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超材料的設計及其吸波性能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電磁超材料的設計及其吸波性能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華中科技大學》 2014年
電磁超材料的設計及其吸波性能的研究
王國棟
【摘要】:電磁超材料作為一種材料設計新理念,它具有天然常規(guī)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是近十年來國際學術界的研究熱點之一。伴隨著電磁超材料的快速發(fā)展,其吸波性能的研究同樣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相對于傳統(tǒng)的吸波材料,超材料吸波器具有很多無以倫比的優(yōu)點,比如吸收強、厚度薄、質量輕、頻率可調與電磁參數(shù)可設計以及在無損探測、太赫茲成像、隱身技術等領域潛在的應用。本文從電磁超材料的吸波原理及研究方法出發(fā),提出了基于耶路撒冷十字與正方形環(huán)的多頻帶微波段超材料吸波器,并采用多反射干涉理論解釋其吸波機理。另外,我們分別采用對角排列與嵌套排列方式構造了寬頻帶的太赫茲超材料吸波器,并討論了在TE與TM波很寬的入射角度下其吸波率。 本論文第一部分主要內容是多頻帶微波段超材料吸波器的設計、模擬與實驗,以及利用多反射干涉理論模型分析它的吸波機理。首先,我們研究了不同開口槽尺寸下,傳統(tǒng)開口諧振環(huán)(split ring resonator, SRR)超材料的吸波率,發(fā)現(xiàn)開口諧振環(huán)可等效為垂直交叉的I形結構,其吸收器可變?yōu)橐啡隼涫殖牧。將多個不同尺寸的耶路撒冷十字結構依次水平地組合到同一個超材料單元上,實現(xiàn)了多頻帶的完美吸波;同時,采用多反射干涉理論模型計算了耶路撒冷十字界面上的反射參數(shù)與透射參數(shù),結果表明:在垂直入射情況下,計算的吸收率與模擬、實驗結果相一致。其次,基于正方形環(huán)結構采用嵌套排列設計了多頻帶的超材料吸波器,此種排列方式減小了超材料對外來電磁波極化方向與入射角度的依賴性,具有無極化與寬入射角度下的吸波性能。接著引入共振頻率處的功率損耗密度分布對其吸波機理進行了解釋。然后,通過優(yōu)化多反射干涉理論模型與正方形環(huán)界面的單元結構計算了強耦合超材料的吸收率。結果表明:在TE與TM波不同的入射角度下,計算的吸波率與模擬的結果相同。 本論文第二部分主要是寬頻帶太赫茲超材料吸波器的設計與表征,以及在TE與TM波很寬的入射角度下其吸波率的研究。首先,我們基于金屬圓片結構設計了單頻帶的太赫茲超材料吸波器,并引入兩金屬結構層表面的電流及z向電場分布分析其吸波機理。利用對角排列方式將多個不同尺寸的圓片結構組裝同一個超材料單元上,構造了寬頻帶、超薄的太赫茲吸波器。研究結果表明:隨著金屬圓片數(shù)量的增加,超材料的吸收帶寬會增加,但整體的吸波性能會下降。其次,我們研究了基于正方形環(huán)共面的寬頻帶超材料吸收器,并引入共振頻率處金屬結構層表面的電流分布分析其吸波機理,然后給出了在TE波與TM波模式很寬的入射角度下該結構的吸波率,最后,討論了超材料各組成部分的損耗參數(shù)對整體結構吸波性能的影響。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M25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云月厚;劉永林;張偉;;化學共沉淀法制備的納米Ni_(0.5)Zn_(0.5)Ce_xFe_(2-x)O_4鐵氧體微波吸收特性研究[J];材料工程;2008年03期
2 梁彤祥;趙宏生;張岳;;SiC/CNTs納米復合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J];無機材料學報;2006年03期
3 ;Crystal microstructure, infrared absorption, and microwave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of (La_(1-x)Dy_x)_(2/3)Sr_(1/3)MnO_3[J];Rare Metals;2009年05期
4 顧超;屈紹波;裴志斌;徐卓;;A metamaterial absorber with direction-selective and polarisation-insensitive properties[J];Chinese Physics B;2011年03期
5 楊擁軍;黃勇軍;文光俊;鐘靖平;孫海斌;Oghenemuero Gordon;;Tunable broadband metamaterial absorber consisting of ferrite slabs and a copper wire[J];Chinese Physics B;2012年03期
6 王國棟;劉明海;胡希偉;孔令華;程莉莉;陳兆權;;Multi-band microwave metamaterial absorber based on coplanar Jerusalem crosses[J];Chinese Physics B;2014年01期
7 聶彥;程用志;龔榮洲;;A low-frequency wideband metamaterial absorber based on a cave-disk resonator and resistive film[J];Chinese Physics B;2013年04期
8 ;特異材料吸收體的透射線模型與場分析:理想的電磁波濃縮器(英文)[J];中國光學與應用光學;2010年01期
9 程用志;龔榮洲;聶彥;王鮮;;A wideband metamaterial absorber based on a magnetic resonator loaded with lumped resistors[J];Chinese Physics B;2012年12期
10 范躍農;程用志;聶彥;王鮮;龔榮洲;;An ultrathin wide-band planar metamaterial absorber based on a fractal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and resistive film[J];Chinese Physics B;2013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亮;薄層等離子體與表面等離子體激元的實驗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簡科;王軍;王浩;陳志彥;;SiC纖維電磁性能的改性研究[J];安全與電磁兼容;2008年01期
2 簡科;王軍;;納米鐵摻雜先驅體轉化SiC多孔陶瓷的電磁吸波性能研究[J];安全與電磁兼容;2008年03期
3 黃鳳;;電磁場邊值關系的討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4 江炎蘭;梁小蕊;;納米陶瓷材料的性能及其應用[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8年05期
5 胡崢崢;許衛(wèi)東;劉珩;余松林;;改善混凝土材料透波性能的初步研究[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9年04期
6 王振興;武占成;張希軍;劉進;;典型ESD防護器件失效機理研究[J];半導體技術;2011年12期
7 黃志洵;姜榮;;表面電磁波與表面等離子波[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8 黃志洵;;金屬電磁學理論的若干問題[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9 劉進;陳永光;譚志良;陳翔;;靜電放電電磁脈沖輻照效應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10 凌振寶;刁庶;王君;;頻率可選的地下金屬管線探測儀發(fā)射機的設計[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海峰;陳朝輝;李永清;楊孚標;車仁超;;隱身技術與微波吸收材料[A];復合材料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第十一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2 李承躍;劉國;顧愛軍;季天仁;;一種新型微波等離子體七角腔的仿真與優(yōu)化設計[A];“第十四屆全國微波能應用學術會議”暨“2009年微波創(chuàng)造美的生活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李承躍;王浩儒;王飛;童佳;季天仁;;一種新型微波加熱器的建模與仿真[A];“第十四屆全國微波能應用學術會議”暨“2009年微波創(chuàng)造美的生活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楊實;孟志鵬;鐘輝煌;楊漢武;錢寶良;;超低阻抗、全固態(tài)化卷繞型帶狀脈沖形成線[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7冊)[C];2009年
5 雷永鵬;王應德;劉旭光;;含異質元素碳化硅纖維及其吸波性能研究進展[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8)[C];2007年
6 王應德;劉旭光;姜勇剛;藍新艷;王磊;;幾種異形碳化硅纖維制備及其吸波性能[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5分冊)[C];2010年
7 楊永輝;吳文榮;;固態(tài)脈沖發(fā)射機電磁效應分析與仿真[A];200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1年
8 代喜望;梁昌洪;梁樂;;基于共面波導的可調復合傳輸線相移器[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9 陳建忠;賴鑫;徐衛(wèi)豐;陳佳;梁昌洪;;UHF寬帶低噪聲放大器設計[A];200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10 陳佳;陳建忠;賴鑫;梁昌洪;;腔體濾波器計算機輔助診斷與調諧[A];200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海蘭;喬木體水分的測試技術及其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2 姚善化;復雜礦井巷道中電磁波傳播特性及相關技術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3 楊實;基于磁開關和帶狀線的長脈沖、超低阻抗脈沖發(fā)生器及其相關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4 向道樸;微多普勒回波模擬與微動特征提取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5 浦實;鐵路無線通信系統(tǒng)射頻鏈路的一體化建模與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6 侯建強;小型天線與金屬腔體及人體頭顱的耦合諧振分析及應用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7 陳曦;雙帶電磁帶隙結構及多層媒質傳播網(wǎng)絡理論[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8 王新穩(wěn);復解析保角變換在電磁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9 洪濤;天線雷達截面控制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曹海林;深空測控通信大天線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召召;城市環(huán)境下通信信號穿透損耗的定量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徐閩斌;基于電磁波傳播理論的圍巖電阻率測量方法研究與儀器實現(xiàn)[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9年
3 程斌;玻璃微珠為基的復合吸波材料的制備[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4 鄭德偉;連續(xù)太赫茲波層析成像實驗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5 雷瑤;寬調諧高線性電調濾波器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徐海鵬;平面微帶天線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郭宏雷;基于RFID技術的煤礦井下人員管理系統(tǒng)[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8 吳國春;微帶開口環(huán)電調濾波器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9 郭德金;應用于無線局域網(wǎng)的雙頻天線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黃井秀;陷波超寬帶天線與小型多頻帶天線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斌;王慶康;;基于金屬表面等離子體的光學器件[J];半導體光電;2006年05期
2 莫錦軍,劉少斌,袁乃昌;非均勻等離子體覆蓋目標隱身研究[J];電波科學學報;2002年01期
3 劉少斌,莫錦軍,袁乃昌;不均勻等離子體球的電磁波軌跡及其應用[J];電波科學學報;2002年02期
4 孟剛;莫錦軍;任愛民;;薄層等離子體隱身天線罩散射分析[J];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2008年03期
5 宋法倫,曹金祥,王舸;Full-wave Analyses of Scattering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from the Weakly Ionized Plasma in Plane Geometry[J];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2005年02期
6 趙選科,徐軍,何俊發(fā);等離子體隱身技術[J];大學物理;2002年05期
7 王春蘭;世紀之交看等離子體隱身技術[J];電子展望與決策;1999年06期
8 陸紅;飛行器利用等離子體隱身的原理及應用[J];飛航導彈;1999年06期
9 邵余紅;;等離子體隱身與雷達[J];國防科技;2007年08期
10 莊稼;陳學平;遲燕華;劉燕梅;;納米Ni_(0.5)Zn_(0.5)Fe_2O_4鐵氧體的制備及電磁損耗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總;朱文君;唐玲;;超材料技術發(fā)展概覽[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2年07期
2 弓巧俠;劉曉旻;段智勇;師小強;馬鳳英;梁二軍;;十字架型超材料吸波特性及機理研究[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3年06期
3 韓松;楊河林;;雙向多頻超材料吸波器的設計與實驗研究[J];物理學報;2013年17期
4 武立華;王政平;伍法美;;三維超材料的非線性電、磁響應特性[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9期
5 樊京;蔡廣宇;;一種基于旋轉調諧的超材料[J];物理學報;2010年12期
6 靳偉;楊超;孫宇航;;一種新穎的多頻帶超材料的仿真研究[J];西安郵電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7 劉冶;李竹影;張旺洲;孫禹宏;;組合型電磁隱身斗篷的超材料設計與仿真[J];功能材料;2013年15期
8 龔伯儀;周欣;趙曉鵬;;光頻三維各向同性左手超材料結構單元模型的仿真設計[J];物理學報;2011年04期
9 趙延;相建凱;李颯;趙曉鵬;;基于雙魚網(wǎng)結構的可見光波段超材料[J];物理學報;2011年05期
10 鐘順林;韓滿貴;鄧龍江;;超材料微波磁導率色散行為的電可調控性研究[J];物理學報;2011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更開;;電磁/聲波超材料及對波傳播控制的理論與實驗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蔡小兵;胡更開;;超材料性質及功能的實驗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沈曉鵬;崔鐵軍;葉建祥;;雙波段超材料吸收器[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1年
4 劉亞鋒;周蕭明;胡更開;;彎曲波在薄板超材料中的傳播特性研究[A];北京力學會第18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周蕭明;胡更開;;聲波超材料超分辨成像的理論與實驗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6 高東寶;曾新吾;;一維Helmholtz腔超材料聲透射特性研究[A];中國聲學學會第九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丁勁;鄧元宸;葛歡;范理;張淑儀;張輝;;負模量超材料的傳輸系數(shù)研究[A];中國聲學學會第十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8 胡更開;;電磁/聲波超材料及波傳播控制[A];第五屆全國強動載效應及防護學術會議暨復雜介質/結構的動態(tài)力學行為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9 劉曉寧;陳毅;胡更開;;二維手性點陣材料及其在彈性波超材料設計中的應用[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周蕭明;胡更開;;聲波超材料引起的聲波透明現(xiàn)象研究[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霞;[N];科技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安自能;[N];中國工業(yè)報;2011年
3 記者 崔霞;[N];深圳商報;2011年
4 記者 王劍鋒 見習記者 張尉心;[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5 記者 甘霖 楊婧如;[N];深圳特區(qū)報;2012年
6 記者 崔霞 畢國學;[N];深圳商報;2012年
7 本報記者 滕繼濮;[N];科技日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劉霞;[N];科技日報;2013年
9 實習記者 劉燕廬;[N];科技日報;2014年
10 策劃 本報記者 陳偉華 孫維鋒 采寫 本報記者 孫維鋒;[N];東莞日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靖平;多頻電磁超材料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2 武立華;電磁超材料非線性特性理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董焱章;貼片型左手超材料的傳輸性能分析和構型設計優(yōu)化[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4 陳曦;超材料的電磁特性與應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5 王國棟;電磁超材料的設計及其吸波性能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6 何應然;人工電磁超材料波導的物理特性及其在光子器件上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3年
7 呂建紅;電磁超材料的電磁特性及其基于光學變換理論的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楊偉;超材料中反向波傳播與隱身的有限元模擬[D];湘潭大學;2013年
9 高東寶;基于聲學超材料的新型隔聲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10 伍媛婷;雙尺寸超材料結構的設計及自組裝[D];陜西科技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思聰;人工超材料光傳輸特性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2 伍法美;超材料電磁響應非線性及計算機仿真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3 尚方;超材料反射場特性分析及應用[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杜愛靜;基于超材料散射相消原理實現(xiàn)電磁目標隱身及透明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5 白陽;基于漲落耗散理論的電磁超材料近場熱輻射特性[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6 張強;超材料二聚體的電磁特性及光學微操控[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宋錦章;光學與聲學超材料器件的吸收與散射[D];蘇州大學;2014年
8 吳夏;電磁超材料參數(shù)特性及其非線性擬合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4年
9 李松坡;基于超材料的頻率選擇表面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李亞林;二維超材料電磁特性及其典型器件設計[D];云南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電磁超材料的設計及其吸波性能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70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70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