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官能團相容劑增韌PLA/PBAT共混體系的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06 12:07
研究了雙官能團相容劑KT20對聚乳酸(PLA)與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物的力學性能、熱性能、動態(tài)流變性能和微觀形貌的影響。紅外結果顯示,馬來酸酐與環(huán)氧官能團能夠與PLA和PBAT發(fā)生化學鍵合;冷結晶溫度的變化表明,KT20能夠抑制PBAT對PLA冷結晶的促進作用;動態(tài)流變曲線說明,KT20能夠改善PLA和PBAT的相容性; SEM照片中界面形態(tài)的變化提供了KT20能提高共混物兩相體系界面結合力的證據;適當用量的KT20可以顯著提高材料的綜合力學性能。
【文章來源】:塑料工業(yè). 2020,48(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PLA/PBAT/KT20共混物的二次升溫DSC曲線
選取典型的共混物三個組分的SEM淬斷斷面微觀形貌如圖6所示,未加入相容劑KT20的PLA/PBAT共混物可觀察到清晰的PBAT圓形分布,并且這些圓形外周與PLA基體有明顯的間隙,說明PLA和PBAT相容性很差,這與動態(tài)流變性能分析的結果相一致。在加入最小用量(2.5 phr)的雙官能團相容劑KT20后,PBAT分散相的尺寸顯著減小,并且相間隙也不再呈現較寬的形態(tài),但依然能發(fā)現有PBAT脫黏留下的空洞。KT20最大用量(10 phr)組分微觀形貌中的脫黏空洞更小,PBAT分散相的尺寸也更小,兩相間界面更加模糊,這說明相容劑與PLA和PBAT發(fā)生反應后的作用位點主要集中在兩相之間,增加了界面黏結力和兩者之間的相容性。這樣的結構使得材料宏觀上韌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2.5 KT20對PLA/PBAT力學性能的影響
2.5 KT20對PLA/PBAT力學性能的影響由圖7共混物各組分的拉伸特性可以發(fā)現,拉伸強度隨著KT20用量的增加而顯著降低,最大拉伸應變在KT20用量為7.5 phr時相比二元共混物的最大拉伸應變有近5倍的提高,斷裂伸長率接近50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增容劑DT對PLA/PBAT共混物性能的影響[J]. 甄智勇,張陸祥,裘煜,裘陸軍,戴文利. 中國塑料. 2016(03)
[2]我國聚乳酸產業(yè)化現狀與發(fā)展[J]. 丁海兵,顧愛軍,許賢文. 合成纖維工業(yè). 2015(06)
[3]可全生物降解PLA/PBAT/PHBV共混材料的結構與性能[J]. 余潔,韓建,朱斐超,蘇娟娟,歐璐. 復合材料學報. 2016(08)
本文編號:3121403
【文章來源】:塑料工業(yè). 2020,48(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PLA/PBAT/KT20共混物的二次升溫DSC曲線
選取典型的共混物三個組分的SEM淬斷斷面微觀形貌如圖6所示,未加入相容劑KT20的PLA/PBAT共混物可觀察到清晰的PBAT圓形分布,并且這些圓形外周與PLA基體有明顯的間隙,說明PLA和PBAT相容性很差,這與動態(tài)流變性能分析的結果相一致。在加入最小用量(2.5 phr)的雙官能團相容劑KT20后,PBAT分散相的尺寸顯著減小,并且相間隙也不再呈現較寬的形態(tài),但依然能發(fā)現有PBAT脫黏留下的空洞。KT20最大用量(10 phr)組分微觀形貌中的脫黏空洞更小,PBAT分散相的尺寸也更小,兩相間界面更加模糊,這說明相容劑與PLA和PBAT發(fā)生反應后的作用位點主要集中在兩相之間,增加了界面黏結力和兩者之間的相容性。這樣的結構使得材料宏觀上韌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2.5 KT20對PLA/PBAT力學性能的影響
2.5 KT20對PLA/PBAT力學性能的影響由圖7共混物各組分的拉伸特性可以發(fā)現,拉伸強度隨著KT20用量的增加而顯著降低,最大拉伸應變在KT20用量為7.5 phr時相比二元共混物的最大拉伸應變有近5倍的提高,斷裂伸長率接近50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增容劑DT對PLA/PBAT共混物性能的影響[J]. 甄智勇,張陸祥,裘煜,裘陸軍,戴文利. 中國塑料. 2016(03)
[2]我國聚乳酸產業(yè)化現狀與發(fā)展[J]. 丁海兵,顧愛軍,許賢文. 合成纖維工業(yè). 2015(06)
[3]可全生物降解PLA/PBAT/PHBV共混材料的結構與性能[J]. 余潔,韓建,朱斐超,蘇娟娟,歐璐. 復合材料學報. 2016(08)
本文編號:31214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1214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