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子介導的納米催化材料組裝與功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06 23:37
大自然合成礦物的能力激發(fā)了研究人員尋找生物模板來創(chuàng)建功能材料。生物學家、化學家和材料科學家都在竭盡全力尋找“綠色”的合成與組裝納米催化材料的方法。硅藻可以合成先進的納米結構,這些單細胞微藻生活在稱為“硅藻殼”的多孔硅殼內(nèi)。通過所說的溶膠-凝膠工藝,模仿這種模型,已經(jīng)生產(chǎn)了基于二氧化硅的生物雜合物。生物分子如蛋白質(zhì)、酶或抗體可以被捕獲在二氧化硅基質(zhì)中,獲得相應的生物傳感器和生物反應器。本論文主要開展了下述研究工作:1.受到硅藻的啟發(fā),我們在硅酸鹽形成溶膠-凝膠的過程中引入乳糖酶,利用乳糖酶介導硅基載體形成籠型腔室,進而將其外周共價連接溶菌酶,構建了“乳糖酶-硅基載體-溶菌酶”復合物,研究了該復合物對低乳糖牛奶的催化轉(zhuǎn)化效率及其轉(zhuǎn)化過程中抑制細菌生長的特性。在構建“乳糖酶-硅基載體-溶菌酶”復合物的過程中,我們優(yōu)化了乳糖酶的包埋過程及溶菌酶的共價連接過程。結果表明:在酶的添加量為0.6 g,硅基載體的老化時間為72小時的條件下,乳糖酶的固定化效率達到96.2%;當溶菌酶的添加濃度為2.0 mg/ml、戊二醛的濃度為2.0%、共價連接的反應時間為6小時、反應介質(zhì)的p H為8.0時,溶菌酶的固...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硅藻和海綿結構二氧化硅
的沉積技術擴展到包封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分子上,用于開發(fā)生物傳感器系如,β-半乳糖苷酶通過包埋在二氧化硅顆粒中直接封裝在硅片上[36]?梢栽诨罨墓杈砻嫘纬捎 R5 肽介導的二氧化硅。氨基在生物硅化反應中至要,因為它們可以通過交聯(lián)試劑直接在硅表面共價締合酶分子[35], 這種二氧封裝方法顯著增加了固定化酶的負載量[36]。通過溶菌酶介導的二氧化硅沉淀機磷酸酯水解酶(OPH)包封在二氧化硅單層中,OPH 催化有機磷酸酯底水解,可用作有機磷酸酯類農(nóng)藥和神經(jīng)毒劑的檢測系統(tǒng)。二氧化硅層是通過酶與金的非特異性吸附形成的,然后在金表面上指導溶菌酶催化的二氧化硅。該技術顯著增加界面的功能表面積,并且包封的 OPH 保留酶活性[37]。溶也被用作模板以催化在導電碳紙上形成二氧化硅。碳納米管和葡萄糖氧化酶二氧化硅復合物的形成而被封裝(圖 1.3 E-H)[38]。碳納米管充當所得基質(zhì)一系列納米線,提供酶與紙表面之間的電連接。該技術提供了復合二氧化硅,適用于制備基于酶的燃料電池中的陽極的材料。
圖 1.4 納米管表面上形成的 Cu 納米晶體的 TEM 圖像。銅納米顆粒的粒徑可能受到 pH 引起的肽聚集狀態(tài)變化的影響。在 pH 6(A)和 pH 8(B)下,銅納米顆粒產(chǎn)生了不同的形貌[49]。除了 Bola 型表面活性劑納米管,由鞭毛蛋白組裝的高度有序的納米管已經(jīng)用于介導了銅納米管的形成[46]。研究中使用的工程化鞭毛蛋白展示了高度富集組氨酸殘基的肽段[50]。Kumara 及其同事用這些工程鞭毛蛋白生產(chǎn) Au 和 Pd 納米結構,在實驗室中,工程鞭毛蛋白納米管依次暴露于含銅離子和含硼氫化鈉的溶液中[46]。根據(jù) Cu2+離子溶液濃度的不同,鞭毛可以用 Cu 納米粒子裝飾或者用 Cu納米管包裹[46]。盡管去鐵蛋白籠的內(nèi)表面沒有高度富集組氨酸殘基,但這種多功能蛋白質(zhì)已被 Gálvez 及其同事用于生產(chǎn)銅納米顆粒(直徑~3nm)[47]。他們在進行化學還原步驟之前,通過透析移除未結合的 Cu 離子,小心地將銅納米顆粒限制在該蛋白質(zhì)的內(nèi)部[47]。
本文編號:3420956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硅藻和海綿結構二氧化硅
的沉積技術擴展到包封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分子上,用于開發(fā)生物傳感器系如,β-半乳糖苷酶通過包埋在二氧化硅顆粒中直接封裝在硅片上[36]?梢栽诨罨墓杈砻嫘纬捎 R5 肽介導的二氧化硅。氨基在生物硅化反應中至要,因為它們可以通過交聯(lián)試劑直接在硅表面共價締合酶分子[35], 這種二氧封裝方法顯著增加了固定化酶的負載量[36]。通過溶菌酶介導的二氧化硅沉淀機磷酸酯水解酶(OPH)包封在二氧化硅單層中,OPH 催化有機磷酸酯底水解,可用作有機磷酸酯類農(nóng)藥和神經(jīng)毒劑的檢測系統(tǒng)。二氧化硅層是通過酶與金的非特異性吸附形成的,然后在金表面上指導溶菌酶催化的二氧化硅。該技術顯著增加界面的功能表面積,并且包封的 OPH 保留酶活性[37]。溶也被用作模板以催化在導電碳紙上形成二氧化硅。碳納米管和葡萄糖氧化酶二氧化硅復合物的形成而被封裝(圖 1.3 E-H)[38]。碳納米管充當所得基質(zhì)一系列納米線,提供酶與紙表面之間的電連接。該技術提供了復合二氧化硅,適用于制備基于酶的燃料電池中的陽極的材料。
圖 1.4 納米管表面上形成的 Cu 納米晶體的 TEM 圖像。銅納米顆粒的粒徑可能受到 pH 引起的肽聚集狀態(tài)變化的影響。在 pH 6(A)和 pH 8(B)下,銅納米顆粒產(chǎn)生了不同的形貌[49]。除了 Bola 型表面活性劑納米管,由鞭毛蛋白組裝的高度有序的納米管已經(jīng)用于介導了銅納米管的形成[46]。研究中使用的工程化鞭毛蛋白展示了高度富集組氨酸殘基的肽段[50]。Kumara 及其同事用這些工程鞭毛蛋白生產(chǎn) Au 和 Pd 納米結構,在實驗室中,工程鞭毛蛋白納米管依次暴露于含銅離子和含硼氫化鈉的溶液中[46]。根據(jù) Cu2+離子溶液濃度的不同,鞭毛可以用 Cu 納米粒子裝飾或者用 Cu納米管包裹[46]。盡管去鐵蛋白籠的內(nèi)表面沒有高度富集組氨酸殘基,但這種多功能蛋白質(zhì)已被 Gálvez 及其同事用于生產(chǎn)銅納米顆粒(直徑~3nm)[47]。他們在進行化學還原步驟之前,通過透析移除未結合的 Cu 離子,小心地將銅納米顆粒限制在該蛋白質(zhì)的內(nèi)部[47]。
本文編號:34209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4209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