;;納米陣列和納米晶薄膜錫電極性質(zhì)的電化學研究[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2年09期
9 林紅巖;于翠艷;許濤;;氧化鋁模板制備鎳納米陣列[J];新技術新工藝;2006年08期
10 李嬈;劉冬雪;狄月;朱亞彬;;基于電泳法和磁控濺射技術制備金納米陣列[J];物理實驗;201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甘小燕;李效民;高相東;邱繼軍;諸葛福偉;;一維半導體納米陣列的制備及其在太陽電池中的應用[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吳明Z;楊賢鋒;趙豐華;周強;田俐;;氧化物納米陣列材料的液相制備和結(jié)構(gòu)調(diào)控[A];第十二屆固態(tài)化學與無機合成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3 楊秋;劉熙俊;劉軍楓;孫曉明;;多級納米陣列及其催化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34分會:納米催化[C];2014年
4 楊秋;陸之毅;李甜;劉軍楓;孫曉明;;多層級納米陣列的合成及其超電容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4分會:化學電源[C];2014年
5 唐紀琳;Andreas Ebner;Uwe B.Sleytr;Nicola Ilk;Peter Hinterdorfer;;基于功能化S-層蛋白納米陣列的單分子識別[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9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6 陳鵬磊;高鵬;劉鳴華;;氣/液二維界面上的超分子組裝:構(gòu)鍵規(guī)則微/納米陣列結(jié)構(gòu)的簡單便捷的方法[A];中國化學會第十一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安哲;何靜;;水滑石納米陣列納微結(jié)構(gòu)提高酶電子傳遞性能[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1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8 季書林;葉長輝;張立德;;復配無機光吸附層的垂直排列的氧化物納米陣列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A];安徽新能源技術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發(fā)展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孫萍;徐嶺;趙偉明;李衛(wèi);徐駿;馬忠元;黃信凡;陳坤基;;基于膠體球刻蝕法制備的有序半導體納米陣列及其光學性質(zhì)的研究[A];第十六屆全國半導體物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倪賽力;常永勤;陳喜紅;張寅虎;多永正;強文江;龍毅;;氧化鋅納米陣列場發(fā)射性能研究[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2)[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納米陣列實現(xiàn)Tb級存儲密度[N];計算機世界;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之毅;納米陣列合成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2 楊秋;多層級納米陣列的構(gòu)筑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3 王霖;SiC納米陣列結(jié)構(gòu)調(diào)控及其場發(fā)射特性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6年
4 郭迪;金屬氧化物納米陣列結(jié)構(gòu)的合成及其超電容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學;2015年
5 周張凱;貴金屬納米陣列等離激元光學性質(zhì)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6 邊捷;納米陣列圖案表面浸潤性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7 任鑫;一維TiO_2與ZnO納米陣列的設計、制備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8 周正基;一維單晶TiO_2納米陣列的可控制備及其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9 于曉游;V,Mo氧化物納米陣列的制備及鋰電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4年
10 劉熙俊;Fe-Co基氧化物納米陣列的構(gòu)筑及其電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翁習文;過渡金屬氧化物納米陣列的設計合成與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3年
2 滕翼;Cu/Fe表面修飾TiO_2納米陣列的制備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3 李湘奇;ZnO納米陣列的制備、改性及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4 張永輝;模板法構(gòu)筑銀膜陷阱結(jié)構(gòu)及其在抑制微放電中的應用[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5 韓建華;ZnO/硫化物核/殼納米陣列及其光伏性能研究[D];天津城建大學;2015年
6 李敏;稀土/聚氨酯納米陣列發(fā)光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鄭州輕工業(yè)學院;2015年
7 呂朋雨;基于單分子蛋白質(zhì)測序芯片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8 楚家玉;Ag/N-TiO_2納米陣列的制備及表面等離激元誘導偶聯(lián)反應[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鄭遠川;碳化蝶翅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和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10 張成龍;多級納米陣列結(jié)構(gòu)光電陽極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5275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527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