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波在周期結構中的傳播機理研究
本文關鍵詞:彈性波在周期結構中的傳播機理研究
【摘要】:現(xiàn)今,針對彈性波在周期結構材料中傳播特性的研究非常熱門,主要原因在于彈性波在周期結構材料中傳播會產生帶隙,這種特性可以應用于新型功能材料的設計。彈性波在周期結構材料中傳播受其內部結構的幾何參數(shù)以及材料參數(shù)共同影響。本文針對彈性波在周期結構材料中的傳播,研究了周期結構材料內部微結構形式和散射體剪切模量對于聲波帶隙的影響,以及圓形孔洞的體積分數(shù)與基頻的關系。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在二維無限大周期結構中選取了代表性單元,根據(jù)Bloch定理施加周期性邊界條件,利用兩套網格彌補了Abaqus中不能進行復數(shù)計算的缺陷,兩套網格完全相同,一套用以求解實部方程,另一套用以求解虛部方程,從而得到頻散關系曲線。研究了孔洞形狀以及散射體的剪切模量對聲波帶隙的影響。將孔洞按方陣形式排列,其形狀逐漸由圓形變?yōu)闄E圓形,直至橢圓短軸與長軸之比接近于零。研究表明,含有圓形孔洞的周期結構材料具有帶隙,橢圓形孔洞的短軸長軸比逐漸減小時,帶隙逐漸變窄,最后消失。通過在圓形孔洞中填充不同剪切模量的彈性材料,研究了材料剪切模量對聲波帶隙的影響。模擬分析顯示:當基體與散射體的剪切模量量級相差越大時越容易出現(xiàn)帶隙。周期結構中孔洞結構的分布通常具有隨機性,本文采用控制胞元中孔洞所占的體積分數(shù)模擬隨機孔洞的分布,對50種不同隨機結構的計算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顯示:隨著孔洞的體積分數(shù)的增加,無限大周期結構的基頻逐漸降低,并且與孔洞體積百分數(shù)成線性關系。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利用兩套網格來研究彈性波在周期結構中的傳播,采用數(shù)值模擬方法建立了彈性波在隨機結構中傳播的基頻與散射體體積分數(shù)的關系。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B3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Е.Г.巴蘭諾夫;周正濂;;巖體中彈性波傳播速度的測量儀器[J];國外采礦技術快報;1985年03期
2 袁勝忠;彈性波在地質勘探中的應用[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3 黃理興;;用彈性波法測定巖體物性中的幾個問題[J];勘察科學技術;1985年01期
4 李銳堅;模型材料彈性波的尺度效應和環(huán)境效應[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S2期
5 張楠;;利用彈性波頻率進行地質勘探的思考[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年20期
6 蔡平;金涌;俞芷青;周春志;;彈性波在氣—固流化床中傳播速度的測定[J];高;瘜W工程學報;1986年01期
7 張金鐘;;裸眼井中的彈性波[J];測井技術;1986年06期
8 叢健生,藺景龍,于智堂;剛性圓筒中彈性波傳播的數(shù)值研究[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9 陳士海;胡峰;;導爆管爆轟及藥膜脫離分析[J];山東礦業(yè)學院學報;1990年01期
10 張劍鋒;彈性波數(shù)值模擬的非規(guī)則網格差分法[J];地球物理學報;1998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成奇;劉凱欣;;采用矢量勢無散條件對彈性波傳播模態(tài)的研究——古典彈性波理論之新探(1)[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吳春玲;顧賢明;;三維彈性波有限元模擬的研究[A];1993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3 陳春雷;伍先運;王克協(xié);;插入均勻地層的固體圓柱中彈性波的激發(fā)與傳播[A];1995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4 吳斌;何存富;李忱;;平面桿系結構中彈性波傳播的理論研究[A];“力學2000”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5 張樂樂;劉金喜;房學謙;聶國權;;表面效應對壓電納米板中彈性波傳播特性的影響[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6 胡進;;彈性波傳播控制的變換方法[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7 宋國杰;馮靈霞;楊頂輝;;含起伏自由表面介質中的彈性波正演的加權近似解析離散化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8 鄭林;林偉軍;;彈性波傳播模擬的譜元法實現(xiàn)[A];中國聲學學會2007年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7年
9 郭永強;方岱寧;;點陣材料與結構中彈性波傳播的彌散特性[A];第四屆全國動力學與控制青年學者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張劍鋒;李幼銘;;橫向非均勻介質中彈性波的數(shù)值計算[A];1993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義敏;變截面桿與轉軸中彈性波的運動方程及其傳播特性[D];浙江大學;2014年
2 張義德;非定向模式反射彈性波界面定位的理論與應用[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3 李月秋;基于偶極應變梯度理論的彈性波傳播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5年
4 喬松;非均勻球殼結構彈性波理論分析及數(shù)值計算[D];北京科技大學;2016年
5 王建偉;周期格柵及其夾層結構彈性波傳播特性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6 劉鐵林;動力問題的非時間步參數(shù)時間有限元法及彈性波傳播數(shù)值模擬的格子法[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7 丁一群;彈性波的雙負超常材料[D];武漢大學;2009年
8 李鳳明;結構中彈性波與振動局部化問題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3年
9 張光瑩;含分布裂縫巖石的彈性本構及波傳播特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3年
10 周浩洋;波傳播的單位分解有限元法[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瑋瑋;工程層狀結構中的彈性波及其應用[D];湘潭大學;2015年
2 李強強;周期層狀結構中彈性波的傳播特性分析[D];蘭州大學;2016年
3 王發(fā)銘;鋼板上彈性波的有限元模擬及傳播的影響因素探究[D];燕山大學;2016年
4 王迪;巷道掘進工作面超前應力峰值位置探測技術[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年
5 張超;彈性波在周期結構中的傳播機理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6 崔喜泉;表面彈性波馬達的研究與設計[D];浙江大學;2003年
7 劉超;層狀不均勻介質中彈性波的傳播特性及其在巖土工程檢測中的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8 苗秋實;二維彈性波隱身理論與介質參數(shù)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9 強文濤;考慮光滑接觸時彈性波透過微縫隙的傳播[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10 周洲;基于GPU的有限差分法彈性波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本文編號:12639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263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