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學技術——納米材料與技術論壇側(cè)記
本文選題:納米材料 + 材料工程學。 參考:《中國材料進展》2016年10期
【摘要】:正納米科技是21世紀國際前沿科技領域之一,納米材料與技術又是新材料研究的重要分支,在能源、信息、環(huán)境、生物醫(yī)學及國家安全等多個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以納米材料與技術為引領的戰(zhàn)略新興產(chǎn)業(yè)正逐漸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將會對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影響。由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材料學術聯(lián)盟、北京化工大學有機無機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清華-富士康納米科技研究中心、《中國材料進展》雜志社承辦的"2016新材料國際發(fā)展趨勢高層論壇—納米材料
[Abstract]:Nanoscale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international frontier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ano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are an important branch of new materials research. It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many fields, such as energy,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biomedicine and national security. The new industries leading by nano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are gradually infiltrating the various human life The field will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o 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metallurgy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the China Society of materials research, the material academic association,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ganic inorganic composite materials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the Tsinghua Foxconn nan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hina material progress magazine "2016 Forum o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rend of new materials nanomaterials"
【作者單位】: 北京化工大學;
【分類號】:TB383.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仕國,施冬梅,鄧輝;納米材料的特異效應及其應用[J];自然雜志;2000年02期
2 ;納米材料 新世紀的黃金材料[J];城市技術監(jiān)督;2000年10期
3 ;什么是納米材料[J];中國粉體技術;2000年05期
4 鄒超賢;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應用[J];廣西化纖通訊;2000年01期
5 吳祖其;納米材料[J];光源與照明;2000年03期
6 ;納米材料的特性與應用方向[J];河北陶瓷;2000年04期
7 沈青;納米材料的性能[J];江蘇陶瓷;2000年01期
8 李良訓;納米材料的特性及應用[J];金山油化纖;2000年01期
9 劉冰,任蘭亭;21世紀材料發(fā)展的方向—納米材料[J];青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3期
10 劉憶,劉衛(wèi)華,訾樹燕,王彥芳;納米材料的特殊性能及其應用[J];沈陽工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少強;邱化玉;;納米材料在造紙領域中的應用[A];'2006(第十三屆)全國造紙化學品開發(fā)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宋云揚;余濤;李艷軍;;納米材料的毒理學安全性研究進展[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全國第二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A];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進展——全國第二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論文集(上卷)[C];2001年
4 鐘家湘;葛雄章;劉景春;;納米材料改造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的實踐與建議[A];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進展——全國第二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論文集(上卷)[C];2001年
5 高善民;孫樹聲;;納米材料的應用及科研開發(fā)[A];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進展——全國第二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論文集(上卷)[C];2001年
6 ;全國第二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A];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進展——全國第二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論文集(下卷)[C];2001年
7 金一和;孫鵬;張穎花;;納米材料的潛在性危害問題[A];中國毒理學通訊[C];2001年
8 張一方;呂毓松;任德華;陳永康;;納米材料的二種制備方法及其特征[A];第四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9 古宏晨;;納米材料產(chǎn)業(yè)化重大問題及共性問題[A];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進展——全國第三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論文集(上卷)[C];2003年
10 馬玉寶;任憲福;;納米科技與納米材料[A];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進展——全國第三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論文集(上卷)[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周建人;我國出臺首批納米材料國家標準[N];中國建材報;2005年
2 記者 王陽;上海形成納米材料測試服務體系[N];上海科技報;2004年
3 ;納米材料七項標準出臺[N];世界金屬導報;2005年
4 通訊員 韋承金邋記者 馮國梧;納米材料也可污染環(huán)境[N];科技日報;2008年
5 廖聯(lián)明;納米材料 利弊皆因個頭小[N];健康報;2009年
6 盧水平;院士建議開展納米材料毒性研究[N];中國化工報;2009年
7 郭良宏 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江桂斌 中國科學院院士;納米材料的環(huán)境應用與毒性效應[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記者 任雪梅 莫璇;中科院納米材料產(chǎn)業(yè)園落戶佛山[N];佛山日報;2011年
9 實習生 高敏;納米材料:小身材涵蓋多領域[N];科技日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李軍;納米材料加速傳統(tǒng)行業(yè)升級[N];中國化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楊;功能化稀土納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應用[D];復旦大學;2014年
2 王艷麗;基于氧化鈦和氧化錫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在能量存儲中的應用[D];復旦大學;2014年
3 吳勇權;含銪稀土納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生物成像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4 曹仕秀;二硫化鎢(WS_2)納米材料的水熱合成與光吸收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5 廖蕾;基于功能納米材料的電化學催化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6 胥明;一維氧化物、硫化物納米材料的制備,,功能化與應用[D];復旦大學;2014年
7 李淑煥;納米材料親疏水性的實驗測定與計算預測[D];山東大學;2015年
8 范艷斌;亞細胞水平靶向的納米材料的設計、制備與應用[D];復旦大學;2014年
9 丁泓銘;納米粒子與細胞相互作用的理論模擬研究[D];南京大學;2015年
10 駱凱;基于金和石墨烯納米材料的生物分子化學發(fā)光新方法及其應用[D];西北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蕓頡;卟啉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2 劉武;層狀納米材料/聚合物復合改性瀝青的制備與性能[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3 劉小芳;基于納米材料/聚合膜材料構建的電化學傳感器應用于生物小分子多組分的檢測[D];西南大學;2015年
4 王小萍;基于金納米材料構建的電化學傳感器及其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5 郭建華;金納米材料的修飾及其納米生物界面的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6 魏杰;普魯士藍納米粒子的光熱毒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7 張華艷;改性TiO_2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光電性能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8 胡雪連;基于納米材料的新型熒光傳感體系的構筑[D];江南大學;2015年
9 黃樊;氧化鈷基催化材料形貌、晶面控制與催化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10 周佳林;新型核殼結(jié)構金納米材料用于腫瘤的近紅外光熱治療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7807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78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