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09期
本文關(guān)鍵詞:準脆性材料的破壞概率與強度尺寸效應,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0年09期
投稿
準脆性材料的破壞概率與強度尺寸效應
【摘要】:基于最弱鏈模型和缺陷的Poisson分布假設(shè),綜合體積和材質(zhì)因素,建立準脆性材料破壞概率和強度尺寸效應的統(tǒng)計模型和一般表達式。由此可知物體的破壞概率隨體積單調(diào)增加,強度隨體積單調(diào)減小,在通常有限的尺度范圍內(nèi),當體積很大時,強度變化很小可視作常值;無缺陷材料則沒有尺寸效應。通過分別采用Weibull分布和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得到材料破壞概率和強度尺寸效應的具體形式并進行對比分析,最后利用典型巖石強度試驗結(jié)果驗證其適用性。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2種分布都能描述材料的尺寸效應,而且體積相同時Weibull分布給出的強度值較低。當試樣體積與參考體積接近時,2種分布給出的強度結(jié)果差別很小,而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在整個體積范圍都能給出更接近工程實際的強度值。在準脆性材料強度尺寸效應的統(tǒng)計途徑研究中,采用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可作為Weibull尺寸效應理論的簡單改進。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guān)鍵詞】:
【基金】:
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2009-ZY-4)
【分類號】:TU452
【正文快照】:
1引言巖石和混凝土等準脆性材料具有明顯的尺寸效應現(xiàn)象,即在材料性能測試中,其一些力學參數(shù),如強度、斷裂能、斷裂韌度以及臨界應變能釋放率等并非常數(shù),而是隨著試樣幾何尺寸的不同而發(fā)生改變。準脆性材料尺寸效應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其非均質(zhì)性,其內(nèi)部存在裂紋、節(jié)理及弱面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J];科技導報;2011年24期
2 李瑋;劉永建;殷代印;李士斌;;[J];科技促進發(fā)展(應用版);2010年10期
3 張后全;劉紅崗;賀永年;韓立軍;;[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4 石崇;蔣新興;朱珍德;郝振群;;[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S1期
5 殷志強;李夕兵;金解放;尹土兵;劉科偉;;[J];巖土工程學報;2011年08期
6 張建海;胡著秀;楊永濤;魏進兵;鄧建輝;;[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06期
7 朱紅光;謝和平;易成;劉征;劉慧欣;王洪濤;;[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06期
8 雷鳴;羽柴公博;福井勝則;大久保誠介;;[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06期
9 喬麗蘋;王者超;李術(shù)才;;[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07期
10 劉京紅;姜耀東;趙毅鑫;祝捷;;[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炳旭;;[A];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實例第一屆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錢七虎;;[A];第一屆華東巖土工程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1990年
3 ;[A];巖土工程學術(shù)交流會文集[C];2004年
4 ;[A];巖石力學測試技術(shù)及高邊坡穩(wěn)定性——第二次湖北省暨武漢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0年
5 徐嘉謨;方祖烈;伍法權(quán);馮夏庭;楊強;鄔愛清;何滿潮;程良奎;宋勝武;黃潤秋;蔡美峰;王明洋;;[A];2009—2010巖石力學與巖石工程學科發(fā)展報告[C];2010年
6 崔政權(quán);;[A];巖土工程論文集[C];1995年
7 ;[A];巖石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10年
8 王泳嘉;宋文洲;;[A];第六屆全國巖石動力學學術(shù)會議文集[C];1998年
9 張元中;李劍浩;昌慶珍;楚澤涵;;[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2002——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10 盧嘉錫;;[A];陳宗基論文選[C];199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本報見習記者 李玉清;[N];科學導報;2009年
2 廣東建設(shè)報記者 鄧新靈 通訊員 善健;[N];廣東建設(shè)報;2010年
3 記者 劉莉;[N];科技日報;2011年
4 何凱濤;[N];中國礦業(yè)報;2008年
5 記者 秦錦麗;[N];地質(zhì)勘查導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劉垠;[N];大眾科技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林衛(wèi);[D];重慶大學;2010年
2 張杰;[D];西南石油大學;2008年
3 謝潤成;[D];成都理工大學;2009年
4 楊圣奇;[D];河海大學;2006年
5 郭保華;[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趙延林;[D];中南大學;2009年
7 彭從文;[D];浙江大學;2010年
8 劉文彬;[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9 何湘清;[D];西南石油學院;2002年
10 徐光苗;[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喬金麗;[D];河北大學;2005年
2 郭金榮;[D];大慶石油學院;2006年
3 黃波;[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8年
4 孫連環(huán);[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5 高艷霞;[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6 趙寶云;[D];西華大學;2008年
7 童凱軍;[D];成都理工大學;2009年
8 肖慶華;[D];河海大學;2004年
9 李偉;[D];四川大學;2005年
10 孫宏超;[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關(guān)鍵詞:準脆性材料的破壞概率與強度尺寸效應,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76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27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