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扭共振旋轉(zhuǎn)超聲端銑碳纖維復合材料的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縱扭共振旋轉(zhuǎn)超聲端銑碳纖維復合材料的試驗研究
【摘要】: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工中易產(chǎn)生分層、毛刺、撕裂等缺陷,是難加工材料。通過建立超聲端銑碳纖維復合材料模型,分析兩種角度下端銑碳纖維復合材料機理。采用縱扭共振旋轉(zhuǎn)超聲端銑和普通端銑碳纖維復合材料進行試驗研究。試驗結(jié)果表明:縱扭共振旋轉(zhuǎn)超聲端銑下,碳纖維復合材料已加工表面平整,刀具磨損少;而普通端銑條件下的已加工表面溝槽、凹坑較多,刀具磨損較大;超聲端銑效果優(yōu)于普通端銑。
【作者單位】: 集美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175225)資助
【分類號】:TB33;TG663
【正文快照】: 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具有高比強度,高比模量,耐高溫,耐腐蝕,耐疲勞,抗蠕變、導電、傳熱和熱膨脹系數(shù)小等一系列優(yōu)異性能,其在尖端領域的需求日趨增多[1]。然而,由于其力學性能呈各向異性、硬度高、強度大、導熱性差等特點,其在普通銑削中易產(chǎn)生分層、毛刺、撕裂、凹坑等缺陷,且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毅;;超聲振動銑削碳纖維復合材料刀具磨損研究[J];精密制造與自動化;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郭孟;樊會濤;李輝;;面向航空航天的C/C復合材料加工技術研究[J];裝備制造技術;2014年03期
2 孫忠海;翟南;郭志濤;;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鉆孔加工中刀具磨損試驗研究[J];航空制造技術;2015年19期
3 吳志遠;張康;王朋曉;王龍;;難加工材料3種優(yōu)化指標的應用特性[J];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4 陳建平;張旭剛;;關于復合材料加工技術的探析[J];電子測試;2015年10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張瑞風;復合材料數(shù)控鉆銑試驗臺研制及功能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趙云峰;超聲振動輔助銑削LY12鋁合金表面質(zhì)量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魏良耀;碳纖維復合材料鉆削軸向力及刀具磨損的試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年
4 任國園;超聲振動高速銑削刀具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2年
5 蔡瓊;基于探針軌跡運動的微加工裝置建立及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6 劉浩文;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成形齒槽銑削試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7 方亮;NOMEX蜂窩材料超聲銑削圓形刀研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8 葉銜真;碳纖維復合材料制件切削工藝優(yōu)化[D];集美大學;2014年
9 凌杰;碳纖維復合材料切削制孔機理與實驗研究[D];中北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郭旭紅,朱圣領,曾庭衛(wèi),劉開強;陶瓷刀具和PCBN刀具磨損形態(tài)的研究[J];機械工程材料;2004年1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伯章;朱建芳;;碳纖維復合材料在航空和汽車領域中的應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8年04期
2 ;西格里推出新型碳纖維復合材料[J];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2011年07期
3 王士鵬;;碳纖維復合材料深腔殼體成型模設計[J];電子機械工程;2013年01期
4 李永柱;大型碳纖維復合材料冂形梁的制造[J];洪都科技;1983年01期
5 徐維強;;民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產(chǎn)品的研制及應用[J];纖維復合材料;1985年03期
6 張貴學;孫樹淳;;近年來我國民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發(fā)展概況[J];纖維復合材料;1985年03期
7 于德昌 ,姜從典 ,李元珍 ,趙華;高速飛機碳纖維復合材料垂尾壁板的研制[J];航空材料;1986年02期
8 ;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四人皮艇研制成功[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8年03期
9 梁大開,邱浩,陶寶祺;碳敷層光纖在碳纖維復合材料智能結(jié)構(gòu)中的應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10 方芳,顏萬生;碳纖維復合材料結(jié)構(gòu)件成型工藝研究[J];電子機械工程;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小平;隋剛;李鵬;于運花;;實現(xiàn)汽車輕量化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技術及應用進展[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2 常量;張建飛;;碳纖維復合材料在航空領域應用初探[A];2010全國機械裝備先進制造技術(廣州)高峰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3 胡良全;;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與產(chǎn)業(yè)機遇[A];2011中國功能材料科技與產(chǎn)業(yè)高層論壇論文集(第二卷)[C];2011年
4 郭永超;高成;宋雙;楊強;;不同激勵源作用下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導電性能研究[A];第22屆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論文選[C];2012年
5 陳亞莉;;第15章 碳纖維復合材料[A];中國新材料產(chǎn)業(yè)發(fā)展報告(2010)[C];2011年
6 李蘭柱;康仁科;;碳纖維復合材料無墊板高速鉆孔技術研究[A];復合材料——基礎、創(chuàng)新、高效:第十四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6年
7 付春明;匡弘;付剛;于昕;楊炳東;;環(huán)氧碳纖維復合材料膠接用中溫固化結(jié)構(gòu)膠粘劑體系[A];復合材料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第十一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8 李園春;劉艷;李彤;范桂彬;;鈦合金及碳纖維復合材料在體育領域的應用[A];2002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下)——2002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鐘天麟;周祝林;;碳纖維復合材料圓管性能研究[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10 敖遼輝;;高精度碳纖維復合材料模具制造技術[A];第十五屆玻璃鋼/復合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文;碳纖維復合材料開拓尚需時日[N];中國質(zhì)量報;2010年
2 記者楊靜;碳纖維復合材料專業(yè)委員會成立[N];中國建材報;2011年
3 勤勤;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現(xiàn)狀[N];中國建材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李超;復材或因工業(yè)而“火” 群商逐利瓶頸待破[N];中國航空報;2013年
5 劉軒;碳纖維復合材料專業(yè)委員會在哈爾濱成立[N];中國紡織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羅兵;身輕如燕方能九天攬月[N];中國質(zhì)量報;2010年
7 博啟;俄羅斯加快發(fā)展機用復合材料[N];中國建材報;2009年
8 ;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研究獲新突破[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5年
9 金鋒;LAMILUX推出新型碳纖維復合材料[N];中國建材報;2012年
10 李曉巖;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研究獲進展[N];中國化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華志恒;基于信號處理碳纖維復合材料孔隙率無損檢測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2 鮑永杰;C/E復合材料制孔缺陷成因與高效制孔技術[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韓紅彥;生物降解聚合物/廢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及結(jié)晶行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4 曾俊;碳纖維/銅和CuO納米線/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5 李長亮;纖維增強聚合物復合材料頻率選擇表面設計、特性和應用[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6 李釗;碳纖維復合材料孔隙率超聲檢測與評價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7 鐘衛(wèi)洲;復合材料彈侵徹靶體的動力學行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凡漢云;碳纖維復合材料電磁檢測試驗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2 關天發(fā);碳纖維復合材料在橋梁加固中的應用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3 李鳳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孔缺陷及對策的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4 任鵬飛;碳纖維復合材料紅外無損檢測的數(shù)值模擬[D];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2009年
5 邢光;碳纖維復合材料高速銑削參數(shù)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王秀秀;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固修補技術中的工藝力學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孫艷杰;碳纖維復合材料窗口及孔自動加工技術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1年
8 徐學春;碳纖維復合材料載荷下?lián)p傷自診斷基礎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南昌航空大學;2012年
9 王芳;碳纖維復合材料鉆削軸向力有限元仿真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3年
10 佟沐霖;碳纖維復合材料鉆削過程仿真與實驗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775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27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