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材料及其器件性質(zhì)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學位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TB34
【部分圖文】:
出相同的結(jié)果【2?23】。下面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非平衡格林函數(shù)的理論框架。格??林函數(shù)矩陣在原理上涉及到無窮系統(tǒng)對應的無限矩陣的反演,其中包括電極的??所有部分。然而我們只對密度矩陣的有限L-C-R?(圖1.1(b))部分感興趣,因此也??關心只對格林函數(shù)矩陣的有限L-C-R部分。我們?yōu)榱说玫竭@部分可以通過對有??限矩陣求逆:??fHL?+?ZL?〇?、??Vl?Hc?Vr?(1-42)??、0?+??式子中Hp?^^和。薹謩e表示L、R和C的哈密頓矩陣。ViO^)是L(R)電極??與C的相互作用。利用自能和J:R充分考慮了?L和R與半無限電極剩余部??分的耦合。需要提到的一點是,只要不影響L-C-R區(qū)域內(nèi)的靜電勢,要確定Vp??VK和He,我們不必知道L-C-R局域外的正確的密度矩陣。對于金屬電極來說??就是滿足這個條件的,如果L-C-R區(qū)域選取得足夠大,那么所有的屏蔽效應都??10??
2004年,石墨烯的成功剝離標志著我們邁進了二維材料的世界。具有原子??層厚度的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按六角蜂窩狀晶格排列得到。人們進一步發(fā)現(xiàn),石墨??烯的帶隙為零,且在Fermi能級處態(tài)密度也為零t24\圖2.1)。這種半金屬性(semi???metal)?的石墨烯擁有超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和極高的楊?氏模量,電學性質(zhì)和力學性??質(zhì)都比較優(yōu)異。經(jīng)過十幾年的發(fā)展,二維材料家族增添了許多新成員,囊括了寬??帶隙的絕緣體、窄帶隙的半導體和無帶隙的金屬及半金屬。我們的工作主要是圍??繞二維半導體和二維金屬的電學性質(zhì)、力學性質(zhì)及化學活性來開展。因此,在本??章節(jié)我們先簡單回顧熱門的二維半導體的電子、力學性質(zhì)及二維金屬的近況,然??后介紹這些二維材料在催化和金屬半導體結(jié)方面的應用。??'t/??P?fDirac??圖2.1從左到右依次是:石墨烯的晶格、電子能帶結(jié)構(gòu)、低能量下的線性色散、贗自旋以??及態(tài)密度和能量的關系圖。圖片摘自|Z4I??2.1二維材料的性質(zhì)??2.1.1?TMDs??原子層厚度的過渡金屬二硫化物(TMDs)在納米電子器件、光學器件、傳
??(X)的原子層夾著一層過渡金屬(M)構(gòu)成,通式是MX2。如圖2.2(a)所示,二維??TMDs按結(jié)構(gòu)可分為:H相、T相和T、大部分的MX2K包含半導體相,也包??含金屬相[25]。MX2材料在室溫下最穩(wěn)定是2H相,通常2H相的MX2是半導體。??TMDs的帶隙范圍非常廣,覆蓋了可見光和紅外區(qū)域[26_27](圖2.2(b))。且大部分??半導體性質(zhì)的單層TMDs是直接帶隙半導體,而體相TMDs則是間接帶隙半導??體。例如單層2H相的MoS2,MoSe2,WS2和WSe2分別是具有1.8?eV,?1.5?eV,??2.1?eV和1.7?eV直接帶隙的半導體,而它們的體相都為一個小帶隙的間接帶隙??半導體。而1T相的MX2可以通過Li插層或者電子束輻射等方法獲得。??1T相的MoS2、MoSe2,WS2和WSe2等都是金屬性的二維材料。值得注意的是,??1T(1T)相的WTe2在室溫下比2H相要穩(wěn)定由于MoTe2的2H和1T'兩個??相之間的內(nèi)聚能差異很小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遠;;我的教育“第一性原理”主張[J];內(nèi)蒙古教育;2017年17期
2 ;“第一性原理”幫助馬斯克不斷成功?[J];中國機電工業(yè);2018年03期
3 苗慶顯;;營銷第一性原理,顛覆你的認知[J];銷售與市場(管理版);2018年03期
4 王浩軒;;共享養(yǎng)老模式的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商業(yè)模式分析法[J];時代金融;2018年26期
5 陳志奎;;從垂直森林到霧霾凈化塔—“第一性原理”如何成為設計創(chuàng)新驅(qū)動力[J];藝術設計研究;2018年04期
6 黃曉杰;;黃曉杰:讓營銷追著客戶跑[J];名人傳記(財富人物);2017年09期
7 王金華;李澤朋;;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小芳香烴分子的基態(tài)性質(zhì)[J];中國科技信息;2014年09期
8 饒鳳雅;王志強;徐波;陳立泉;歐陽楚英;;氟化石墨嵌鋰和嵌鈉行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Engineering;2015年02期
9 金碩;孫璐;;帶有碳雜質(zhì)的鎢中氫穩(wěn)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學報;2012年04期
10 王晶;;論馬克思的物質(zhì)第一性原理[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倪堃;電化學能源存儲與轉(zhuǎn)換材料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9年
2 陳昭;二維材料及其器件性質(zhì)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9年
3 田晉忠;鋁鋰合金中Al_3Li相沉淀過程及性質(zhì)的相場法和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北大學;2019年
4 顧躍強;外爾半金屬YCoC_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2018年
5 李珍珍;新型三維碳結(jié)構(gòu)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2018年
6 陳青;錳基高容量正極材料氧析出與電化學行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7 陳仕長;碳基納米多孔材料結(jié)構(gòu)設計及其物性:第一性原理研究[D];湖南大學;2018年
8 彭瓊;新型自旋電子薄膜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設計[D];湘潭大學;2018年
9 高清河;靜水壓下納米陶瓷復合物性質(zhì)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東北大學;2017年
10 高恒;新拓撲材料的第一性原理預測[D];上海大學;201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鄭;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CMAS腐蝕YSZ及YSZ(Er)的微觀機制[D];南昌航空大學;2019年
2 鐘明君;微量元素對銅基鍵合絲性能影響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9年
3 袁東旭;貴金屬納米薄膜光學參數(shù)的第一性原理仿真與實驗測定[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4 陳穎;二維單層碳氮材料及其摻雜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19年
5 蔡璋文;基于第一性原理的M_(n+1)AlN_n相陶瓷物相穩(wěn)定性和性能預測[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年
6 黃思;SnTe熱電性質(zhì)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深圳大學;2018年
7 趙茲罡;ABX_3型鈣鈦礦結(jié)構(gòu)及光電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7年
8 叢珊;Co-Bi共摻雜ZnO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8年
9 呂優(yōu);幾種典型二元化合物物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8年
10 令偉棟;第一性原理對Cr_2AlC點缺陷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683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6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