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表面的脈沖激光燒蝕區(qū)溫度跟蹤技術
【學位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B306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加熱方式的發(fā)展與變化
1.2 激光快速加熱技術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文章安排
2 實驗裝置及技術原理
2.1 脈沖等離子體的輻射特性研究
2.1.1 等離子體產(chǎn)生機制
2.1.2 等離子體輻射特性
2.1.3 脈沖等離子體的輻射特性實驗
2.1.4 驗證實驗光路的可行性
2.1.5 材料的激光反射特性
2.2 微型熱電偶快速測溫方法
2.2.1 熱電偶測溫原理
2.2.2 微型熱電偶的性能檢測
2.2.3 微型熱電偶的安裝
2.3 雙色法測溫系統(tǒng)
2.3.1 熱輻射的基本定律
2.3.2 雙色法測溫
2.3.4 雙色測溫法光路設計
2.3.5 光路的調準與測試
2.3.6 雙色法測溫實驗定標
3 實驗數(shù)據(jù)及結論
3.1 脈沖激光燒蝕的輻射特性
3.1.1 激光燒蝕材料與輻射強度的關系
3.1.2 等離子體輻射強度與脈沖激光功率的關系
3.1.3 脈沖激光器的功率校準
3.1.4 材料表面的激光反射特性
3.2 微型熱電偶測溫
3.2.1 微型熱電偶測溫
3.2.2 激光功率對等離子體產(chǎn)量的影響
3.2.3 燒蝕金屬大小對電路信號的影響
3.2.4 壓強對峰值電壓的影響
小結
3.3 雙色法測溫
3.3.1 雙色測溫法嘗試
3.3.2 濾光片性能檢測
3.3.3 激光功率對加熱過程的影響
3.3.4 負載電阻對光電轉換電路響應的影響
3.3.5 雙色法測溫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華鋒;李菊麗;孫濤;;激光切割技術的研究進展[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4期
2 孫楓;王廣生;佟小軍;;航空工業(yè)中熱處理現(xiàn)狀和發(fā)展[J];金屬熱處理;2014年01期
3 靳衛(wèi)平;;綠色熱處理工藝及應用[J];科技風;2013年17期
4 李瑋;;激光通信測距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及趨勢研究[J];激光與紅外;2013年08期
5 吳培桂;陳瑩瑩;張光鈞;;綠色熱處理工藝—激光熱處理[J];金屬熱處理;2010年12期
6 劉丹;;飛秒脈沖激光燒蝕靶材機理的探討[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8期
7 鐘小平;唐彬;陸大成;傅劍光;;加熱爐改造的優(yōu)化設計[J];中國重型裝備;2010年02期
8 孔德明;;關于《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教學的幾點認識[J];職業(yè);2009年27期
9 文定都;;電加熱爐溫控系統(tǒng)的模糊免疫自適應PID控制的研究[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08年07期
10 王洪濤;鄭中興;;紅外測溫技術的進展及其應用[J];無損探傷;2007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陳偉立;;傳統(tǒng)熱處理技術將被取代[N];中國石化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云紅;基于紅外熱像儀的溫度測量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趙麗賢;基于LIBS的醇類同系物定性識別及定量檢測[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2 謝雅君;基于激光加熱的金屬薄板溫度梯度場重構[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3 楊小琦;脈沖激光輻照半導體表面的熱效應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4 吳雪峰;飛秒激光燒蝕金屬的理論與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280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2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