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巴胺復合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在藥物遞送和光熱治療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2-12-05 02:20
骨肉瘤是兒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見的原發(fā)性惡性骨腫瘤。對于局部患有骨肉瘤的患者采用手術切除和化學治療的方式來提高其生存率。由于化療藥物的非特異分布,長期使用會產(chǎn)生耐藥性,對正常組織和器官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限制了它的應用。隨著納米技術的發(fā)展,可以通過納米藥物遞送系統(tǒng),提高藥物利用率,延長循環(huán)半衰期,減少藥物對正常組織的毒副作用。光熱療法由于侵入性小,并發(fā)癥少和恢復速度快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將其與納米藥物遞送系統(tǒng)相結合,能夠有效改善骨腫瘤治療效果。本文制備了具有介孔結構的聚多巴胺納米顆粒,分別負載姜黃素和2,2’-偶氮雙[2-(2-咪唑啉-2-基)丙烷]-二鹽酸鹽,探究其在光熱治療和溫度響應藥物釋放領域中的應用。研究的具體內容如下:(1)首先將聚多巴胺粒子和Pluronic F127穩(wěn)定乳液液滴在水/1,3,5-三甲苯界面上組裝獲得介孔聚多巴胺納米顆粒,以相變材料月桂酸為藥物負載媒介,將姜黃素負載到介孔聚多巴胺納米顆粒的孔洞內部。介孔聚多巴胺納米顆粒作為光熱劑,當近紅外激光照射使材料溫度高于月桂酸的熔點時,它從固態(tài)轉變?yōu)橐簯B(tài)進而釋放姜黃素。介孔聚多巴胺的引入能夠增加藥物負載效率,且其光熱性能能夠增...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骨肉瘤及其治療現(xiàn)狀
1.2 抗癌藥物研究現(xiàn)狀
1.2.1 姜黃素的研究概況
1.2.2 2,2'-偶氮雙[2-(2-咪唑啉-2-基)丙烷]-二鹽酸鹽的研究概況
1.3 光熱治療的研究現(xiàn)狀
1.3.1 光熱治療概述
1.3.2 光熱材料的研究進展
1.4 聚多巴胺的研究現(xiàn)狀
1.4.1 聚多巴胺概述
1.4.2 聚多巴胺在藥物輸送系統(tǒng)中的應用
1.4.3 聚多巴胺在光熱治療中的應用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內容
第二章 負載姜黃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的制備及其在抗腫瘤治療中的應用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試劑和儀器
2.2.2 MpDA NPs的制備
2.2.3 MpDA-LA-Cur NPs的制備
2.2.4 Cur的負載效率
2.2.5 MpDA NPs光熱性能表征
2.2.6 藥物釋放
2.2.7 MG63細胞培養(yǎng)
2.2.8 MG63細胞活性(MTT)檢測
2.2.9 MG63細胞乳酸脫氫酶(LDH)活性檢測
2.2.10 MG63細胞形態(tài)表征
2.2.11 活/死細胞染色
2.2.12 MG63細胞內活性氧(ROS)檢測
2.2.13 線粒體膜電勢檢測
2.2.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3 實驗結果
2.3.1 MpDA-LA-Cur NPs的表征
2.3.2 MpDA NPs的光熱性能
2.3.3 藥物釋放測試
2.3.4 MG63細胞活性及毒性測試
2.3.5 MG63細胞形態(tài)表征
2.3.6 MG63細胞活/死染色
2.3.7 MG63細胞內ROS檢測
2.3.8 MG63細胞線粒體膜電位檢測
2.4 討論
2.5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控制自由基產(chǎn)生的介孔聚多巴胺的制備及其在抗腫瘤治療中的應用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實驗試劑和儀器
3.2.2 MpDA NPs的制備
3.2.3 MpDA-AIPH-BSA NPs的制備
3.2.4 AIPH的負載效率
3.2.5 MpDA-AIPH-BSA NPs光熱性能表征
3.2.6 細胞培養(yǎng)
3.2.7 MG63細胞活性測試
3.2.8 MG63細胞形態(tài)測試
3.2.9 活/死細胞染色
3.2.10 統(tǒng)計學分析
3.3 實驗結果
3.3.1 MpDA-AIPH-BSA NPs的表征
3.3.2 MpDA-AIPH-BSA NPs的光熱性能
3.3.3 MG63細胞活性檢測
3.3.4 MG63細胞形態(tài)檢測
3.3.5 MG63細胞活/死染色
3.4 討論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總結與展望
4.1 總結
4.2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709470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骨肉瘤及其治療現(xiàn)狀
1.2 抗癌藥物研究現(xiàn)狀
1.2.1 姜黃素的研究概況
1.2.2 2,2'-偶氮雙[2-(2-咪唑啉-2-基)丙烷]-二鹽酸鹽的研究概況
1.3 光熱治療的研究現(xiàn)狀
1.3.1 光熱治療概述
1.3.2 光熱材料的研究進展
1.4 聚多巴胺的研究現(xiàn)狀
1.4.1 聚多巴胺概述
1.4.2 聚多巴胺在藥物輸送系統(tǒng)中的應用
1.4.3 聚多巴胺在光熱治療中的應用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內容
第二章 負載姜黃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的制備及其在抗腫瘤治療中的應用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試劑和儀器
2.2.2 MpDA NPs的制備
2.2.3 MpDA-LA-Cur NPs的制備
2.2.4 Cur的負載效率
2.2.5 MpDA NPs光熱性能表征
2.2.6 藥物釋放
2.2.7 MG63細胞培養(yǎng)
2.2.8 MG63細胞活性(MTT)檢測
2.2.9 MG63細胞乳酸脫氫酶(LDH)活性檢測
2.2.10 MG63細胞形態(tài)表征
2.2.11 活/死細胞染色
2.2.12 MG63細胞內活性氧(ROS)檢測
2.2.13 線粒體膜電勢檢測
2.2.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3 實驗結果
2.3.1 MpDA-LA-Cur NPs的表征
2.3.2 MpDA NPs的光熱性能
2.3.3 藥物釋放測試
2.3.4 MG63細胞活性及毒性測試
2.3.5 MG63細胞形態(tài)表征
2.3.6 MG63細胞活/死染色
2.3.7 MG63細胞內ROS檢測
2.3.8 MG63細胞線粒體膜電位檢測
2.4 討論
2.5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控制自由基產(chǎn)生的介孔聚多巴胺的制備及其在抗腫瘤治療中的應用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實驗試劑和儀器
3.2.2 MpDA NPs的制備
3.2.3 MpDA-AIPH-BSA NPs的制備
3.2.4 AIPH的負載效率
3.2.5 MpDA-AIPH-BSA NPs光熱性能表征
3.2.6 細胞培養(yǎng)
3.2.7 MG63細胞活性測試
3.2.8 MG63細胞形態(tài)測試
3.2.9 活/死細胞染色
3.2.10 統(tǒng)計學分析
3.3 實驗結果
3.3.1 MpDA-AIPH-BSA NPs的表征
3.3.2 MpDA-AIPH-BSA NPs的光熱性能
3.3.3 MG63細胞活性檢測
3.3.4 MG63細胞形態(tài)檢測
3.3.5 MG63細胞活/死染色
3.4 討論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總結與展望
4.1 總結
4.2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7094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7094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