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結構及其在天線上的應用
【圖文】:
目標雷達散射截面,實現(xiàn)目標隱身。本論文主要針對 AMC 作為人工地板以及實現(xiàn)目標隱身兩方面進行研究。圖1.1 文獻[11]中的 EBG 結構圖。(a)俯視圖;(b)側視圖;(c)等效電路示意圖a.AMC 作為人工地板在天線上的應用研究AMC 作為天線接地板來實現(xiàn)低剖面是 AMC 結構對傳統(tǒng)天線的性能進行改善的最廣泛的應用。在此領域 Fan Yang 與 Yahya Rahmat-Samli 等學者研究最早,主要把AMC 結構用于微帶天線實現(xiàn)低剖面方面[37-48]。由于同相反射原理,EBG 結構可以置于線天線下方極小的距離作為反射板使用,在不影響天線輻射效率的基礎上,還能抑制天線的表面波,F(xiàn)an Yang 等人于 2001 年在文獻[39]中提出,將 EBG 結構置于圓極化方形螺旋狀天線的下方用來實現(xiàn)低剖面特性,此時,,天線的高度只有 0.06λ。2003年,在文獻[40]中
[41]。圖1.2 文獻[39]、文獻[40]和文獻[41]中的天線結構2005 年,Alexandros P. Feresidis 等人提出使用單層無過孔的 AMC 結構,并利用諧振腔模型設計出高增益印刷天線[42]。采用射線理論,設計出新型的諧振腔模型來分析 AMC 結構。然后提出新型帶有部分反射表面的高增益微帶貼片天線,將 AMC 作為其接地面來實現(xiàn)低剖面,使腔體的厚度減小將近一半。另外,Alexandros P. Feresidis等人也提出此結構的天線設計的近似解析公式。然而,EBG 本身的諧振屬性,導致此種結構的帶寬不能達到較寬的水平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N820;TB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樹飛;段學超;段寶巖;;一種大型全可動反射面天線的輕量化創(chuàng)新設計[J];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17年05期
2 王從思;李兆;康明魁;徐慧娟;王偉;普濤;宋正梅;李江江;;偏置反射面天線的機電耦合建模與分析[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14年02期
3 徐曉非;孫磊;郭先松;張勇芳;;0.3THz緊湊型反射面天線[J];現(xiàn)代雷達;2014年01期
4 陳波;楊德強;王志敏;楊峰;;基于衛(wèi)星信號源的反射面天線實驗探索與實現(xiàn)[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3年04期
5 郭東洋;李萍;王藝潼;李俊理;;可折疊反射面天線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J];電子科技;2011年12期
6 宋為民;雙曲率反射面天線制造工藝研究[J];電子機械工程;2004年06期
7 李鴻屺,劉世勇,郝新兵,閆志偉;高效偏置反射面天線[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02期
8 漆一宏,李映紅,徐國華,宋國鄉(xiāng);大型反射面天線的系統(tǒng)誤差補償法綜述[J];中國空間科學技術;1991年06期
9 漆一宏;變形反射面天線的效率[J];中國空間科學技術;1992年02期
10 佘本林;;效率達84.5%的偏置雙賦形反射面天線[J];無線電工程;198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香妮;孫大媛;智國平;段江年;劉亞峰;俞筆奇;;一種星載輕量化網狀反射面天線結構設計[A];201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7年
2 秦順友;杜彪;張文靜;;毫米波反射面天線歐姆損耗效率的計算[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3 陳建平;周雷;唐為民;倪仁品;王慶虎;;大反射面天線自動展開折疊技術[A];2005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黃朝暉;王雙寶;劉愷;;高精度雙曲率反射面天線成形技術研究[A];中國電子學會電子機械工程分會2007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孫浩;李霞;高靜;胡衛(wèi)東;;雙曲余割平方反射面天線的快捷建模仿真[A];2016年全國軍事微波、太赫茲、電磁兼容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6年
6 賴清華;高初;伍捍東;劉振華;王曉濤;伍疆;馬俊梅;;一種基于開關矩陣的陣列饋電反射面天線子系統(tǒng)[A];201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7年
7 欒秀珍;周方明;;船舶交通管制雷達天線-雙彎曲反射面天線設計方法的探討[A];船舶通信與導航(1997)[C];1997年
8 陸希賢;王穎輝;;雙彎曲賦形反射面天線優(yōu)化設計[A];2017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7年
9 王璐璐;黃文華;章勇華;;偏饋反射面天線寬角掃描的饋源軌跡研究[A];2017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7年
10 冷國俊;;大型反射面天線機電場耦合模型及其在65m口徑天線設計中的應用[A];2011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本報記者 唐愛平;民口小企業(yè)“通天”大事業(yè)[N];湖南日報;2014年
2 本報記者 趙永新;地球之眼 有了中國天線[N];人民日報;201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雪艷;周期性結構及其在天線上的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2 張潔;大型反射面天線抗風擾控制補償關鍵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3 連培園;大型微波反射面天線機電耦合若干問題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4 宗亞靂;星載網狀反射面天線隨機結構因素對電性能影響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5 張?zhí)忑g;賦形反射面天線及饋源系統(tǒng)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劉少東;星載有限電掃描天線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7 鑒福升;基于等離子體反射面天線的雷達基本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8 程芝峰;等離子體微波反射面的設計與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2010年
9 王猛;面向機電耦合的微波天線隨機與系統(tǒng)誤差的分析與綜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10 王偉;機械結構因素對反射面天線電性能的影響機理及其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成瀚;偶極子陣列饋源反射面天線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2 陸曉家;一種車載賦形橢圓波束反射面天線設計[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8年
3 劉興民;星載多波束反射面天線的快速賦形設計[D];南京理工大學;2018年
4 滕飛;Ka波段光學變焦反射面天線的研究與設計[D];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2018年
5 楊春曉;天基多饋源的雷達波束構建與優(yōu)化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6 鄭翕文;W波段單脈沖反射面天線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7 郭海瓊;基于新型人工電磁材料的隱身夾角反射面天線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8 劉嘉俊;基于FSS副反射面的多頻段反射面天線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9 湯曉東;大型反射面天線虛擬樣機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10 姜文禹;雙頻雙極化賦形反射面天線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5989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59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