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潤滑微膠囊摩擦學研究進展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apsule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osite materials, introduces the commonly use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microcapsul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elf-lubricating microcapsules in the field of anti-friction and anti-wear, and discusses the friction mechanism of self-lubricating microcapsules in polymer matrix.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self-lubricating microcapsules in combination with friction-reducing and anti-wear effect is pointed out.
【作者單位】: 蘭州理工大學石油化工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465036) 甘肅省省青年科技基金項目(1506RJYA089)
【分類號】:TB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濤;王丹;宋志祥;佘萬能;;微膠囊的制備技術及其應用[J];化工中間體;2009年12期
2 黃玲;劉素芳;;微膠囊的表征與檢測[J];印染;2007年22期
3 田曉東;李霞;蔡淑珍;賴偉東;;顯影條件對熱敏微膠囊影像密度特性的影響[J];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6期
4 喬吉超;胡小玲;管萍;柏雪倩;;可逆示溫微膠囊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微細加工技術;2008年01期
5 王衛(wèi);袁莉;梁國正;;微膠囊及其在聚合物基復合材料中的應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8年11期
6 童曉梅;張敏;張婷;陳峰;邱建輝;;微膠囊自修復技術及其在聚合物基復合材料中的應用[J];塑料;2009年01期
7 蔡濤;王丹;宋志祥;佘萬能;;微膠囊的制備技術及其國內應用進展[J];化學推進劑與高分子材料;2010年02期
8 程遠;揣成智;;石蠟微膠囊的制備與表征[J];天津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9 鄢瑛;羅永平;張會平;;自修復微膠囊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J];高;瘜W工程學報;2011年03期
10 劉云飛,楊榮杰;微膠囊的制備與應用[J];材料導報;199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江曉利;常聰慧;徐義;;低沸點溶劑對熱敏微膠囊形貌和性能的影響研究[A];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數(shù)字成像技術及影像材料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2 江曉利;常聰慧;徐義;;低沸點溶劑對熱敏微膠囊形貌和性能的影響研究[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3 李明偉;黃威;曾崗;赫曉東;;原位聚合法制備石蠟微膠囊相變貯熱材料[A];2009中國功能材料科技與產(chǎn)業(yè)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江曉利;李曉葦;常聰慧;;熱敏微膠囊信息記錄材料的壁材研究[A];中國感光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和第七屆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5 毛華軍;晏華;蔡萬秀;田文全;;石蠟微膠囊的制備及其在隔熱膩子中的應用與表征[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8)[C];2007年
6 毛華軍;晏華;謝家慶;趙光哲;陳淑蓮;陳勇;;原位聚合法制備石蠟微膠囊的工藝研究[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8)[C];2007年
7 盧玲茹;范傳杰;周曉東;;聚合物基復合材料自修復微膠囊的制備及形態(tài)控制[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06年度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8 金玲;裴廣玲;趙國j;田寧;王曉春;;光致變色微膠囊的制備與性能研究[A];2008全國功能材料科技與產(chǎn)業(yè)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年
9 張成亮;梁福鑫;楊振忠;;功能性微膠囊及其建材應用[A];2013年·中國絕熱節(jié)能材料協(xié)會年會會議資料[C];2013年
10 鄒光龍;付維軍;;微膠囊型相變材料制備與應用的研究進展[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2分冊)[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王紅;高分子微膠囊制備研究獲突破[N];中國化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吳英杰;自驅動陰陽型聚合物多層膠囊馬達的仿生設計與組裝[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賴偉東;光熱敏微膠囊材料信息記錄特性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3 李海燕;脲醛樹脂微膠囊表面改性及對環(huán)氧樹脂的自修復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王豐;原位凝聚法制備聚電解質微膠囊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5 戴潤英;雙色微膠囊型電泳顯示材料的制備及其應用[D];浙江大學;2011年
6 劉紅霞;乳滴模板法制備膠體體微膠囊及其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09年
7 馬艷紅;相變溫度可調的儲能微膠囊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清華大學;2013年
8 崔基煒;模板組裝聚合物膠囊及其性能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梓敏;癸酸—棕櫚酸/脲醛樹脂微膠囊相變材料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仲愷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2015年
2 李鈺;界面聚合聚脲微膠囊相變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5年
3 王麗麗;石蠟/聚苯乙烯微膠囊和石蠟聚集體的制備及表征[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4 韓麗穎;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聚物包覆環(huán)氧樹脂微膠囊自修復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D];江蘇大學;2016年
5 賈茵;SiO_2基微膠囊及其單微膠囊自修復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燕山大學;2016年
6 張毅;環(huán)氧填充取向碳納米管束雜化微膠囊及其氰酸酯復合材料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7 吳申梅;雜化殼結構環(huán)氧微膠囊及雙馬來酰亞胺/微膠囊體系結構與性能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8 康召青;正十八烷相變復合膜與微膠囊的制備及其結晶行為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16年
9 明耀強;潮固化自修復微膠囊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10 張鵬中;氧化石墨烯—微膠囊/聚合物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摩擦學性能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4555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455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