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耦合增強單元體對灰鑄鐵抗熱疲勞性能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激光仿生耦合處理鑄鐵材料的抗熱疲勞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吉林大學》 2009年
仿生耦合增強單元體對灰鑄鐵抗熱疲勞性能的影響
陳維維
【摘要】: 根據(jù)生物耦合現(xiàn)象及仿生耦合理論來創(chuàng)建仿生耦合抗疲勞模型,利用激光在灰鑄鐵表面模仿生物體表形態(tài)加工仿生耦合單元體,并使仿生耦合單元體按生物體表的規(guī)律組合,與灰鑄鐵表面形成類似生物體表形態(tài)的表面,,實現(xiàn)提高灰鑄鐵的抗熱疲勞性能的目的。本文采用激光合金化和激光熔覆技術進一步增強仿生耦合單元體,重點研究了激光合金化預置合金粉末涂層厚度,激光熔覆自熔合金粉末填充槽尺寸,以及單元體區(qū)域的合金元素分布、相組成和顯微組織特性;研究了不同合金成分、不同自熔合金種類對仿生耦合灰鑄鐵抗熱疲勞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 研究發(fā)現(xiàn),激光合金化和激光熔覆制備的增強仿生耦合單元體組織較基體組織明顯改變,分布于仿生耦合處理表面的增強單元體不僅能提高熱疲勞裂紋萌生抗力,而且有效抵御了熱疲勞裂紋的擴展,顯著提高了鑄鐵的抗熱疲勞性能;不同合金成分(25Ni75Cr、50Ni50Cr、75Ni25Cr)仿生耦合單元體對灰鑄鐵抗熱疲勞性能的影響不同;不同自熔合金種類(Fe30A、Ni45、Co50)仿生耦合處理表面對抗熱疲勞性能不同。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TG143.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占盛;徐燊;;灰鑄鐵側蓋失效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2 肖麗麗;任鳳章;王宇飛;李鋒軍;張旦聞;吳銳;孫娟;;灰鑄鐵合金化及加工性能研究[J];鑄造;2011年07期
3 彭金花;湯虎;陳萌;楊弋濤;;灰鑄鐵低頻內耗與孕育量及組織的關系研究[J];現(xiàn)代鑄鐵;2011年03期
4 易麗文;李鋒軍;任鳳章;;高強度灰鑄鐵缸體生產(chǎn)關鍵技術[J];熱加工工藝;2011年13期
5 王傳留;孫友宏;劉寶昌;王銀霞;;仿生耦合孕鑲金剛石鉆頭的試驗及碎巖機理分析[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6 王承輝;許志宏;張紅梅;李德文;;氮氣孔的消除[J];現(xiàn)代鑄鐵;2011年04期
7 湯虎;彭金花;楊弋濤;;珠光體基體灰鑄鐵內耗、共振頻率及組織的關系研究[J];上海金屬;2011年04期
8 李云興;;沖天爐熔煉固堿鍋用灰鑄鐵的脫硫[J];鑄造技術;2011年06期
9 ;業(yè)界資訊[J];中國鑄造裝備與技術;2011年03期
10 劉麗霞;;球墨鑄鐵的性能、應用及制造[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萬根;;優(yōu)質高強度灰鑄鐵的熔煉控制技術[A];第六屆21。ㄊ小⒆灾螀^(qū))4市鑄造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杜舉團;王世杰;王寧;;錫對灰鑄鐵性能影響的研究[A];第六屆21。ㄊ小⒆灾螀^(qū))4市鑄造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張博;武珂;;真空直讀光譜儀在灰鑄鐵分析中的應用[A];'2002全國光譜分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胡源申;袁曉敏;王彪;黃達文;胡夏雨;;300m~3高爐灰鑄鐵與球墨鑄鐵冷卻壁破損行為比較及長壽對策[A];199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上)[C];1999年
5 王金國;逄偉;李潭;姜啟川;;變質處理對高強度灰鑄鐵車削加工性能的影響[A];2009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C];2009年
6 龍鋼;楊坤;;回歸方程在灰鑄鐵熔煉中的應用[A];貴州煤炭經(jīng)濟《2005年論文選編》[C];2005年
7 高念;劉金海;;鐵屑對灰鑄鐵組織和性能的影響[A];2008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C];2008年
8 翟啟杰;李青春;;鈮對鑄鐵作用的基礎研究及應用[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全國鑄造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史遵憲;;灰鑄鐵機床導軌中頻感應淬火[A];2008年全國機電企業(yè)工藝年會《新興鑄管杯》工藝論壇征文論文集[C];2008年
10 高義民;方亮;王恩澤;蘇俊義;;蒸餾水潤滑下Si_3N_4-灰鑄鐵摩擦面上表面膜形成過程的觀察[A];第六屆全國摩擦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特約記者 郝文昌;[N];中國船舶報;2006年
2 翟啟杰;[N];世界金屬導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敖娟 趙畫強;[N];中華建筑報;2001年
4 中國建筑裝飾協(xié)會材料委員會散熱器專家組長、高級工程師 胡必俊;[N];中華建筑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敖娟;[N];中華建筑報;2001年
6 協(xié)文;[N];中國建材報;2008年
7 于子嶺 戚玉慶;[N];中國工業(yè)報;2009年
8 翟啟杰 華勤 周文彬 征燈科;[N];世界金屬導報;2008年
9 中國建筑裝飾協(xié)會材料委員會散熱器專家組長、高級工程師 胡必俊;[N];中華建筑報;2004年
10 潘寧;[N];中國質量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侯哲生;玉米秸皮粘膠纖維漿粕仿生預處理工藝和蠕動發(fā)酵罐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宋起飛;激光仿生耦合處理灰鑄鐵的摩擦磨損性能[D];吉林大學;2007年
3 張志輝;激光仿生耦合處理熱作模具的熱疲勞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高峰;沙漠蜥蜴耐沖蝕磨損耦合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佟鑫;激光仿生耦合處理鑄鐵材料的抗熱疲勞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金敬福;仿生結構在潤滑條件下耐磨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劉燕;金屬材料表面仿生梯度納米復合涂層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王金偉;連桿/箱體主軸承座裂解槽脈沖激光加工數(shù)值模擬及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孫娜;不同仿生耦合單元體對蠕墨鑄鐵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泗棟;灰鑄鐵干滑動摩擦行為與磨損機理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2 陳維維;仿生耦合增強單元體對灰鑄鐵抗熱疲勞性能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9年
3 江偉;灰鑄鐵仿生制備工藝及抗熱疲勞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張殿德;灰鑄鐵干砂消失模鑄造充型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2年
5 陳永泰;重型載重車輛制動鼓失效分析及對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6 夏文;激光仿生耦合增強非光滑單元體對蠕鐵耐摩擦性能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9年
7 陳坤;仿生耦合風機葉片模型降噪與增效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劉在德;基于遺傳算法的鑄件缺陷診斷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型的研究[D];甘肅工業(yè)大學;2001年
9 王永強;基于ANFIS模型的灰鑄鐵性能遺傳優(yōu)化[D];四川大學;2003年
10 陳杰;低合金鑄鐵缸體的組織與性能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激光仿生耦合處理鑄鐵材料的抗熱疲勞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134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1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