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氧化鈉濃度對水熱法合成介孔材料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氫氧化鈉濃度對水熱法合成介孔材料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以F68(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為模板劑,鋁酸鈉和水玻璃為鋁源和硅源,按物質(zhì)的量比為1∶120∶1233,采用水熱法合成介孔材料。通過X射線衍射儀(XRD)、比表面積測定儀(N2吸附/脫附)、掃描電鏡(SEM)對樣品進行表征分析,研究了氫氧化鈉濃度對水熱法合成介孔材料的孔徑、比表面積、孔容和形貌的影響。結果表明:氫氧化鈉濃度增大,合成的介孔材料比表面積和孔容增大,孔徑分布逐漸均勻。氫氧化鈉濃度為11 mol/L時合成的介孔材料性能最佳,此時比表面積為165.42 m2/g,平均孔徑23.03 nm,孔容0.85 cm3/g。
【作者單位】: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礦業(yè)學院;
【關鍵詞】: 模板劑 氫氧化鈉 水熱合成 介孔材料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72108)
【分類號】:TB383.4
【正文快照】: 根據(jù)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IUPAC)的規(guī)定,介孔材料是一種孔徑介于微孔(小于2 nm)與大孔(大于50 nm)之間的具有高比表面積和三維孔道結構的新型多孔材料[1]。它具有其它多孔材料所不具有的優(yōu)異特性:高度有序的孔道結構;孔徑尺寸可在較寬范圍變化;介孔形狀多樣,孔壁組成和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我國介孔材料合成研究取得重要進展[J];稀有金屬;2003年04期
2 蔣嬋杰,林志勇,林松柏,黃可龍;介孔材料制備及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3年11期
3 夏君旨;氧化硅介孔材料的研究進展[J];陶瓷研究與職業(yè)教育;2004年02期
4 周春芳,朱建華;介孔材料在基因工程中的應用[J];江蘇化工;2004年04期
5 陳崗慶;李奠礎;李瑞豐;;介孔材料合成的研究[J];山西化工;2006年04期
6 文建湘;倪忠斌;孫竹青;楊成;陳明清;;硅基介孔材料的制備與應用研究進展[J];化學世界;2006年09期
7 田修營;何文;趙洪石;李正茂;周偉家;;介孔材料的研究進展及應用前景[J];山東輕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8 湯云暉;;介孔材料的小角度X射線衍射實驗條件研究[J];分析測試學報;2009年03期
9 白光偉;周國偉;章曉彤;李長軍;邢凡勤;;介孔泡沫及手性介孔材料的制備與應用[J];材料導報;2009年11期
10 李岳;;介孔材料在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中的應用[J];經(jīng)營管理者;2009年1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文清;吳迪;張喜燕;王彤文;;晶態(tài)介孔材料研究進展[A];中國化學會第十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2 王昌運;;介孔材料的認識與期待[A];第十五屆華東地區(qū)熱處理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熱處理年會三十周年紀念活動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趙東元;余承志;劉曉英;田博之;屠波;;有序排列的新型無機介孔材料合成與組裝[A];2002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上)——2002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湯云暉;;介孔材料的小角度X射線衍射測量條件研究[A];中國晶體學會第四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林凱峰;姜艷秋;陳娜;張世超;許憲祝;;傳質(zhì)增強型納米介孔材料的結構調(diào)控和催化性能[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37分會:能源納米科學與技術[C];2014年
6 孫麗寧;于江波;彭春耘;郭獻敏;馮婧;張洪杰;;近紅外發(fā)光的共價嫁接釤配合物的介孔材料[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7 薛艷;郭益群;蘇運來;;水熱法合成磷酸鋯介孔材料中模板劑的影響[A];分子篩催化與納米技術——分子篩協(xié)作組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車順愛;韓璐;謝俊杰;劉少華;劉r
本文編號:5081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508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