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性納米粒子穩(wěn)定的Pickering乳液的研究
【學位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B383.1;O648.23
【部分圖文】:
來源廣泛。正因如此,Pickering 乳液在日化、催化、食品以及生物醫(yī)藥領域等都有著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并且為多孔材料、Janus 粒子、核—殼結構材料、膠囊以及無機—有機復合材料的合成制備提供了便捷的模板。固體顆粒和表面活性劑在乳液中都起著乳化和穩(wěn)定的作用,他們有相似之處,同時也各有不同,如圖 1.1 所示[6]以水包油型乳液為例的兩種乳液的示意圖。表面活性劑是雙親性分子,一端是親水基,一端是憎水基,穩(wěn)定乳液時,評價其乳化性能的參數(shù)指標是親水親油平衡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 Number,即 HLB 值)。因為表面活性劑作乳化劑時在水油界面是定向排列的,所以 HLB 值要適中,太大或者太小均不利于乳液的穩(wěn)定;而固體顆粒一般都具有單一的親疏水性,評價其穩(wěn)定乳液能力的參數(shù)是三相接觸角。三相接觸角也要適中,粒子太小、太親水或者粒子太大、太疏水都不利于粒子穩(wěn)定于水油界面上[7]。不過,也有像 Janus 粒子[8,9]那樣雙親的顆粒,Janus 粒子即雙面粒子是指一類各向異性的、兩個不同方向的表面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學性質(zhì)的微粒。[10]由于其一部分親水,一部分親油,這樣的顆粒更利于制備穩(wěn)定的乳液。
機械阻隔機理又稱顆粒界面膜理論,該理論認為固體顆粒在乳液液滴表面緊密排列,一方面相當于在水油界面處形成了單層或者多層致密的膜,空間上阻隔了乳液液滴之間的碰撞聚并;另一方面吸附在界面處的顆粒之間的靜電斥力作用也阻礙了乳液液滴之間碰撞合并。顆粒與其形成的界面膜共同作用,起到穩(wěn)定乳液的作用。Binks 等[16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環(huán)己烷包水的乳液,發(fā)現(xiàn)作為乳化劑的聚苯乙烯納米球在乳液液滴表面呈六方緊密堆積,形成一層致密的界面膜。S.Tarimala 等[17]通過激光共聚焦掃描顯微鏡觀察帶有熒光性能的聚苯乙烯微球穩(wěn)定的水包硅油乳液,清晰地看到在乳液液滴表面呈六方緊密堆積的微球。而固體顆粒之所以能在水油界面穩(wěn)定排列則取決于顆粒的潤濕性[18],Pickering 乳液中的固體顆粒的潤濕性一般通過其三相接觸角θ來表示[19],如圖 1.2 所示。當固體顆粒較親水時,即接觸角θ<90°,則趨向于形成水包油型(O/W)乳液;當固體顆粒較疏水時,及接觸角θ>90°,則趨向于形成油包水型(W/O)乳液;當固體顆粒的接觸角θ=90°時,則顆粒的親油親水性相同,較易發(fā)生相反轉[20]。
氧化石墨烯能更好地吸附在水油界面處,從而得到穩(wěn)定乳液。此外,水油比也極大地影響著乳液的類型和穩(wěn)定性。改變?nèi)橐旱乃捅,可能會使乳液發(fā)生相反轉。相反轉[34是指對于相對穩(wěn)定的 Pickering 乳液,保持其他條件不變,不斷增加乳液內(nèi)相的比例,直到某一臨界值時乳液就會從水包油(或油包水)型轉為油包水(或水包油)型。而且由固體顆粒穩(wěn)定的乳液具有在相轉變點附近時的水油比時所得到的乳液最穩(wěn)定,液滴尺寸也最小。相反轉除了受水油比的影響,還受充當乳化劑的固體顆粒的性質(zhì)影響。由 Bancrof規(guī)則[35]可知,在水油比一定時,乳液類型由固體顆粒決定,固體顆粒更易分散的一相為連續(xù)相,即前面討論過的親水的粒子容易形成水包油(O/W)型乳液,親油的粒子容易形成油包水(W/O)型乳液。根據(jù) Ostwald 規(guī)則[36],乳液類型受水油比的影響,體積分數(shù)大的一相較易成為連續(xù)相。而 Winsor[37]又將不同的乳液類型分成三個區(qū),即 WinsoI、Winsor II、Winsor III,Winsor I 區(qū)是水包油乳液和多余油相共存區(qū),Winsor II 是油包水乳液和多余水相共存區(qū),Winsor III 是水、油、雙連續(xù)相三相共存區(qū)。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游勁松;楊麗;肖萍;徐睿智;曾群;;熱療用四氧化三鐵磁性納米粒子的制備及其性質(zhì)表征[J];中國藥劑學雜志(網(wǎng)絡版);2008年06期
2 ;美開發(fā)出可遠程控制的磁性納米粒子[J];中國粉體工業(yè);2010年04期
3 姜源;趙震昊;趙敏;;關于磁性納米粒子在生物醫(yī)學中的應用[J];生物化工;2018年05期
4 馬寶龍;閆維;陳佳龍;齊鵬凱;李建輝;黃楠;;生物功能化磁性納米粒子的制備及對內(nèi)皮祖細胞定向引導的體外研究[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16年01期
5 楊林;孫術國;羅章;;磁性納米粒子快速分離純化超氧化物歧化酶[J];食品科學;2013年09期
6 唐博;梁銳;張易;金學利;趙樑;王立明;;磁性納米粒子-抗體復合物分離肝癌線粒體[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2年03期
7 溫惠云;俠文娟;吳畏;馬俊平;;生物醫(yī)用磁性納米粒子的研究進展[J];金屬功能材料;2012年03期
8 姜孌;;超順磁性納米粒子的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與應用;2011年03期
9 ;美國開發(fā)出可遠程控制的磁性納米粒子[J];中國科技產(chǎn)業(yè);2010年07期
10 ;美開發(fā)出可遠程控制的磁性納米粒子[J];光機電信息;2010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丹;阿霉素/姜黃素可降解載藥體系的制備及藥物釋放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8年
2 楊燁;基于雙鏈DNA互補介導的磁性納米粒子表面酶固定化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8年
3 弓韜;超分子功能化磁性納米粒子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山西大學;2017年
4 石若冰;單分散磁性納米粒子/微球的制備、表征與生物醫(yī)學應用[D];天津大學;2012年
5 周帥;基于磁性納米粒子的多功能復合材料制備及其生物醫(yī)學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6 侯楊;雜多酸負載磁性納米粒子和TiO_2改性納米纖維的制備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7 宋曉蕾;摻雜Fe_3O_4低頻磁屏蔽織物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江南大學;2017年
8 汪寶堆;磁性納米粒子為載體的色酮衍生物及配合物的合成和藥理活性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9 崔新愛;具有相轉移催化功能磁性納米粒子結構優(yōu)化及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10 張璐;多功能磁性納米粒子在生物醫(yī)學光子學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麗潔;基于磁性納米粒子穩(wěn)定的Pickering乳液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8年
2 張澤蔚;4-乙烯基苯甲酸在Fe_3O_4磁性納米粒子上的分子自組裝—溫度和極性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8年
3 秦盼柱;基于PCR原理的常見肉品快速真?zhèn)舞b別技術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8年
4 王會娟;基于聚多巴胺的手性磁性納米粒子的制備及其應用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7年
5 楊文迪;改進QuEChERS技術結合LC-MS/MS測定果蔬中農(nóng)藥多殘留[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6 曾啟;基于大分子表面交聯(lián)微米化磁性納米粒子及其在生物樣本分離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17年
7 朱廣謙;磁性納米粒子的氨氧基修飾和多官能團鏈接分子的合成[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8 徐倩倩;基于功能化磁性納米粒子分離富集的尿樣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分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9 朱鴻林;基于磁性納米粒子類酶活性的農(nóng)產(chǎn)品安全檢測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10 張春明;生物兼容的磁性納米粒子的制備及其在細胞分離方面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700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7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