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量子點的藥物納米膠囊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15 11:16
本論文主要研究槲皮素和喜樹堿的納米包裝,槲皮素為難溶于水的藥物,為了改善其水溶性,用水溶性明膠對槲皮素進行包裝得到納米膠囊;為了研究槲皮素納米膠囊在體內的分布情況,引入熒光碳量子點,制備三層結構二次包覆的納米膠囊;喜樹堿是具有熒光的藥物,難溶于水,對其進行包裝后得到的納米膠囊仍具有較強的熒光。最后考察兩種帶有熒光的納米膠囊在體內的運行途徑與釋放行為。第一部分首先介紹了納米膠囊的基本性質、常用制備方法、形貌表征與性能分析方法、主要功能,以及在醫(yī)藥領域的應用。其次介紹熒光碳量子點的基本性質,常用的制備方法以及在醫(yī)藥領域的應用,最后介紹了槲皮素和喜樹堿的性質及藥理作用。對本工作的目的與意義進行了探討,第二部分介紹了納米槲皮素膠囊的制備。為了改善槲皮素的水溶性,使用明膠包裝槲皮素制成納米膠囊,正交試驗得到最佳合成條件為:槲皮素4.0 mg,明膠0.2 g,甲醛1.0 mL,成囊攪拌時間為30 min。通過動態(tài)光散射、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對納米膠囊的形貌大小進行表征,通過粒徑分析可知此納米膠囊的囊徑分布在100 nm左右,呈球形或橢球形;通過紫外分光光譜法測定不同pH緩沖液下該納米膠囊的體外釋放行為與緩釋效應;且在pH=9.0時具有顯著地緩釋作用。第三部分將熒光碳量子點引入到納米槲皮素膠囊中,制備出含量子點的三層結構二次包覆的納米膠囊。該膠囊以熒光碳量子點為內核,第二層為槲皮素,第三層為明膠。通過水熱法制備熒光碳量子點,粒徑在3 nm左右;制備成納米膠囊后通過動靜態(tài)散射、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得到此膠囊的粒徑分布在89 nm左右,形貌為球星或橢球形;通過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其包封率的平均值在64%左右;包裹前后碳量子點的熒光損失為50%左右,能實現體內的納米膠囊運行規(guī)律與釋放行為的及時檢測。第四部分研究含碳量子點的槲皮素納米膠囊在體內的分布情況,采用熒光光譜法測定血液及組織在0.5-4h之間的分布情況,得出此納米膠囊在血液中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血藥濃度逐漸降低,在肝臟中聚集最多,具有肝臟靶向性,在1h時此納米膠囊的熒光強度高低順序依次為:肝﹥血漿﹥腎﹥心﹥肺﹥脾。第五部分介紹了熒光藥物喜樹堿的納米包裝。喜樹堿難溶于水,為了增加其水溶性,選擇水溶性的明膠,采用初生態(tài)微晶法對喜樹堿進行納米包裝。最佳合成條件為:喜樹堿0.5 mg,明膠0.2 g,甲醛200μL,成囊時間為20 min。通過動靜態(tài)散射、掃描電鏡、透射電鏡對喜樹堿納米膠囊的形貌和性能進行表征,得到其平均粒徑在90 nm左右,呈球形或橢球形;利用熒光光譜法研究喜樹堿納米膠囊的緩釋作用,在不同pH緩沖液條件下激發(fā)藥物釋放,釋放強度依次為7.49.05.0;后續(xù)將利用其熒光特性探索此納米膠囊在體內的運輸和組織分布,最終實現納米藥物體內行為的可視化。
【學位單位】:中南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943;TB383.1
【部分圖文】:
圖 1.1 噴霧干燥法的簡易制備裝置[5]Figure 1.1 Spray drying method of simple preparation[5]界流體技術體技術是指利用超臨界 CO2等流體的特殊物理性質,以不同溶解度來制備納米膠囊[7]。超臨界流體常用的物質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超臨界 CO散性高和傳質性高等特點[8]。此法可以有效減少有機溶小,分布范圍窄,適用于熱敏性物質的包埋[9]。聚合法法是一種常用的制備納米膠囊的化學方法,其制備原理是芯材和囊材,將芯材分散到囊材中,分散方法是注射
界面聚合法制備納米膠囊的過程圖
束達到樣品表面,進行掃描,試樣被激發(fā)的區(qū)域將產生二次電子、特征 X 射線等,通過探測二次電子,將信號進行光電轉換并呈現在顯示器上來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tài)[24]。通過掃描電鏡可以觀察納米膠囊的形狀,表面形態(tài)以及分散情況,將圖片簡單直觀地展現出來,便于分析納米膠囊的相關性質,常見的納米膠囊掃描電鏡圖見圖 1.3。1.1.3.3 透射電鏡透射電鏡(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e, TEM)是一種高分辨率,高放大倍數的顯微鏡,同掃描電鏡一樣,便于觀察納米膠囊的形態(tài),在掃描電鏡檢測不到時選用透射電鏡,兩者結合觀察,更準確地分析所得到的納米顆粒。通過透射電鏡也可以得到納米膠囊的形貌特征,其不同與掃描電鏡的是能夠更加直觀地觀察納米膠囊的外觀以及內部結構層次,便于更加深入地分析納米膠囊,常見的透射電鏡圖見 1.4。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84697
【學位單位】:中南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943;TB383.1
【部分圖文】:
圖 1.1 噴霧干燥法的簡易制備裝置[5]Figure 1.1 Spray drying method of simple preparation[5]界流體技術體技術是指利用超臨界 CO2等流體的特殊物理性質,以不同溶解度來制備納米膠囊[7]。超臨界流體常用的物質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超臨界 CO散性高和傳質性高等特點[8]。此法可以有效減少有機溶小,分布范圍窄,適用于熱敏性物質的包埋[9]。聚合法法是一種常用的制備納米膠囊的化學方法,其制備原理是芯材和囊材,將芯材分散到囊材中,分散方法是注射
界面聚合法制備納米膠囊的過程圖
束達到樣品表面,進行掃描,試樣被激發(fā)的區(qū)域將產生二次電子、特征 X 射線等,通過探測二次電子,將信號進行光電轉換并呈現在顯示器上來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tài)[24]。通過掃描電鏡可以觀察納米膠囊的形狀,表面形態(tài)以及分散情況,將圖片簡單直觀地展現出來,便于分析納米膠囊的相關性質,常見的納米膠囊掃描電鏡圖見圖 1.3。1.1.3.3 透射電鏡透射電鏡(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e, TEM)是一種高分辨率,高放大倍數的顯微鏡,同掃描電鏡一樣,便于觀察納米膠囊的形態(tài),在掃描電鏡檢測不到時選用透射電鏡,兩者結合觀察,更準確地分析所得到的納米顆粒。通過透射電鏡也可以得到納米膠囊的形貌特征,其不同與掃描電鏡的是能夠更加直觀地觀察納米膠囊的外觀以及內部結構層次,便于更加深入地分析納米膠囊,常見的透射電鏡圖見 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晏子俊;李萬玉;萬坤;胡江波;張景勍;;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姜黃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包封率[J];激光雜志;2014年12期
2 單良;孔明;;加權非負最小二乘光子相關光譜納米顆粒粒徑反演方法[J];光子學報;2013年06期
3 陳蓓;袁明奎;王建華;趙軍;;葡聚糖凝膠柱色譜法測定阿苯達唑納米脂質體包封率的方法研究[J];中國藥房;2012年45期
4 陳春;王艷艷;彭敏;;陽離子交換樹脂——HPLC法測定伊立替康脂質體包封率[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2年06期
5 洪宗國;王東;吳林玉;;蒿甲醚的納米包裝[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6 孫涓;余世春;;槲皮素的研究進展[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1年03期
7 王磊;趙佩瑾;賈方;;羅紅霉素的微膠囊制備及緩釋性能的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09年22期
8 吳東方;張蕾;張四平;;槲皮素在大鼠血漿及組織中的分布[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8年21期
9 劉敏;許玉杰;胡明江;;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紫杉醇及其脂質納米粒包封率的方法學研究[J];分析試驗室;2007年12期
10 朱琳;;掃描電子顯微鏡及其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本文編號:28846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846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