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Ti-W原位復合材料的馬氏體相變與性能
發(fā)布時間:2021-01-06 18:26
為獲得高性能NiTi基記憶合金復合材料,通過熔煉、鍛造、拔絲等手段獲得一種NiTi-W原位復合材料。利用SEM掃描電鏡觀察材料顯微組織; DSC測試材料的馬氏體相變行為;利用WDT Ⅱ-20萬能拉伸試驗機測試材料的力學性能。SEM分析結果顯示,拔絲加工使W纖維直徑細化至幾微米,甚至亞微米級別,在NiTi基體中沿拔絲方向一致排布。DSC測試結果顯示,材料經(jīng)不同溫度退火后展現(xiàn)出復雜的可逆馬氏體相變行為,在某些升、降溫曲線上出現(xiàn)多個吸放熱峰現(xiàn)象。拉伸測試結果顯示,600℃退火樣品經(jīng)適當?shù)念A拉伸變形后,屈服強度會大大增加,由~200 MPa提升到~800 MPa,斷裂應力超過1 GPa,斷裂應變高達40%,材料展現(xiàn)出優(yōu)秀的線性超彈性,是一種集高強度、高塑性、高線性超彈性于一身的高性能材料。
【文章來源】:金屬熱處理. 2020,45(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Ti48.5Ni50.5W1合金樣品的SEM圖像
圖1 Ti48.5Ni50.5W1合金樣品的SEM圖像圖3給出了400~700℃退火樣品的升、降溫相變曲線。由圖2看出,700~900℃退火樣品的相變行為與700℃退火樣品基本一致,故不再單獨給出。從圖3可以看到,這些曲線中相變峰的特點各有不同:400℃退火樣品的升降溫曲線都只有一個相變峰,并且升溫峰和降溫峰的溫度非常接近,滯后非常小。這符合R相變特征,說明此時僅發(fā)生了正、逆R相變,沒有馬氏體相變。很可能樣品經(jīng)400℃退火后,內(nèi)部缺陷密度仍比較高,這些缺陷對馬氏體相變有較大的阻礙作用,因此,在升、降溫過程中,只有相對容易的R相變發(fā)生。
500℃退火的樣品,相變峰更加尖銳。升溫曲線上出現(xiàn)部分重合的雙峰,即兩個相變峰部分疊加在一起。在二元Ni Ti記憶合金中,這種情況通常低溫峰是R相逆相變峰,高溫峰是馬氏體逆相變峰[17]。說明在之前的降溫過程中不但發(fā)生了R相變,部分R相還進一步發(fā)生了馬氏體相變。但觀察降溫曲線看似仍只有單峰,而該單峰與逆相變峰滯后很小,說明降溫曲線上看到的單峰仍為R相的正相變峰,并未觀察到明顯的馬氏體相變峰。這可能是馬氏體相變量很小,峰并不明顯,也可能是此時樣品中馬氏體轉變較為均勻,被掩蓋在背景曲線中;到了600℃,退火樣品升溫曲線上仍出現(xiàn)部分重合的雙峰,并且雙峰分開得更加明顯一些,而降溫曲線出現(xiàn)3個幾乎獨立的相變峰。升溫曲線出現(xiàn)部分重合雙峰的機制應該和前面的解釋相同,即低溫峰是R相逆相變峰,高溫峰是馬氏體逆相變峰。但降溫曲線出現(xiàn)3個相變峰的情況在二元Ni Ti記憶合金中并不常見?紤]到在Ni Ti-W復合材料中,分布于W纖維附近的Ni Ti和遠離W纖維的Ni Ti受到W纖維的約束不同,其彈性應變能也必然不同。而彈性應變能可以顯著改變Ni Ti記憶合金的相變溫度,因此分析降溫曲線中,溫度最高的相變峰為R相變峰(因其滯后最小),中間的相變峰為遠離W纖維的Ni Ti發(fā)生的馬氏體相變峰,而溫度最低的相變峰為分布在W纖維附近的Ni Ti發(fā)生的馬氏體相變峰(因其受W纖維約束最顯著,彈性應變能高,正相變阻力大)。700℃退火樣品的熱誘發(fā)相變行為卻又發(fā)生了改變,升溫曲線則在低溫端先出現(xiàn)一個尚未完全分離的雙峰,在稍高溫度處又出現(xiàn)一個獨立的單峰,即升溫曲線出現(xiàn)了3個相變峰。而降溫曲線上出現(xiàn)2個明顯的獨立相變峰,通過仔細觀察,會在低溫峰剛剛結束的位置看到一個非常小的“尖端”,應該是一個非常小的峰,因此,降溫曲線上也有3個相變峰,估計和升溫曲線的3個相變峰對應。那么,降溫曲線的3個相變峰和600℃退火樣品情況類似,溫度由高到低分別對應R相變峰、遠離W纖維的Ni Ti的馬氏體相變峰和分布于W纖維附近的Ni Ti的馬氏體相變峰。而升溫曲線的3個相變峰,溫度由低到高依次為:R相逆相變峰(滯后小)、分布在W纖維附近的Ni Ti馬氏體逆相變峰(彈性能高,正相變阻力大,則逆相變驅動力大,更容易先發(fā)生逆相變)和遠離W纖維的Ni Ti馬氏體逆相變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NbTi-NiTi原位復合材料的約束態(tài)相變阻尼[J]. 姜江,蔣小華,姜大強,郝世杰,郭方敏,崔立山,張林偉.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17(05)
[2]TiNiW合金微觀結構與相變特性研究[J]. 袁志山,石世威,吝德智,崔躍,馮昭偉,李君濤,尚再艷,朱明. 金屬功能材料. 2017(02)
[3]模量可變NiTi-NbTi原位復合材料[J]. 姜江,蔣小華,姜大強,郝世杰,郭方敏,崔立山.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17(04)
[4]超細片層NbTi/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的制備與功能特性[J]. 姜江,崔立山,姜大強,蔣小華,焦淑靜.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3)
本文編號:2961049
【文章來源】:金屬熱處理. 2020,45(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Ti48.5Ni50.5W1合金樣品的SEM圖像
圖1 Ti48.5Ni50.5W1合金樣品的SEM圖像圖3給出了400~700℃退火樣品的升、降溫相變曲線。由圖2看出,700~900℃退火樣品的相變行為與700℃退火樣品基本一致,故不再單獨給出。從圖3可以看到,這些曲線中相變峰的特點各有不同:400℃退火樣品的升降溫曲線都只有一個相變峰,并且升溫峰和降溫峰的溫度非常接近,滯后非常小。這符合R相變特征,說明此時僅發(fā)生了正、逆R相變,沒有馬氏體相變。很可能樣品經(jīng)400℃退火后,內(nèi)部缺陷密度仍比較高,這些缺陷對馬氏體相變有較大的阻礙作用,因此,在升、降溫過程中,只有相對容易的R相變發(fā)生。
500℃退火的樣品,相變峰更加尖銳。升溫曲線上出現(xiàn)部分重合的雙峰,即兩個相變峰部分疊加在一起。在二元Ni Ti記憶合金中,這種情況通常低溫峰是R相逆相變峰,高溫峰是馬氏體逆相變峰[17]。說明在之前的降溫過程中不但發(fā)生了R相變,部分R相還進一步發(fā)生了馬氏體相變。但觀察降溫曲線看似仍只有單峰,而該單峰與逆相變峰滯后很小,說明降溫曲線上看到的單峰仍為R相的正相變峰,并未觀察到明顯的馬氏體相變峰。這可能是馬氏體相變量很小,峰并不明顯,也可能是此時樣品中馬氏體轉變較為均勻,被掩蓋在背景曲線中;到了600℃,退火樣品升溫曲線上仍出現(xiàn)部分重合的雙峰,并且雙峰分開得更加明顯一些,而降溫曲線出現(xiàn)3個幾乎獨立的相變峰。升溫曲線出現(xiàn)部分重合雙峰的機制應該和前面的解釋相同,即低溫峰是R相逆相變峰,高溫峰是馬氏體逆相變峰。但降溫曲線出現(xiàn)3個相變峰的情況在二元Ni Ti記憶合金中并不常見?紤]到在Ni Ti-W復合材料中,分布于W纖維附近的Ni Ti和遠離W纖維的Ni Ti受到W纖維的約束不同,其彈性應變能也必然不同。而彈性應變能可以顯著改變Ni Ti記憶合金的相變溫度,因此分析降溫曲線中,溫度最高的相變峰為R相變峰(因其滯后最小),中間的相變峰為遠離W纖維的Ni Ti發(fā)生的馬氏體相變峰,而溫度最低的相變峰為分布在W纖維附近的Ni Ti發(fā)生的馬氏體相變峰(因其受W纖維約束最顯著,彈性應變能高,正相變阻力大)。700℃退火樣品的熱誘發(fā)相變行為卻又發(fā)生了改變,升溫曲線則在低溫端先出現(xiàn)一個尚未完全分離的雙峰,在稍高溫度處又出現(xiàn)一個獨立的單峰,即升溫曲線出現(xiàn)了3個相變峰。而降溫曲線上出現(xiàn)2個明顯的獨立相變峰,通過仔細觀察,會在低溫峰剛剛結束的位置看到一個非常小的“尖端”,應該是一個非常小的峰,因此,降溫曲線上也有3個相變峰,估計和升溫曲線的3個相變峰對應。那么,降溫曲線的3個相變峰和600℃退火樣品情況類似,溫度由高到低分別對應R相變峰、遠離W纖維的Ni Ti的馬氏體相變峰和分布于W纖維附近的Ni Ti的馬氏體相變峰。而升溫曲線的3個相變峰,溫度由低到高依次為:R相逆相變峰(滯后小)、分布在W纖維附近的Ni Ti馬氏體逆相變峰(彈性能高,正相變阻力大,則逆相變驅動力大,更容易先發(fā)生逆相變)和遠離W纖維的Ni Ti馬氏體逆相變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NbTi-NiTi原位復合材料的約束態(tài)相變阻尼[J]. 姜江,蔣小華,姜大強,郝世杰,郭方敏,崔立山,張林偉.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17(05)
[2]TiNiW合金微觀結構與相變特性研究[J]. 袁志山,石世威,吝德智,崔躍,馮昭偉,李君濤,尚再艷,朱明. 金屬功能材料. 2017(02)
[3]模量可變NiTi-NbTi原位復合材料[J]. 姜江,蔣小華,姜大強,郝世杰,郭方敏,崔立山.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17(04)
[4]超細片層NbTi/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的制備與功能特性[J]. 姜江,崔立山,姜大強,蔣小華,焦淑靜.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3)
本文編號:29610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9610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