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銅石墨/銅復合材料的組織和摩擦磨損性能
發(fā)布時間:2022-10-21 12:30
本實驗以電解銅粉為基體,鍍銅石墨為潤滑相,采用放電等離子燒結技術(SPS)制備鍍銅石墨/銅復合材料,研究了鍍銅石墨含量對復合材料微觀組織、硬度、孔隙率和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鍍銅石墨均勻分散在Cu基體中能細化晶粒、均勻組織,石墨表面鍍銅層能夠增強石墨與Cu基體的界面結合。當鍍銅石墨含量超過4wt%,復合材料的硬度和孔隙率變化幅度明顯增大。鍍銅石墨具有細晶強化作用,能提升復合材料的硬度,其含量為4wt%時,復合材料的硬度達到最大值57.8HV,但鍍銅石墨含量和孔隙率的共同作用使得復合材料的硬度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隨著鍍銅石墨含量增加,復合材料孔隙率逐漸增大,摩擦系數(shù)、磨損量逐漸減少,鍍銅石墨含量為8wt%時,復合材料的摩擦系數(shù)、磨損量相比純銅分別降低63.9%、96.3%。鍍銅石墨作為潤滑相緊密鑲嵌在銅基體中,顯著提高了復合材料的摩擦磨損性能。復合材料摩擦磨損機理主要為磨粒磨損、粘著磨損和氧化磨損。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實驗
1.1 復合材料的制備
1.2 樣品表征和性能測試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材料表征
2.2 鍍銅石墨/銅復合材料的微觀組織
2.3 鍍銅石墨/銅復合材料的硬度、孔隙率分析
2.4 鍍銅石墨/銅復合材料的摩擦磨損性能分析
3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石墨表面金屬化對銅基復合材料摩擦學性能的影響[J]. 焦明華,尹延國,俞建衛(wèi),解挺,杜春寬,劉焜,吳玉程.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7(10)
[2]放電等離子燒結(SPS)制備金屬材料研究進展[J]. 馬垚,周張健,姚偉志,宋書香,葛昌純. 材料導報. 2008(07)
[3]晶粒度與合金強度關系[J]. 路君,曾小勤,丁文江. 輕金屬. 2008(08)
[4]超聲流動鍍銅法制備銅包石墨粉[J]. 余剛,鄒超,胡波年,黃興華,葉立元. 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2)
[5]新型銅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和性能研究[J]. 宋影影,李佳節(jié),張彪. 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 2010(03)
[6]銅-石墨復合材料的摩擦學性能和磨損機理[J]. 冉旭,黃顯峰,段利利,劉勇兵. 材料導報. 2012(08)
[7]銅基自潤滑電接觸復合材料研究綜述[J]. 錢剛,鳳儀,張學斌,黃曉晨. 表面技術. 2016(01)
[8]銅基自潤滑材料及其摩擦學性能研究[J]. 杜平,張偉,劉志蘭,林麗,張向軍,周鵬飛. 表面技術. 2018(06)
[9]化學鍍提高銅石墨材料的抗彎強度[J]. 李雅文,丁華東,浩宏奇,金志浩.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1998(03)
本文編號:3695645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實驗
1.1 復合材料的制備
1.2 樣品表征和性能測試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材料表征
2.2 鍍銅石墨/銅復合材料的微觀組織
2.3 鍍銅石墨/銅復合材料的硬度、孔隙率分析
2.4 鍍銅石墨/銅復合材料的摩擦磨損性能分析
3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石墨表面金屬化對銅基復合材料摩擦學性能的影響[J]. 焦明華,尹延國,俞建衛(wèi),解挺,杜春寬,劉焜,吳玉程.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7(10)
[2]放電等離子燒結(SPS)制備金屬材料研究進展[J]. 馬垚,周張健,姚偉志,宋書香,葛昌純. 材料導報. 2008(07)
[3]晶粒度與合金強度關系[J]. 路君,曾小勤,丁文江. 輕金屬. 2008(08)
[4]超聲流動鍍銅法制備銅包石墨粉[J]. 余剛,鄒超,胡波年,黃興華,葉立元. 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2)
[5]新型銅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和性能研究[J]. 宋影影,李佳節(jié),張彪. 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 2010(03)
[6]銅-石墨復合材料的摩擦學性能和磨損機理[J]. 冉旭,黃顯峰,段利利,劉勇兵. 材料導報. 2012(08)
[7]銅基自潤滑電接觸復合材料研究綜述[J]. 錢剛,鳳儀,張學斌,黃曉晨. 表面技術. 2016(01)
[8]銅基自潤滑材料及其摩擦學性能研究[J]. 杜平,張偉,劉志蘭,林麗,張向軍,周鵬飛. 表面技術. 2018(06)
[9]化學鍍提高銅石墨材料的抗彎強度[J]. 李雅文,丁華東,浩宏奇,金志浩.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1998(03)
本文編號:36956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6956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