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潮濕地區(qū)壁畫表面加固與裂隙灌漿材料的評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07 17:29
為彌補我國南方潮濕地區(qū)壁畫保護材料研究的欠缺,模擬南方氣候條件對壁畫表面加固和裂隙灌漿材料進行保護效果的評價研究。通過前期預實驗以及表面光澤度、防水性、耐老化性等測試評價得到:質(zhì)量分數(shù)1.5%的RS1930純丙乳液具有較好的表面加固效果;傳統(tǒng)石灰中添加占石灰質(zhì)量3.0%左右的ZB-SE-3A純丙乳液和2.0%左右的納米材料配制而成的灌漿材料具有較好的強度、防霉性、防水性與耐老化性,適合作為潮濕地區(qū)壁畫灌漿加固材料。
【文章來源】: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2020,32(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表面加固樣品光澤度變化值
使用質(zhì)量分數(shù)1.0%、1.5%和2.0%的乳液加固樣塊后,表面接觸角測量結果如圖2所示。未涂乳液的樣品接觸角為20°左右,涂上乳液后接觸角提高到105~125°,表現(xiàn)出明顯的疏水性,具備一定防水效果。RS1930乳液不同濃度時的接觸角值相近,且大于另外兩種乳液。RS1389乳液接觸角隨濃度升高先增后減,但增減變化的數(shù)值較小。ZB-SE-3A乳液隨濃度升高接觸角值減小。相比之下,用ZB-SE-3A乳液加固的接觸角略小于另外兩種乳液,即比較親水一些,從避免親水-疏水界面應力破壞的角度,認為ZB-SE-3A乳液的性能較好。綜合以上光澤度實驗和防水性實驗的結果,可以判別RS1389乳液的性能相對差一些,為減少實驗量,在后續(xù)實驗中僅以RS1930和ZB-SE-3A乳液開展實驗評價。另外,為防止眩光,后續(xù)表面加固材料涂抹均采用圖1中的三個較小濃度,即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1.0%、1.5%、2.0%的乳液。
老舊墻面表面加固樣品光老化實驗結果見圖3。光老化實驗使樣品明顯變黃。實驗發(fā)現(xiàn),光老化10個循環(huán)后使用質(zhì)量分數(shù)2.0%的乳液加固的樣品表面會出現(xiàn)眩光。使用場發(fā)射掃描電鏡對光老化循環(huán)后的樣品進行表面形態(tài)分析,結果如表3和表4所示。實驗前樣品表面呈現(xiàn)顆粒狀,經(jīng)強烈的紫外光照射后,使用RS1930進行加固的樣塊,在高倍鏡下基底明顯出現(xiàn)光滑膜,可能是加固材料進一步交聯(lián)形成膠狀膜。而使用ZB-SE-3A乳液加固的樣塊,主要呈現(xiàn)出多孔狀的形貌。對比質(zhì)量分數(shù)1.0%和1.5%乳液涂抹表面可以發(fā)現(xiàn),純丙乳液雖在老化過程中不斷損耗流失,但1.5%的乳液對墻體表面包裹程度相對較好,可認為耐久性好一些,而1.0%的乳液因濃度較低,膜層更易隨時間增加而減少。實驗前后光老化對比照片見圖3。2) 干濕老化實驗。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館藏石窟寺壁畫保護探索——以庫木吐喇石窟已揭取壁畫修復為例[J]. 周智波,余黎星. 中原文物. 2016(06)
[2]炳靈寺石窟第93窟壁畫加固修復研究[J]. 劉亨發(fā). 絲綢之路. 2016(02)
[3]壁畫保護材料純丙乳液的性能表征[J]. 蘇伯民,張化冰,蔣德強,孫秀娟. 涂料工業(yè). 2014(02)
[4]納米復合涂層用于竹制品表面的抑菌防霉效果[J]. 錢素平,鄧云峰,李世健. 林業(yè)科技開發(fā). 2010(06)
[5]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材料研究中的問題和發(fā)展趨勢[J]. 張秉堅,魏國鋒,楊富巍,王旭東.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2010(04)
[6]布達拉宮壁畫的保護研究[J]. 李最雄. 文博. 2009(06)
[7]敦煌莫高窟第85窟壁畫修復技術研究[J]. 樊再軒,斯蒂文·里克比,麗莎·舍克德,喬海,唐偉,楊金建. 敦煌研究. 2008(06)
[8]我經(jīng)歷的敦煌石窟保護——上世紀40至60年代[J]. 孫儒僩. 敦煌研究. 2006(06)
[9]空鼓病害壁畫灌漿加固技術研究[J]. 汪萬福,馬贊峰,李最雄,楊濤,付有旭.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2006(01)
[10]聚醋酸乙烯和聚乙烯醇在壁畫修復中的應用研究[J]. 李云鶴,李實,李鐵朝,向曉梅. 敦煌研究. 1990(03)
本文編號:3022568
【文章來源】: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2020,32(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表面加固樣品光澤度變化值
使用質(zhì)量分數(shù)1.0%、1.5%和2.0%的乳液加固樣塊后,表面接觸角測量結果如圖2所示。未涂乳液的樣品接觸角為20°左右,涂上乳液后接觸角提高到105~125°,表現(xiàn)出明顯的疏水性,具備一定防水效果。RS1930乳液不同濃度時的接觸角值相近,且大于另外兩種乳液。RS1389乳液接觸角隨濃度升高先增后減,但增減變化的數(shù)值較小。ZB-SE-3A乳液隨濃度升高接觸角值減小。相比之下,用ZB-SE-3A乳液加固的接觸角略小于另外兩種乳液,即比較親水一些,從避免親水-疏水界面應力破壞的角度,認為ZB-SE-3A乳液的性能較好。綜合以上光澤度實驗和防水性實驗的結果,可以判別RS1389乳液的性能相對差一些,為減少實驗量,在后續(xù)實驗中僅以RS1930和ZB-SE-3A乳液開展實驗評價。另外,為防止眩光,后續(xù)表面加固材料涂抹均采用圖1中的三個較小濃度,即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1.0%、1.5%、2.0%的乳液。
老舊墻面表面加固樣品光老化實驗結果見圖3。光老化實驗使樣品明顯變黃。實驗發(fā)現(xiàn),光老化10個循環(huán)后使用質(zhì)量分數(shù)2.0%的乳液加固的樣品表面會出現(xiàn)眩光。使用場發(fā)射掃描電鏡對光老化循環(huán)后的樣品進行表面形態(tài)分析,結果如表3和表4所示。實驗前樣品表面呈現(xiàn)顆粒狀,經(jīng)強烈的紫外光照射后,使用RS1930進行加固的樣塊,在高倍鏡下基底明顯出現(xiàn)光滑膜,可能是加固材料進一步交聯(lián)形成膠狀膜。而使用ZB-SE-3A乳液加固的樣塊,主要呈現(xiàn)出多孔狀的形貌。對比質(zhì)量分數(shù)1.0%和1.5%乳液涂抹表面可以發(fā)現(xiàn),純丙乳液雖在老化過程中不斷損耗流失,但1.5%的乳液對墻體表面包裹程度相對較好,可認為耐久性好一些,而1.0%的乳液因濃度較低,膜層更易隨時間增加而減少。實驗前后光老化對比照片見圖3。2) 干濕老化實驗。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館藏石窟寺壁畫保護探索——以庫木吐喇石窟已揭取壁畫修復為例[J]. 周智波,余黎星. 中原文物. 2016(06)
[2]炳靈寺石窟第93窟壁畫加固修復研究[J]. 劉亨發(fā). 絲綢之路. 2016(02)
[3]壁畫保護材料純丙乳液的性能表征[J]. 蘇伯民,張化冰,蔣德強,孫秀娟. 涂料工業(yè). 2014(02)
[4]納米復合涂層用于竹制品表面的抑菌防霉效果[J]. 錢素平,鄧云峰,李世健. 林業(yè)科技開發(fā). 2010(06)
[5]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材料研究中的問題和發(fā)展趨勢[J]. 張秉堅,魏國鋒,楊富巍,王旭東.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2010(04)
[6]布達拉宮壁畫的保護研究[J]. 李最雄. 文博. 2009(06)
[7]敦煌莫高窟第85窟壁畫修復技術研究[J]. 樊再軒,斯蒂文·里克比,麗莎·舍克德,喬海,唐偉,楊金建. 敦煌研究. 2008(06)
[8]我經(jīng)歷的敦煌石窟保護——上世紀40至60年代[J]. 孫儒僩. 敦煌研究. 2006(06)
[9]空鼓病害壁畫灌漿加固技術研究[J]. 汪萬福,馬贊峰,李最雄,楊濤,付有旭.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2006(01)
[10]聚醋酸乙烯和聚乙烯醇在壁畫修復中的應用研究[J]. 李云鶴,李實,李鐵朝,向曉梅. 敦煌研究. 1990(03)
本文編號:30225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0225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