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鈦/硫復合正極材料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1 01:35
硫以1675 mAh g-1的高的比容量成為理想的正極材料。當與金屬鋰形成對電極后,可以得到能量密度高達2600 Wh kg-1的鋰-硫電池。這一特點滿足了高容量存儲的需求。然而,幾個關于硫正極的關鍵問題持續(xù)阻礙鋰硫電池的實際應用。其分別為:(1)S,Li2S2,Li2S具有低的電子和離子電導率,這嚴重限制了鋰硫電池的比容量及倍率性能;(2)聚硫鋰會溶解到電解液中并容易穿梭到負極導致低的庫倫效率、容量的快速衰減和嚴重的自放電;(3)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變化嚴重易導致極片導電結構遭到機械破壞。要解決這些問題,正極改性對鋰硫電池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尋找具有高的吸附性能并能提供足夠膨脹空間的硫正極的理想載體將成為研究人員不斷努力追尋的目標。由于二氧化鈦對聚硫鋰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具有多孔結構的二氧化鈦近期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因此,本學位論文選取了銳鈦礦二氧化鈦作為硫正極的載體,討論了不同形貌多孔二氧化鈦對鋰硫電池電化學性能的影響。我們首次將納米片狀二氧化鈦和多孔二氧化納米管應用到鋰硫電池的研究中并對其作用機理作了分析,研究發(fā)現這兩種具有特殊形貌的二氧化鈦對鋰硫電池的倍率性能有著顯著的提升。...
【文章來源】:江蘇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鋰硫電池概述
1.2.1 鋰硫電池結構及工作原理
1.2.2 鋰硫電池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案
1.3 鋰硫電池研究進展
1.3.1 正極改性研究進展
1.3.2 隔膜改性研究進展
1.3.3 負極材料研究進展
1.3.4 電解液改性研究進展
1.4 選題依據及研究內容
第二章 實驗設備、試劑及測試方法
2.1 實驗設備及試劑
2.2 材料結構及形貌表征
2.2.1 X射線衍射測試
2.2.2 比表面測試
2.2.3 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
2.2.4 透射電子顯微鏡測試
2.3 電化學性能測試
2.3.1 電池恒流充放電測試
2.3.3 循環(huán)伏安測試
2.3.4 交流阻抗測試
第三章 納米片狀二氧化鈦的制備及在高性能鋰硫電池方面應用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
3.2.1 TDPEF的制備
3.2.2 TDPEF/S復合物的制備
3.2.3 電池的正極片制備、組裝與測試
3.3 結果與討論
3.3.1 材料結構及形貌表征
3.3.2 電化學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多孔中孔二氧化鈦納米管的制備及在高性能鋰硫電池方面的應用研究
4.1 引言
4.2 實驗
4.2.1 MTDNTs和MTDNFs的制備
4.2.2 MTDNTs/S和MTDNFs/S復合正極材料的制備
4.2.3 電池的正極片制備、組裝與測試
4.3 材料表征
4.3.1 XRD分析
4.3.2 比表面積及孔道分析
4.3.3 結構與形貌分析
4.4 電化學性能測試及分析
4.4.1 循環(huán)性能測試
4.4.2 循環(huán)伏安(CV)測試及恒流充放電曲線分析
4.4.3 倍率性能測試
4.4.4 阻抗測試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發(fā)表論文、發(fā)明專利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鋰硫電池關鍵材料與技術的研究進展[J]. 陳雨晴,楊曉飛,于瀅,李先鋒,張洪章,張華民. 儲能科學與技術. 2017(02)
[2]鋰硫電池系統(tǒng)研究與展望[J]. 鄧南平,馬曉敏,阮艷莉,王曉清,康衛(wèi)民,程博聞. 化學進展. 2016(09)
[3]石墨烯包覆硫-鎳復合材料用于鋰硫電池[J]. 張勝利,司丹亞,宋延華. 電池. 2016(02)
[4]椰殼活性炭孔結構對Li-S電池性能的影響[J]. 張娜,劉敏,陳永. 材料導報. 2016(06)
[5]鋰硫電池硫正極反應機理研究進展[J]. 徐美玲,王新慧,任引哲. 材料開發(fā)與應用. 2015(04)
[6]鋰硫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進展[J]. 辛培明,金波,侯甲子,嚴慶光,鐘曉斌,王環(huán)環(huán),高凡. 儲能科學與技術. 2015(04)
[7]玉米秸稈制備活性炭用于鋰硫電池的研究[J]. 張勝利,李丹丹,宋延華,司丹亞.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5)
[8]鋰硫電池正極S/C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J]. 許寒雪,張?zhí)K龍,王卓,王寧,劉曉敏,楊暉. 有色金屬工程. 2014(05)
[9]三維(3D)石墨烯及其復合材料的應用[J]. 周國珺,葉志凱,石微微,劉吉洋,奚鳳娜. 化學進展. 2014(06)
[10]石墨烯/碳納米管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應用進展[J]. 趙冬梅,李振偉,劉領弟,張艷紅,任德財,李堅. 化學學報. 2014(02)
博士論文
[1]鋰硫電池正極改性、結構設計及電化學性能研究[D]. 張凱.中南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新型鋰硫電池的設計與性能研究[D]. 徐豐.南京大學 2016
[2]基于石墨烯的鋰硫電池改性研究[D]. 林偉.電子科技大學 2015
[3]鋰硫電池碳/硫正極材料的設計制備和性能研究[D]. 趙旭陽.浙江大學 2015
[4]鋰硫電池含硫正極材料及電化學阻抗特性研究[D]. 鄧兆豐.中南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561395
【文章來源】:江蘇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鋰硫電池概述
1.2.1 鋰硫電池結構及工作原理
1.2.2 鋰硫電池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案
1.3 鋰硫電池研究進展
1.3.1 正極改性研究進展
1.3.2 隔膜改性研究進展
1.3.3 負極材料研究進展
1.3.4 電解液改性研究進展
1.4 選題依據及研究內容
第二章 實驗設備、試劑及測試方法
2.1 實驗設備及試劑
2.2 材料結構及形貌表征
2.2.1 X射線衍射測試
2.2.2 比表面測試
2.2.3 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
2.2.4 透射電子顯微鏡測試
2.3 電化學性能測試
2.3.1 電池恒流充放電測試
2.3.3 循環(huán)伏安測試
2.3.4 交流阻抗測試
第三章 納米片狀二氧化鈦的制備及在高性能鋰硫電池方面應用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
3.2.1 TDPEF的制備
3.2.2 TDPEF/S復合物的制備
3.2.3 電池的正極片制備、組裝與測試
3.3 結果與討論
3.3.1 材料結構及形貌表征
3.3.2 電化學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多孔中孔二氧化鈦納米管的制備及在高性能鋰硫電池方面的應用研究
4.1 引言
4.2 實驗
4.2.1 MTDNTs和MTDNFs的制備
4.2.2 MTDNTs/S和MTDNFs/S復合正極材料的制備
4.2.3 電池的正極片制備、組裝與測試
4.3 材料表征
4.3.1 XRD分析
4.3.2 比表面積及孔道分析
4.3.3 結構與形貌分析
4.4 電化學性能測試及分析
4.4.1 循環(huán)性能測試
4.4.2 循環(huán)伏安(CV)測試及恒流充放電曲線分析
4.4.3 倍率性能測試
4.4.4 阻抗測試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發(fā)表論文、發(fā)明專利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鋰硫電池關鍵材料與技術的研究進展[J]. 陳雨晴,楊曉飛,于瀅,李先鋒,張洪章,張華民. 儲能科學與技術. 2017(02)
[2]鋰硫電池系統(tǒng)研究與展望[J]. 鄧南平,馬曉敏,阮艷莉,王曉清,康衛(wèi)民,程博聞. 化學進展. 2016(09)
[3]石墨烯包覆硫-鎳復合材料用于鋰硫電池[J]. 張勝利,司丹亞,宋延華. 電池. 2016(02)
[4]椰殼活性炭孔結構對Li-S電池性能的影響[J]. 張娜,劉敏,陳永. 材料導報. 2016(06)
[5]鋰硫電池硫正極反應機理研究進展[J]. 徐美玲,王新慧,任引哲. 材料開發(fā)與應用. 2015(04)
[6]鋰硫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進展[J]. 辛培明,金波,侯甲子,嚴慶光,鐘曉斌,王環(huán)環(huán),高凡. 儲能科學與技術. 2015(04)
[7]玉米秸稈制備活性炭用于鋰硫電池的研究[J]. 張勝利,李丹丹,宋延華,司丹亞.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5)
[8]鋰硫電池正極S/C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J]. 許寒雪,張?zhí)K龍,王卓,王寧,劉曉敏,楊暉. 有色金屬工程. 2014(05)
[9]三維(3D)石墨烯及其復合材料的應用[J]. 周國珺,葉志凱,石微微,劉吉洋,奚鳳娜. 化學進展. 2014(06)
[10]石墨烯/碳納米管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應用進展[J]. 趙冬梅,李振偉,劉領弟,張艷紅,任德財,李堅. 化學學報. 2014(02)
博士論文
[1]鋰硫電池正極改性、結構設計及電化學性能研究[D]. 張凱.中南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新型鋰硫電池的設計與性能研究[D]. 徐豐.南京大學 2016
[2]基于石墨烯的鋰硫電池改性研究[D]. 林偉.電子科技大學 2015
[3]鋰硫電池碳/硫正極材料的設計制備和性能研究[D]. 趙旭陽.浙江大學 2015
[4]鋰硫電池含硫正極材料及電化學阻抗特性研究[D]. 鄧兆豐.中南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5613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5613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