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乳液法制備聚丙烯腈多孔材料的研究
本文選題:濃乳液 + 多孔材料 ; 參考:《化工新型材料》2017年11期
【摘要】:采用濃乳液法制備了聚丙烯腈多孔材料,研究了交聯(lián)單體的含量、SiO_2濃度和分散相的體積分率等因素對聚丙烯腈多孔材料結(jié)構(gòu)的影響,并使用掃描電鏡及氮氣等溫吸附等手段對材料的結(jié)構(gòu)進行了表征。結(jié)果表明,在濃乳液中,納米SiO_2粒子會吸附在乳液的界面上起到共乳化劑的作用,阻止乳液中分散相液滴的聚集,從而能夠有效地提高乳液的穩(wěn)定性;通過調(diào)節(jié)濃乳液的組成,如分散相的體積分率、SiO_2和交聯(lián)劑的濃度等參數(shù)可以有效地控制聚丙烯腈多孔材料的孔結(jié)構(gòu)。
[Abstract]:Polyacrylonitrile porous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by concentrated emuls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of crosslinked monomer and volume fraction of dispersed phase on the structure of polyacrylonitrile porous materials were studied.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was characterized by SEM and nitrogen isotherm adsorp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oncentrated emulsion, the nano-SiO2 particles adsorb on the interface of the emulsion as a co-emulsifier, which can prevent the aggregation of droplets in the dispersed phase of the emulsion, thu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 by adjust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ncentrated emulsion. The pore structure of polyacrylonitrile porous materials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the parameters such as volume fraction of dispersed phase and concentration of crosslinking agent.
【作者單位】: 泰山醫(yī)學院化工學院;
【基金】:山東省高等學?萍加媱濏椖(J14LA07) 泰安市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201430774-05) 教育部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201410439010)
【分類號】:O632.62;TB383.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虎;谷偉;李增耀;陶文銓;胡子君;;氧化硅納米多孔材料表面的水蒸氣吸附動力學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2 徐瑩;杜一平;汪宣;潘英騁;張涵;吳婷;;銀修飾的氨基改性粉末多孔材料作為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基底用于檢測有機磷農(nóng)藥的研究[J];光散射學報;2014年02期
3 王盟盟;錢君超;張玉珠;陳志剛;;生物模板法制取微納米多孔材料[J];材料導報;2013年S2期
4 張財華;李桂娟;王家海;;功能化單孔和多孔材料在重金屬離子檢測中的應用進展[J];分析化學;2014年04期
5 張華;馮培忠;王建忠;葛淵;吳光志;王曉虹;;Ti-Si多孔材料的燃燒合成與孔隙結(jié)構(gòu)特征[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4年07期
6 趙克熙;龐叔薇;;國產(chǎn)層析濾紙上電泳值的修正[J];化學通報;1982年02期
7 李澧;馮敏;朱佳廷;;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多孔材料的制備與表征[J];光譜實驗室;2012年05期
8 范海娟;許群;曹艷霞;鄭世軍;郭益群;;超臨界CO_2中模板法制備氧化鋁多孔材料[J];應用化學;2007年01期
9 林謙;周博;黃世強;;高內(nèi)相乳液模板法合成有機硅聚苯乙烯多孔材料及應用[J];膠體與聚合物;2010年01期
10 鐘瑋;吳孫濤;簡思平;;燒結(jié)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制備多孔材料及其應用[J];廣東化工;2014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建榮;;金屬有機多孔材料的設(shè)計合成及其在分離中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13分會:晶體工程[C];2014年
2 曹風雷;孫淮;;孔道結(jié)構(gòu)對多孔材料氣體吸附性質(zhì)影響的理論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27分會: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3 喻佳兵;孫強;;基于tetraoxa[8]circulene類似單元的二維多孔材料的特性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36分會:納米體系理論與模擬[C];2014年
4 楊松;楊軍;曾來;聶聰;李梓超;劉華蓉;張曉兵;王宜鵬;孫學輝;;聚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互通多孔材料的制備及形貌調(diào)控[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5 韓寶航;;共軛有機多孔材料對氣體分子的選擇性吸附與分離研究[A];全國第十六屆大環(huán)化學暨第八屆超分子化學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6 韓寶航;;共軛有機多孔材料對氣體分子的選擇性吸附與分離研究[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7 于吉紅;;分子篩多孔材料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定向合成及功能化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shù)大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8 李亞偉;孫強;;二維Cr酞菁多孔材料優(yōu)異的催化一氧化碳氧化特性[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36分會:納米體系理論與模擬[C];2014年
9 劉方先;戴志暉;韓玉翠;包建春;;棒狀多孔硒化錫納米結(jié)構(gòu)的制備[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shù)年會納米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10 趙禎霞;李雪梅;李忠;;微波輻射合成MIL-101多孔材料及其對二甲苯的吸附熱[A];中國化學會第15屆反應性高分子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預印集[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陳香李;小分子膠凝劑穩(wěn)定的凝膠乳液創(chuàng)制及其在低密度材料模板合成中的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6年
2 張慧;聚合物分子刷在多孔材料負載催化與可控釋放方面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7年
3 馬和平;吸附分離導向的有機多孔材料的設(shè)計合成與氣體分離性質(zhì)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4 張濤;納米多孔材料的絕熱性能及催化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5 曾余瑤;多孔材料吸附行為的理論計算與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6 宋麗云;鈦硅多孔材料的制備與吸附、SCR性能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4年
7 馬原輝;微介孔材料的制備、表征及氣體吸附性能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秦俊生;富氮金屬—有機骨架的合成與功能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康貝貝;基于[1,1':4',1''-三聯(lián)苯]-2',4,4'',5'-四羧酸構(gòu)筑的多孔材料的設(shè)計合成、熒光傳感和磁性能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2 彭永勝;負載型多孔材料的設(shè)計、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鮑超;貴金屬負載的磁性多孔材料的制備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4 林莎;新型功能化有機多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5 江春東;八乙烯基POSS的功能化及其雜化多孔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6 陳慧娟;TiO_2基多孔材料的制備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7 雷勇;羥基磷灰石/殼聚糖三維多孔材料的制備及其去除污水中鉛離子性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8 楊盼;羧酸—唑類雙官能團構(gòu)筑的新型多孔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遼寧大學;2016年
9 陳貴兵;高選擇性CO_2吸附與分離多孔材料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6年
10 李林海;工業(yè)廢水中重金屬鎳離子處理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0315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03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