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銀粉的液相合成與性能研究
【圖文】:
還原法制備銀粉的研究進展還原法制備銀粉的理論基礎(chǔ)多制備方法中,液相化學還原法是普遍采用的方法,也是的形成主要經(jīng)歷了形核、晶核的長大、聚集陳化等幾個粒徑大小主要由形核及晶核的長大過程決定。上述兩個的影響,如形核控制機理、擴散控制機理和位錯控制機er理論[39],銀粉的形成可分為3 個階段,階段 Ι是形核之前和度未達到臨界成核濃度,沒有晶核產(chǎn)生;階段 Π 為形足以克服銀原子的形核勢壘,晶核大量生成,銀原子被到臨界成核濃度時,進入到第 3 個階段;階段 Ш 為長大新的晶核,溶液中已存在的銀晶核長大為銀顆粒。其模
故本實驗采用硝酸銀溶液作前驅(qū)體?箟难崾且环N弱酸,還原性比較溫和,用它作還原劑有利于控制反應還原速率,進而對銀粉生長過程進行有效控制?箟难峤Y(jié)構(gòu)式如圖2.1所示。圖 2.1 抗壞血酸結(jié)構(gòu)式為了調(diào)控銀粉的形貌和分散性,在反應過程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劑,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實驗中最常用的一類表面活性劑,它具有良好的分散與保護性能,銀粉在生長過程中更容易趨向于各向同性生長,最終得到球形或者類球形的銀粉;谝陨显,,本實驗以硝酸銀溶液為前驅(qū)體,抗壞血酸為還原劑制備單分散,粒徑分布范圍窄的球形銀粉,并探討各個試驗因素對銀粉形貌及粒徑的影響。硝酸銀和抗壞血酸的反應方程式 C6H8O6+ 2Ag+= C6H6O6+ 2H++ 2Ag↓ (2-1)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O614.122;TB383.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學益;鄧多;李宇;田慶華;;銀氨體系雙氧水還原法制備超細銀粉[J];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15年06期
2 郭學益;鄧多;李宇;田慶華;;液相還原法制備微米級球形銀粉及其分散機理[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5年09期
3 施昌快;梁詩宇;朱曉云;;光誘導還原法制備片狀銀粉的研究[J];稀有金屬;2015年06期
4 賴耀斌;黃惠;郭忠誠;張紅艷;王帥;;單分散高振實密度球形微米銀粉的工藝研究[J];功能材料;2014年22期
5 蔡奕康;陳才;龐峰飛;耿欣;韓國志;;基于不同還原劑體系銀粉的可控制備[J];無機化學學報;2014年06期
6 柳忠琪;劉春松;李代穎;;電子漿料用銀粉制備工藝綜述[J];船電技術(shù);2014年05期
7 劉曉剛;甘衛(wèi)平;楊超;林濤;黎應芬;;太陽能電池用微細銀粉的制備[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4年04期
8 郭學益;焦翠燕;鄧多;田慶華;易宇;;硝酸銀溶液性質(zhì)對超細銀粉形貌與粒徑的影響[J];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13年06期
9 何倩;朱振利;習宏明;;純無機體系合成高度穩(wěn)定和分散的納米銀膠[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3年10期
10 彭娟;鄧建國;黃奕剛;;太陽能電池導電銀漿的研究進展與市場現(xiàn)狀[J];材料導報;2012年19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薛文明;粒徑可控的微納米銀粉制備及在導電油墨中的應用[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范茂艷;太陽能電池正面無鉛銀漿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4年
3 陳建波;丙三醇為還原劑制備單分散球形銀粉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4 焦翠燕;液相還原法制備高品質(zhì)超細銀粉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5 高宇;導電漿料用微米級球形銀粉的制備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6 曹燕;壓電陶瓷廢棄物中銀的回收及其利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985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98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