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PVA微球與纖維對熱塑性淀粉性能的影響
本文關(guān)鍵詞:功能化PVA微球與纖維對熱塑性淀粉性能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人們對環(huán)保要求的提高,環(huán)境友好型可降解材料逐漸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熱塑性淀粉(TPS)是通過將淀粉塑化改性后制得的具有良好熱加工性、成本低廉且最有發(fā)展前途的一類生物降解塑料,然而其固有的力學性能不佳以及耐水性能差嚴重限制了它的應(yīng)用。聚乙烯醇(PVA)是一種性能優(yōu)良的人工合成可生物降解高聚物,其分子鏈上含有大量羥基,具有較高的力學強度和韌性,將其加入到熱塑性淀粉中能較好的彌補熱塑性材料性能的不足。本論文從PVA的不同形態(tài)出發(fā),先是以戊二醛為交聯(lián)劑,利用醛基與羥基的縮合反應(yīng)制備聚乙烯醇微球(PVAMS),并分別研究了PVAMS及聚乙烯醇纖維(PVAF)對熱塑性淀粉性能的影響;隨后,又利用酸酐對聚乙烯醇微球及纖維進行改性,在它們的表面引入羧基基團,并以此作為交聯(lián)點,將其與熱塑性淀粉熔融共混,從而以期望更好的提高熱塑性淀粉的綜合性能。此外,本課題還就聚乙烯醇微球與纖維二者對熱塑性淀粉性能的協(xié)同效應(yīng)進行了研究,以期望熱塑性淀粉達到更好的增強與增韌的效果。具體開展的工作如下:(一)以戊二醛為交聯(lián)劑,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制備PVAMS,隨后利用馬來酸酐(MA)、丁二酸酐(SAA)、檸康酸酐(CTA)以及衣康酸酐(ITA)對PVAMS進行表面改性,并研究了不同SAA改性程度以及不同PVAMS添加量對TPS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PVAMS改性前后都能較好的提高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和熱穩(wěn)定性,同時可以降低吸水性能,且當PVAMS經(jīng)20wt%SAA改性后,SAA-PVAMS(PVAMS經(jīng)SAA改性)含量為1wt%時,熱塑性材料的力學性能最佳,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以及沖擊強度分別為5.35MPa、76.86%和30.37KJ/m2。相對于純TPS,PVAMS/TPS更難于加工,且隨著PVAMS含量的增加,其在熱剪切作用下流動性變差。(二)以聚乙烯醇纖維為原料,分別利用MA、SAA、CTA以及ITA對其進行改性,然后制備PVAF以及改性PVAF增強TPS,考查酸酐的種類、PVAF與酸酐的質(zhì)量配比對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PVAF經(jīng)SAA改性后對熱塑性淀粉性能影響效果最佳,且當SAA-PVAF(SAA酸酐改性PVAF)含量為1.5wt%時,SAA-PVAF/TPS的力學強度最佳,體系的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以及沖擊強度分別為6.68MPa、83.57%和38.82KJ/m2。相比于PVAMS,PVAF/TPS體系的加工流動性能下降較為顯著。(三)在淀粉和甘油含量為3:1,PVAF為總量的1.5wt%體系中,分別添加不同含量的PVAMS制備熱塑性淀粉塑料,研究了未改性PVAMS未改性PVAF以及SAA-PVAMSSAA-PVAF對熱塑性淀粉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與未經(jīng)改性的PVAMSPVAF相比,PVAF和PVAMS經(jīng)SAA改性后,表面引入了羧基基團,增大了其與淀粉基質(zhì)的界面粘附力,因而材料的性能得到更好的改善。隨著體系中微球與纖維的含量增加,體系的拉伸強度和沖擊強度均先升高后下降,而材料的斷裂伸長率、耐水性能以及加工流動性能逐漸下降。且當SAA-PVAMS含量為1.5wt%時,SAA-PVAMS/SAA-PVAF/TPS的拉伸強度達到最大,其值為7.84MPa。
【關(guān)鍵詞】:熱塑性淀粉 聚乙烯醇微球 聚乙烯醇纖維 復合材料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林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B332
【目錄】:
- 致謝3-4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緒論11-19
- 1.1 熱塑性淀粉塑料11-15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熱塑性淀粉塑料概述11
- 1.1.3 共混改性熱塑性淀粉11-13
- 1.1.3.1 淀粉與可降解聚合物共混12-13
- 1.1.3.2 淀粉與不可降解聚合物共混13
- 1.1.4 淀粉直接改性制備熱塑性淀粉的研究進展13-15
- 1.1.4.1 氧化改性13-14
- 1.1.4.2 酯化改性14-15
- 1.1.4.3 醚化改性15
- 1.1.4.4 交聯(lián)改性15
- 1.2 聚乙烯醇微球及纖維的研究現(xiàn)狀15-17
- 1.2.1 聚乙烯醇微球15-16
- 1.2.2 聚乙烯醇纖維概況16-17
- 1.3 熱塑性淀粉與聚乙烯醇復合體系的研究進展17
- 1.4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與意義17
- 1.5 本論文的研究特色與創(chuàng)新17-18
- 1.6 本論文研究內(nèi)容18-19
- 第二章 功能化改性PVA微球?qū)崴苄缘矸鬯芰闲阅艿挠绊?/span>19-50
- 2.1 引言19
- 2.2 材料與方法19-23
- 2.2.1 實驗試劑及儀器19-20
- 2.2.2 PVAMS的制備及改性20-21
- 2.2.2.1 PVAMS的制備20-21
- 2.2.2.2 PVAMS的改性21
- 2.2.3 PVAMS與TPS復合材料的制備21-22
- 2.2.4 性能測試22-23
- 2.2.4.1 偏光顯微鏡22
- 2.2.4.2 紅外光譜分析22
- 2.2.4.3 掃描電鏡分析22
- 2.2.4.4 力學性能測試22
- 2.2.4.5 動態(tài)熱力學測試22
- 2.2.4.6 熱穩(wěn)定性分析22
- 2.2.4.7 轉(zhuǎn)矩流變測試22
- 2.2.4.8 毛細管流變測試22-23
- 2.2.4.9 接觸角測定23
- 2.2.4.10 吸水性能測試23
- 2.3 結(jié)果與討論23-49
- 2.3.1 PVA微球23-25
- 2.3.1.1 掃描電鏡23
- 2.3.1.2 偏光顯微鏡23-24
- 2.3.1.3 紅外光譜24-25
- 2.3.1.4 熱穩(wěn)定性25
- 2.3.2 不同含量PVAMS對TPS性能的影響25-32
- 2.3.2.1 紅外光譜25-26
- 2.3.2.2 PVAMS/TPS斷面的掃描電鏡26
- 2.3.2.3 拉伸性能26-27
- 2.3.2.4 沖擊性能27-28
- 2.3.2.5 動態(tài)熱力學性能28-29
- 2.3.2.6 熱穩(wěn)定性分析29
- 2.3.2.7 轉(zhuǎn)矩流變性能29-30
- 2.3.2.8 擠出毛細管流變性能30-31
- 2.3.2.9 耐水性能31-32
- 2.3.2.10 吸水性能32
- 2.3.3 不同酸酐改性PVA微球?qū)PS性能的影響32-42
- 2.3.3.1 紅外光譜33
- 2.3.3.2 力學性能33-35
- 2.3.3.3 動態(tài)熱力學性能35-37
- 2.3.3.4 熱穩(wěn)定性37-39
- 2.3.3.5 轉(zhuǎn)矩流變39-40
- 2.3.3.6 耐水性能40-41
- 2.3.3.7 吸水性能41-42
- 2.3.3.8 酸酐改性機理比較42
- 2.3.4 不同改性程度PVAMS對TPS性能的影響42-49
- 2.3.4.1 偏光顯微鏡43
- 2.3.4.2 紅外光譜43
- 2.3.4.3 拉伸性能43-44
- 2.3.4.4 沖擊性能44-45
- 2.3.4.5 動態(tài)熱力學性能45-46
- 2.3.4.6 熱穩(wěn)定性46-47
- 2.3.4.7 轉(zhuǎn)矩流變性能47
- 2.3.4.8 耐水性能47-48
- 2.3.4.9 吸水性能48-49
- 2.4 本章小結(jié)49-50
- 第三章 功能化聚乙烯醇纖維對熱塑性淀粉塑料性能的影響50-71
- 3.1 引言50
- 3.2 材料與方法50-52
- 3.2.1 實驗試劑及儀器50-51
- 3.2.2 聚乙烯醇纖維的改性51
- 3.2.3 PVA纖維與TPS復合材料的制備51
- 3.2.4 性能測試51-52
- 3.2.4.1 紅外光譜分析51
- 3.2.4.2 掃描電鏡分析51-52
- 3.2.4.3 力學性能測試52
- 3.2.4.4 動態(tài)熱力學測試52
- 3.2.4.5 熱穩(wěn)定性分析52
- 3.2.4.6 流變性能測試52
- 3.2.4.7 接觸角測定52
- 3.2.4.8 吸水性能測試52
- 3.3 結(jié)果與討論52-70
- 3.3.1 不同含量PVAF對TPS性能的影響52-58
- 3.3.1.1 紅外光譜52-53
- 3.3.1.2 PVAF/TPS斷面的掃描電鏡53
- 3.3.1.3 拉伸性能53-54
- 3.3.1.4 沖擊性能54
- 3.3.1.5 動態(tài)熱力學性能54-55
- 3.3.1.6 熱穩(wěn)定性55-56
- 3.3.1.7 轉(zhuǎn)矩流變性能56
- 3.3.1.8 耐水性能56-57
- 3.3.1.9 吸水性能57-58
- 3.3.2 不同酸酐改性PVAF對TPS性能的影響58-65
- 3.3.2.1 力學性能58-59
- 3.3.2.2 動態(tài)熱力學性能59-61
- 3.3.2.3 熱穩(wěn)定性61-63
- 3.3.2.4 轉(zhuǎn)矩流變63-64
- 3.3.2.5 耐水性能64-65
- 3.3.2.6 吸水性能65
- 3.3.3 不同改性程度PVAF對TPS性能的影響65-70
- 3.3.3.1 拉伸性能66
- 3.3.3.2 沖擊性能66-67
- 3.3.3.3 動態(tài)熱力學性能67-68
- 3.3.3.4 熱穩(wěn)定性能68
- 3.3.3.5 轉(zhuǎn)矩流變性能68-69
- 3.3.3.6 耐水性能69
- 3.3.3.7 吸水性能69-70
- 3.4 本章小結(jié)70-71
- 第四章 功能化PVA微球與纖維對熱塑性淀粉塑料性能的影響71-86
- 4.1 前言71
- 4.2 材料與方法71-73
- 4.2.1 實驗試劑及儀器71-72
- 4.2.2 PVAMS的制備及其與PVAF的改性72
- 4.2.2.1 PVAMS的制備72
- 4.2.2.2 PVAMS的改性72
- 4.2.2.3 PVAF的改性72
- 4.2.3 PVAF/PVAMS/TPS復合材料的制備72-73
- 4.2.4 性能測試73
- 4.2.4.1 紅外光譜分析73
- 4.2.4.2 掃描電鏡分析73
- 4.2.4.3 力學性能測試73
- 4.2.4.4 動態(tài)熱力學測試73
- 4.2.4.5 熱穩(wěn)定性分析73
- 4.2.4.6 流變性能測試73
- 4.2.4.7 接觸角測定73
- 4.2.4.8 吸水性能測試73
- 4.3 結(jié)果與討論73-84
- 4.3.1 未改性PVAMS&PVAF對TPS性能的影響73-79
- 4.3.1.1 PVAMS/PVAF/TPS斷面的掃描電鏡73-74
- 4.3.1.2 拉伸性能74-75
- 4.3.1.3 沖擊性能75
- 4.3.1.4 動態(tài)熱力學性能75-76
- 4.3.1.5 熱穩(wěn)定性能76-77
- 4.3.1.6 轉(zhuǎn)矩流變性能77-78
- 4.3.1.7 耐水性能78
- 4.3.1.8 吸水性能78-79
- 4.3.2 SAA-PVAMS &SAA-PVAF對TPS性能的影響79-84
- 4.3.2.1 SAA-PVAMS/SAA-PVAF/TPS斷面的掃描電鏡79-80
- 4.3.2.2 拉伸性能80
- 4.3.2.3 沖擊性能80-81
- 4.3.2.4 動態(tài)熱力學性能81-82
- 4.3.2.5 熱穩(wěn)定性82
- 4.3.2.6 轉(zhuǎn)矩流變性能82-83
- 4.3.2.7 耐水性能83-84
- 4.3.2.8 吸水性能84
- 4.4 本章小結(jié)84-86
- 第五章 結(jié)論與展望86-88
- 5.1 主要結(jié)論86-87
- 5.2 展望87-88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88-89
- 參考文獻89-9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祥森;嚴翔;沈亞平;吳磊;徐建軍;姜猛進;;高耐熱水性聚乙烯醇纖維的制備與結(jié)構(gòu)性能研究[J];合成纖維工業(yè);2016年01期
2 王禮建;董亞強;楊政;郭斌;李本剛;李盤欣;;基于淀粉直接改性的熱塑性淀粉塑料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5年17期
3 杜敏;姜橋;李新平;張丹;;納米晶體纖維素對淀粉基復合薄膜性能的影響[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4期
4 王禮建;董亞強;楊政;郭斌;李本剛;李盤欣;;增容劑對熱塑性淀粉/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力學及流變加工性能的影響[J];功能材料;2015年S1期
5 郭斌;姜海天;王禮建;李本剛;李盤欣;;小麥秸稈增強熱塑性淀粉塑料的流變加工性能[J];現(xiàn)代塑料加工應(yīng)用;2015年03期
6 卞其波;田華峰;王婭茹;劉茜;項愛民;;聚乙烯醇/淀粉納米晶復合膜的制備及表征[J];中國塑料;2015年03期
7 王禮建;董亞強;郭斌;李本剛;曹緒芝;李盤欣;;共混技術(shù)在淀粉塑料中的應(yīng)用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5年05期
8 王;;李凱斌;沈一丁;費貴強;柯勇;;陽離子型反應(yīng)活性聚乙烯醇纖維的制備及其增強機理[J];功能材料;2014年16期
9 汪艷;胡惠敏;;聚乙烯醇改性聚丙烯微孔膜的性能[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10 趙雪妮;何劍鵬;康婷婷;閆琨;盧東;任威;翟培培;;玻璃微球增強型不飽和聚酯微孔塑料的研究[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2期
本文關(guān)鍵詞:功能化PVA微球與纖維對熱塑性淀粉性能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13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491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