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絲CVD金剛石涂層溫度場補償優(yōu)化研究
本文關鍵詞:熱絲CVD金剛石涂層溫度場補償優(yōu)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金剛石薄膜 溫度場優(yōu)化 熱反射
【摘要】:采用熱絲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制備金剛石薄膜時,對反應室溫度場尤其是襯底溫度的精確控制是沉積高質量CVD金剛石膜的主要難點之一。在現(xiàn)有HF 650熱絲CVD設備的基礎上進行優(yōu)化研究,基于熱反射原理,采用Fluent軟件進行模擬仿真計算,據(jù)此提出了反應室溫度場補償裝置,即:在熱絲CVD設備基臺表面與四周布置反射板。對改進后的設備進行試驗對比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利用溫度場補償裝置使襯底溫度波動從原本的9.3%縮小到3.0%,有效改善熱絲CVD系統(tǒng)襯底溫度場的均勻性,并通過試驗測試得到驗證。用該裝置制備的金剛石薄膜中金剛石與石墨的拉曼峰強度比值I_D/I_G=4.33,說明金剛石成膜質量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中石化科技部;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51275358) 中央高校專項基金資助(20140750)
【分類號】:TQ163;TB383.2
【正文快照】: 隨著汽車、航空航天、微機械加工等領域的飛速發(fā)展,一些強度高、耐磨性好、熱膨脹系數(shù)小的新型材料,如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碳纖維增強材料和新型陶瓷材料等,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 2]。而金剛石薄膜因具有高硬度、高導熱率、低摩擦系數(shù)以及良好的自潤滑性和化學穩(wěn)定性等優(yōu)異的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韓琪;栗正新;苑執(zhí)中;;熱絲化學氣相沉積金剛石膜溫度場的仿真模擬與應用[J];中原工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2 王傳新;熊江;易成;范詠志;王子行;;襯底溫度對熱絲法生長納米金剛石膜的影響[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5年02期
3 羅福平;汪建華;蘇帆;胡暉;張瑩;;溫度場對金剛石薄膜質量的影響[J];真空與低溫;2014年02期
4 趙志巖;鄧福銘;盧學軍;徐國軍;;CVD金剛石涂層刀具研究與應用前景[J];硬質合金;2009年04期
5 魏秋平;王玲;余志明;陳永勤;馬莉;龍航宇;;進氣方式對熱絲CVD制備金剛石薄膜的影響[J];中國表面工程;2009年06期
6 楊春;盧文壯;左敦穩(wěn);徐鋒;任衛(wèi)濤;;HFCVD系統(tǒng)中襯底溫度場及氣相空間場的數(shù)值分析[J];人工晶體學報;2009年02期
7 孫心瑗;周靈平;李宇農;余曉光;;熱絲CVD法沉積金剛石薄膜用燈絲研究現(xiàn)狀及改進[J];粉末冶金工業(yè);2005年06期
8 戚學貴,陳則韶;熱絲CVD系統(tǒng)內襯底溫度分布的數(shù)值研究[J];材料科學與工程;2001年03期
9 匡同春,王曉初,劉正義;金剛石薄膜涂層刀具的研究進展與應用現(xiàn)狀[J];硬質合金;1999年01期
10 陳巖,,黃榮芳,聞立時,師昌緒;溫度場對熱絲化學氣相沉積大面積生長金剛石膜的影響[J];材料研究學報;1995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磊;HFCVD系統(tǒng)溫度場和流場的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2 孫心瑗;熱絲化學氣相沉積金剛石膜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4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幸新;張曉輝;向道輝;趙波;;復雜形狀硬質合金刀具沉積金剛石薄膜涂層過程的熱絲分布研究[J];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2016年06期
2 翁俊;孫祁;劉繁;陳義;吳驍;劉輝;汪建華;;低溫沉積金剛石薄膜的研究[J];真空與低溫;2016年05期
3 何碩;汪建華;翁俊;劉繁;;MPCVD法制備納米金剛石薄膜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真空與低溫;2016年05期
4 簡小剛;朱正宇;雷強;;熱絲CVD金剛石涂層膜基界面結合強度研究新進展[J];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2016年03期
5 簡小剛;雷強;張奎林;;熱絲CVD金剛石涂層溫度場補償優(yōu)化研究[J];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2016年06期
6 黎韓琪;栗正新;苑執(zhí)中;;熱絲化學氣相沉積金剛石膜溫度場的仿真模擬與應用[J];中原工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7 趙彥君;何蓮;陽碩;張文豪;滿衛(wèi)東;;提高MPCVD金剛石薄膜均勻性的研究[J];硬質合金;2015年03期
8 王金龍;馬玉平;;硬質合金基體金剛石薄膜摩擦學性能研究的進展[J];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2015年02期
9 俞力;呂繼磊;游志恒;朱金鳳;李赫;江南;諸躍進;;UNCD薄膜的研究進展與應用[J];硬質合金;2015年02期
10 程雷;張建國;王新昶;張韜;沈彬;孫方宏;;熱絲法批量制備金剛石涂層鉆頭參數(shù)仿真優(yōu)化[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4年1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健;硬質薄膜性能研究及工業(yè)化應用[D];蘭州理工大學;2016年
2 劉墨寧;硬質合金表面過渡層/金剛石薄膜的制備與力學性能的研究[D];上海大學;2015年
3 孟兆升;等離子體CVD法制備氮化碳涂層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4 康強;應用于SAW器件的多層膜的生長及特性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李松栗;鎳摻雜類金剛石碳復合薄膜的制備及其功能特性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3年
6 邢劍飛;摻硼金剛石薄膜電極處理難降解廢水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7 孫達飛;雙面大面積BDD電極制備CVD設備的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8 劉洋;MPCVD合成聚晶金剛石厚膜生長工藝研究[D];石家莊經濟學院;2012年
9 潘建偉;鋼基鑲嵌結構界面金剛石膜及其膜/基結合力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10 強力;低濃度鈦摻雜類金剛石薄膜的制備、結構及性能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建錦;張韜;王新昶;沈彬;孫方宏;;基于HFCVD法密封環(huán)基體的溫度場仿真及實驗[J];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2014年02期
2 汪建華;劉鵬飛;熊禮威;劉繁;江川;蘇含;;大面積金剛石膜生長過程中的缺陷和內應力[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3 江川;汪建華;熊禮威;翁俊;蘇含;劉鵬飛;;基片溫度對納米金剛石薄膜制備的影響[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4 謝清連;黃國華;潘吟松;黃自謙;;XRD在薄膜結構分析中常見問題的研究[J];廣西物理;2010年04期
5 談耀麟;;CVD金剛石應用前景探討[J];超硬材料工程;2009年04期
6 楊春;盧文壯;左敦穩(wěn);徐鋒;任衛(wèi)濤;;HFCVD系統(tǒng)中襯底溫度場及氣相空間場的數(shù)值分析[J];人工晶體學報;2009年02期
7 朱宏喜;毛衛(wèi)民;呂反修;趙清坡;謝秋風;;甲烷濃度對CVD自支撐金剛石薄膜殘余應力的影響(英文)[J];人工晶體學報;2009年01期
8 左偉;沈彬;孫方宏;陳明;;熱絲化學氣相法合成金剛石的溫度場仿真及試驗[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07期
9 徐鋒;左敦穩(wěn);盧文壯;李磊;王珉;;HFCVD襯底三維溫度場有限元法模擬[J];機械工程學報;2007年06期
10 魏秋平;余志明;馬莉;游小龍;豐杰;吳曉斌;劉王平;;YG13硼化處理后沉積氣壓對金剛石薄膜的影響[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7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建勇,梅炳初,李力,柴欣;CVD金剛石薄膜的制備方法及應用[J];炭素技術;2002年03期
2 朱宏喜;毛衛(wèi)民;馮惠平;呂反修;Vlasov I I;Ralchenko V G;Khomich A V;;甲烷濃度對CVD金剛石薄膜晶體學生長過程的影響[J];無機材料學報;2007年03期
3 楊傳徑;陳慶東;李新忠;;襯底溫度對合成金剛石薄膜的影響[J];科技資訊;2008年33期
4 李超杰;;金剛石薄膜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景[J];硅谷;2013年08期
5 林鴻溢;金剛石薄膜的特性及其應用探討[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1988年11期
6 陳天鵬;候立;;新型金剛石薄膜材料[J];材料導報;1988年01期
7 鄭昌瓊;;金剛石薄膜研究進展[J];成都科技大學學報;1988年05期
8 涂銘旌,鄭昌瓊,冉均國;(類)金剛石薄膜及其工業(yè)應用[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1989年08期
9 吳瓊;;引人注目的新材料——金剛石薄膜[J];儀表材料;1990年03期
10 鄭昌瓊;冉均國;;日本金剛石薄膜研究發(fā)展動態(tài)[J];新型碳材料;1991年Z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樂喜;劉小平;屈菊蘭;謝二慶;賀德衍;陳光華;;原位氮摻雜對CVD金剛石薄膜生長和結構的影響[A];第四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2 盧鴻修;胡晉生;朱靜;戚立昌;;金剛石薄膜的晶體缺陷及其界面特征的研究[A];海峽兩岸電子顯微學討論會論文專集[C];1991年
3 鄒廣田;于三;;氣相合成金剛石薄膜的研究進展[A];首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2年
4 高春曉;鄒廣田;呂憲義;于三;金曾孫;趙樹堂;莊榮書;;直流輝光放電方法制備高品質金剛石薄膜[A];首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2年
5 顧長志;王春蕾;莊榮書;呂憲義;金曾孫;;金剛石薄膜選擇性生長的新方法的研究[A];首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2年
6 蔣瑞亭;;金剛石薄膜的國內外發(fā)展概況[A];首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2年
7 萬強;胡文軍;梅軍;;超納米金剛石薄膜力學性能及其界面結合強度分析[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朱嘉琦;;(硼、磷摻雜)非晶金剛石薄膜的研究及應用[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7分冊)[C];2010年
9 李建國;胡東平;季錫林;胡文軍;;熱絲化學氣相沉積金剛石薄膜空間場的數(shù)值分析[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3)[C];2003年
10 李建國;劉實;李依依;胡東平;季錫林;梅軍;周德惠;;熱絲化學氣相沉積金剛石薄膜空間場的數(shù)值分析[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吳瓊;引人矚目的新材料金剛石薄膜[N];中國電子報;2000年
2 科新;強磁場下納米金剛石薄膜的制備技術項目通過驗收[N];中國建材報;2008年
3 吳瓊;新型電子材料[N];北京電子報;2000年
4 金展;中國金剛石薄膜開發(fā)獲重大進展[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2年
5 ;成都理工大學:打造先進金剛石薄膜實驗室[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6 記者 周文斌;我金剛石薄膜技術達世界先進水平[N];光明日報;2001年
7 劉苒;我國金剛石薄膜開發(fā)取得重大進展[N];科技日報;2001年
8 鐘才倫;納米級金剛石鍍膜為多種材質作“外衣”[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3年
9 記者 黃健 劉s
本文編號:12355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23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