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學中的自然辯證法:二元協(xié)同材料(英文)
本文關鍵詞:材料科學中的自然辯證法:二元協(xié)同材料(英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二元協(xié)同材料"這一新概念,不同于傳統(tǒng)的單一體相材料,是在材料的宏觀表面或體相內建造二元協(xié)同納米界面結構.該材料設計原理是,在介觀尺度引入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理化性質的納米微區(qū),在某種條件下具有協(xié)同的相互作用,以致在宏觀上呈現出超常規(guī)物性的材料.這一新原理的關鍵是找出這兩種組分間的協(xié)同距離,該協(xié)同距離應該與物理或化學中的某一特征常數相關.這一設計原理可以拓展到材料科學的多個領域,用于指導制備各種新型功能材料.
【作者單位】: Key
【關鍵詞】: dialectics of nature binary cooperative complementary materials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distance material design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21574004 and 21421061) National Research Fund for Fundamental Key Projects (2013CB933000,2012CB933800,2012CB934100,and 2014CB932203) the Ke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JZD-EW-M01,and KJZD-EW-M03) the 111 project (B14009)
【分類號】:TB34
【正文快照】: The binary cooperative complementary phenomenon,which refers to two entirely opposite but cooperative,complementary states,may be observed at many differentlevels of nature[1].For example,we have a positive nucleusand negative electrons at the atomic lev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維維;傅仁利;顧席光;王旭;方軍;;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界面結構與導熱性能[J];材料導報;2013年05期
2 鄧忠民,鄭福前,文飛,謝明,劉建良,呂賢勇;銀鋁鍺對硅功率器件中硅和鉬連接界面結構的影響[J];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1997年03期
3 鄒家生,吳斌,趙其章;Si_3N_4/Cu68Ti20Ni12的界面結構及連接強度[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5年01期
4 衛(wèi)家楣,楊錦偉;金屬和陶瓷界面的研究[J];武漢工業(yè)大學學報;1989年02期
5 亢一瀾;界面力學若干問題的實驗研究[J];力學與實踐;1999年03期
6 張兵;王快社;孫院軍;王莎;;Cu/Mo/Cu軋制復合界面的結合特性[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1年09期
7 薛奇;高分子復合材料界面結構研究[J];功能高分子學報;1992年02期
8 生紅衛(wèi),盧柯,胡壯麒,任罡,,彭練矛;界面結構對納米鑲嵌顆粒熔化行為的影響[J];材料研究學報;1996年01期
9 張建新,蔡偉,趙連城;銅基形狀記憶合金馬氏體變體的界面結構及其可動性研究進展[J];功能材料;1997年04期
10 孟祥敏,李光來,張弗天,吳玉琨;9Ni鋼中馬氏體間規(guī)則界面結構的電鏡研究[J];金屬學報;199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麗;;多媒體界面結構設計研究[A];中國圖象圖形學會第十屆全國圖像圖形學術會議(CIG’2001)和第一屆全國虛擬現實技術研討會(CVR’2001)論文集[C];2001年
2 黃孝瑛;李欣;孫玉文;蘆慶新;;電子衍襯方法研究界面及其處理[A];第五次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1988年
3 馮雪飛;鞠煥鑫;葉逸凡;朱俊發(fā);;基于有機電子和光電器件界面結構的原位同步輻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1分會:表面物理化學[C];2014年
4 王樹濤;;細胞粘附可控界面[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5 汪在芹;王燕;林潔;;丹江口大壩混凝土水泥石—集料界面結構研究[A];第五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三卷)[C];1996年
6 顧軍;;納米界面結構技術在提升紡織面料功能的應用和實踐[A];第三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陳東;馬秀良;;TiN/MgO(001)界面結構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朱健;;界面薄膜的制備技術[A];第三次中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二)[C];1983年
9 胡良全;張煒;盧嘉德;;納米碳增強碳/酚醛材料的界面結構分析[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Ⅲ[C];2004年
10 張貞;L.Piatkowski;E.H.G.Backus;H.Bakker;M.Bonn;;水溶液界面上的鹵族陰離子[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39分會:化學動力學[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江雷;二元協(xié)同納米界面材料[N];科技日報;2000年
2 李薇;奇異的二元協(xié)同納米界面材料[N];光明日報;2000年
3 本報記者 陸蔚榕;納米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N];中國紡織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 裴立英;揭開所謂“納米服裝”的面紗[N];中國消費者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建華;SAC305/Cu微焊點界面顯微組織變化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年
2 孫天嬌;Ti-6Al-4V/Al-12Si界面金屬間化合物生長規(guī)律及轉變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萬千;北京舊廠房轉型為創(chuàng)意產業(yè)用房的界面建構的調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年
4 李霜;多次回流釬焊界面Cu_6Sn_5生長演變及影響因素[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5 雷瓊;CMN/CT異質多層介電薄膜界面與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6 張文禹;Cu/Sn3.5Ag界面化合物Cu_6Sn_5形態(tài)演變規(guī)律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劉紅榮;金屬—氧化物界面結構的電子顯微鏡研究及電子動力衍射的應用[D];湘潭大學;2003年
8 龔云云;手機界面信息認知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9 沈浩然;超聲波作用下Sn對Al的鋪展?jié)櫇衽c界面接合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10 秦源;基于觸摸屏的人機交互行為與機制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材料科學中的自然辯證法:二元協(xié)同材料(英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95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499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