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納米管對微膠囊銅復合漿料導電性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1-22 23:01
為提高銅漿料的導電性能,利用微膠囊技術對銅粉表面做改性處理,添加碳納米管為導電增強相,制備碳納米管-微膠囊銅復合漿料。利用四探針測試儀、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等研究了微膠囊銅粉的抗氧化性能及碳納米管的參數、添加量對銅漿料導電性能的影響,分析其導電機理并建立導電相連接模型。研究結果表明:微膠囊化的銅粉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性和導電性。當碳納米管與銅粉的質量比為4∶96時,采用管徑1~2 nm,長度5~30 nm的碳納米管制備的復合漿料的電阻率達到最小值6.05 mΩ·cm,與純銅漿料相比降低了89.39%。以碳納米管-銅復合漿料與銅漿料分別制得導電膜,兩者相比,前者更平坦、更致密,導電相間的接觸更緊密,大量的碳納米管覆蓋在銅粉顆粒表面或填充銅粉顆粒間隙,同時碳納米管之間相互"吸引",形成致密的網狀結構,在銅粉顆粒之間建立起大量的導電"橋梁",從而改善了復合漿料的導電性能。
【文章來源】:材料科學與工藝. 2020,28(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8 頁
【部分圖文】:
碳納米管-銅復合漿料導電膜的制備工藝
圖2給出了未包覆與包覆乙基纖維素的銅粉在空氣中放置10 d后的XRD譜圖。對比發(fā)現:包覆乙基纖維素的銅粉(圖2(b))在2θ=43.25°、50.37°和73.99°時的衍射峰分別對應于銅的(111)、(200)和(220)晶面,均未發(fā)現Cu2O或CuO的衍射峰;而未包覆的銅粉(圖2(a))則出現了Cu2O或CuO的衍射峰,表明包覆乙基纖維素的銅粉具有優(yōu)良的抗氧化性能。未包覆和包覆乙基纖維素的銅粉的表面形貌如圖3所示。對比可以看出,未包覆的銅粉(圖3(a))聚集十分嚴重,有很多大塊銅粉團聚體存在,分散性差;而包覆后的銅粉雖然也存在一定的團聚體,但相對于未處理的銅粉其聚集體的尺寸明顯減小,分散性得到改善,如圖3(b)所示。
未包覆和包覆乙基纖維素的銅粉的表面形貌如圖3所示。對比可以看出,未包覆的銅粉(圖3(a))聚集十分嚴重,有很多大塊銅粉團聚體存在,分散性差;而包覆后的銅粉雖然也存在一定的團聚體,但相對于未處理的銅粉其聚集體的尺寸明顯減小,分散性得到改善,如圖3(b)所示。2.2 碳納米管含量對導電膜導電性能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石墨烯對微膠囊銅電子漿料導電性能的影響[J]. 劉曉妮,屈銀虎,成小樂,尚潤琪,劉毅,劉少飛,符寒光. 化工新型材料. 2018(11)
[2]石墨納米片對銅電子漿料導電性的影響[J]. 時晶晶,屈銀虎,成小樂,周宗團,符寒光,祁志旭.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18(03)
[3]導電填料對電子漿料性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 馮清福,孟憲偉,李世鴻,梁云,李俊鵬. 貴金屬. 2017(02)
[4]銅電子漿料的制備及性能[J]. 王艷萍,蘇曉磊,屈銀虎,王俊勃,趙凱莉.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 2015(06)
[5]銅電子漿料的抗氧化研究和進展[J]. 劉新峰,屈銀虎,鄭紅梅,姜鑫. 應用化工. 2014(08)
[6]銅電子漿料的研究發(fā)展現狀[J]. 劉曉琴,蘇曉磊. 硅酸鹽通報. 2013(12)
[7]電子漿料中的賤金屬導電相的改善工藝研究進展[J]. 李冰,王俊勃,蘇曉磊,高照元,王蒙,王倫. 材料導報. 2013(21)
[8]電子漿料用有機載體的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 張飛進,朱曉云. 材料導報. 2013(03)
[9]銅及其合金高溫氧化的影響因素研究[J]. 盧雪瓊,王軍,王亞平,郭永利. 材料導報. 2012(S2)
[10]取向碳納米管/高分子新型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應用[J]. 丘龍斌,孫雪梅,仰志斌,郭文瀚,彭慧勝. 化學學報. 2012(14)
碩士論文
[1]基于微膠囊的納米碳—銅復合漿料制備和性能研究[D]. 尚潤琪.西安工程大學 2017
本文編號:2994063
【文章來源】:材料科學與工藝. 2020,28(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8 頁
【部分圖文】:
碳納米管-銅復合漿料導電膜的制備工藝
圖2給出了未包覆與包覆乙基纖維素的銅粉在空氣中放置10 d后的XRD譜圖。對比發(fā)現:包覆乙基纖維素的銅粉(圖2(b))在2θ=43.25°、50.37°和73.99°時的衍射峰分別對應于銅的(111)、(200)和(220)晶面,均未發(fā)現Cu2O或CuO的衍射峰;而未包覆的銅粉(圖2(a))則出現了Cu2O或CuO的衍射峰,表明包覆乙基纖維素的銅粉具有優(yōu)良的抗氧化性能。未包覆和包覆乙基纖維素的銅粉的表面形貌如圖3所示。對比可以看出,未包覆的銅粉(圖3(a))聚集十分嚴重,有很多大塊銅粉團聚體存在,分散性差;而包覆后的銅粉雖然也存在一定的團聚體,但相對于未處理的銅粉其聚集體的尺寸明顯減小,分散性得到改善,如圖3(b)所示。
未包覆和包覆乙基纖維素的銅粉的表面形貌如圖3所示。對比可以看出,未包覆的銅粉(圖3(a))聚集十分嚴重,有很多大塊銅粉團聚體存在,分散性差;而包覆后的銅粉雖然也存在一定的團聚體,但相對于未處理的銅粉其聚集體的尺寸明顯減小,分散性得到改善,如圖3(b)所示。2.2 碳納米管含量對導電膜導電性能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石墨烯對微膠囊銅電子漿料導電性能的影響[J]. 劉曉妮,屈銀虎,成小樂,尚潤琪,劉毅,劉少飛,符寒光. 化工新型材料. 2018(11)
[2]石墨納米片對銅電子漿料導電性的影響[J]. 時晶晶,屈銀虎,成小樂,周宗團,符寒光,祁志旭.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18(03)
[3]導電填料對電子漿料性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 馮清福,孟憲偉,李世鴻,梁云,李俊鵬. 貴金屬. 2017(02)
[4]銅電子漿料的制備及性能[J]. 王艷萍,蘇曉磊,屈銀虎,王俊勃,趙凱莉.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 2015(06)
[5]銅電子漿料的抗氧化研究和進展[J]. 劉新峰,屈銀虎,鄭紅梅,姜鑫. 應用化工. 2014(08)
[6]銅電子漿料的研究發(fā)展現狀[J]. 劉曉琴,蘇曉磊. 硅酸鹽通報. 2013(12)
[7]電子漿料中的賤金屬導電相的改善工藝研究進展[J]. 李冰,王俊勃,蘇曉磊,高照元,王蒙,王倫. 材料導報. 2013(21)
[8]電子漿料用有機載體的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 張飛進,朱曉云. 材料導報. 2013(03)
[9]銅及其合金高溫氧化的影響因素研究[J]. 盧雪瓊,王軍,王亞平,郭永利. 材料導報. 2012(S2)
[10]取向碳納米管/高分子新型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應用[J]. 丘龍斌,孫雪梅,仰志斌,郭文瀚,彭慧勝. 化學學報. 2012(14)
碩士論文
[1]基于微膠囊的納米碳—銅復合漿料制備和性能研究[D]. 尚潤琪.西安工程大學 2017
本文編號:29940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9940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