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蒙特卡洛法分析纖維編織結構對輻射特性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基于蒙特卡洛法分析纖維編織結構對輻射特性的影響
【摘要】:復合材料得益于其優(yōu)良的性能,在工業(yè)領域受到廣泛的應用。由于碳纖維諸多的優(yōu)異性能,使其成為各種復合材料的原料,作為增強體,與不同基體復合,得到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在航天器的熱防護方面,碳纖維復合材料發(fā)揮著重大的作用。因此,研究碳纖維復合材料熱輻射特性,找出影響其熱輻射特性的因素,對于提高碳纖維材料的發(fā)射率,提高的航天器的熱防護性能有著重要的意義。碳纖維做復合材料的增強體時,可以將單根碳纖維材料編織后與基體復合;還可以將幾百根或者上千根碳纖維組成碳纖維束,進行編織或者排列,再與不同的基體復合。本文選擇碳纖維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使用Matlab軟件編寫程序,研究纖維束作為增強體時,其編織結構對材料的熱輻射特性的影響。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在二維結構下,研究編織結構,纖維束的直徑,纖維束間距和纖維束的體積比對材料熱輻射特性的影響。針對順序排列,錯序排列,隨機排列三種結構,研究不同結構對材料的光譜吸收率和反射率的影響;針對順序排列,研究纖維束直徑和纖維束的間距對材料的光譜吸收率和反射率的影響;針對隨機排列,研究纖維束所占體積比對材料的光譜吸收率和反射率的影響。建立了2.5D和3D絞擰編織結的數學模型。在使用蒙塔卡洛方法進行計算時,為了得到編織結構中纖維束表面的數學描述,在真實結構的基礎上做了一些簡化。認為單根纖維束為圓柱體,纖維束按一定結構編織時,會發(fā)生彎曲變形,將彎曲后的纖維束的軸線方程近似的用余弦曲線來描述,得到編織結構的數學描述。針對三維亂序排列,研究纖維束體積比對材料的光譜吸收率和反射率影響;針對2.5D和3D絞擰編織兩種不同編織結構時,研究材料的光譜吸收率和反射率,并對結果進行比較;針對3D絞擰編織結構的纖維布,研究纖維布的層數、纖維布層與層之間的位置關系對材料的光譜吸收率和反射率的影響;針對3D和2.5D絞擰編織結構,研究編織疏密程度對材料的光譜吸收率和反射率的影響。經計算對比發(fā)現,編織結構、纖維束所占體積比、幾何尺寸、纖維布層數、層與層的位置關系、編織的疏密程度均會影響碳纖維材料的輻射特性參數。
【關鍵詞】:編織結構 輻射特性 蒙特卡洛方法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B33;TQ342.74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緒論8-15
- 1.1 課題的研究背景和意義8-9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分析9-13
- 1.2.1 國外研究現狀10-11
- 1.2.2 國內研究現狀11-13
- 1.2.3 國內外文獻綜述的簡析13
- 1.3 主要研究內容13-15
- 第2章 蒙特卡洛方法的求解方法和計算模型15-26
- 2.1 熱輻射計算的蒙特卡洛方法15-19
- 2.1.1 蒙特卡洛方法基本思想15-16
- 2.1.2 蒙特卡洛方法在熱輻射計算中的應用16-19
- 2.2 計算的概率模型和隨機數的生成19-23
- 2.2.1 介質內輻射傳遞的概率模型19-22
- 2.2.2 隨機數的產生方法22-23
- 2.3 光束的數學模型23-25
- 2.3.1 光束的數學描述23-24
- 2.3.2 坐標的轉換24-25
- 2.4 本章小結25-26
- 第3章 二維結構下碳纖維材料的輻射特性26-38
- 3.1 計算使用的數學模型26-27
- 3.1.1 纖維束表面的數學描述26-27
- 3.1.2 光線與纖維束表面的交點27
- 3.2 二維蒙特卡洛程序準確性驗證27-30
- 3.3 不同結構的輻射特性計算30-37
- 3.3.1 纖維束結構對材料輻射特性的影響30-32
- 3.3.2 纖維束半徑對材料輻射特性的影響32-33
- 3.3.3 纖維束的間距對材料輻射特性的影響33-35
- 3.3.4 纖維束的體積比對材料輻射特性的影響35-37
- 3.4 本章小結37-38
- 第4章 三維結構下碳纖維材料的輻射特性38-58
- 4.1 纖維束表面的數學描述38-44
- 4.1.1 三維亂序結構的數學描述38-40
- 4.1.2 三維編織結構的數學描述40-44
- 4.2 三維蒙特卡洛程序準確性驗證44-45
- 4.3 不同結構的輻射特性計算45-56
- 4.3.1 纖維束的體積比對材料輻射特性的影響45-47
- 4.3.2 編織結構對材料輻射特性的影響47-49
- 4.3.3 層數對材料輻射特性的影響49-51
- 4.3.4 層與層之間的位置關系對材料輻射特性的影響51-53
- 4.3.5 編織疏密程度對材料輻射特性的影響53-56
- 4.4 本章小結56-58
- 結論58-59
- 參考文獻59-64
- 致謝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A.K.Sengupta;周炳榮;;氣流紡成紗時纖維束的結構[J];國外紡織技術(紡織分冊);1985年12期
2 毛明華;石棉纖維束在低壓旋流器中運動規(guī)律的研究[J];有色金屬;1986年04期
3 姜東華;李曼靜;;多向碳—碳復合材料(一)[J];新型碳材料;1987年03期
4 楊光松;;玻璃纖維束拉伸的聲發(fā)射特征及統(tǒng)計損傷分析[J];強度與環(huán)境;1988年02期
5 陳先謙;;蔗渣連蒸制可漂漿[J];四川造紙;1990年03期
6 姚立寧;復合材料中加捻纖維束的預應力效應[J];固體力學學報;1992年01期
7 ;碳纖維束的浸漬方法[J];高科技纖維與應用;2009年05期
8 仇春仙;;日本特許公報昭42(1967—1982)簡介[J];麻紡織技術;1983年02期
9 鐘長勝;;提高小棉塊開松機除什效能的理論和實踐[J];山東紡織科技;1982年01期
10 馮一川;傅增祥;曹兵妥;賀加貝;石階想;;纖維束展開寬度的理論計算[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2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梅萌;黃曉佳;袁東星;;纖維束固相微萃取新技術及其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0分會:環(huán)境與健康[C];2014年
2 趙春陽;;探索健康成人視放射纖維束的分布及變化[A];2010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八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張萬友;郗麗娟;郭新茹;陳代梅;李霞;;纖維束濾料過濾水頭損失特性研究[A];中國精細化工協(xié)會第一屆水處理化學品行業(yè)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田龍;李杰;潘志娟;;多噴靜電紡高定向納米纖維束的連續(xù)制備[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31分會:靜電紡絲技術與納米纖維[C];2014年
5 周元鑫;江大志;夏源明;;T300和M40J纖維束靜、動態(tài)拉伸性能的試驗研究[A];復合材料的現狀與發(fā)展——第十一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6 蔣云;周光明;王新峰;;三維機織復合材料中纖維束真實軌跡的研究[A];復合材料: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下冊)[C];2010年
7 朱世柱;丁曉勇;薛敬玲;孟揚;王紀;;Ⅰ型膠原在牙組織內的分布及其意義[A];解剖學雜志——中國解剖學會2002年年會文摘匯編[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本報記者 丁冬;愿祖國處處山青水綠[N];中國環(huán)境報;2011年
2 張光北;新型緊密紡技術[N];中國紡織報;2003年
3 ;納凱夫(NACF)纖維[N];中國建材報;2004年
4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郭伽;燙發(fā)染發(fā)有學問[N];健康報;2012年
5 廖定文;引人注目的密實環(huán)錠紡技術[N];中國紡織報;2003年
6 秦員俊;用EliTe緊密紡技術 改造國產FA506或FA507細紗機[N];中國紡織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耿杰峰;雙張量無損卡爾曼濾波纖維束示蹤技術重建弓形束的初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5年
2 陳振瑞;采用雙張量無損卡爾曼濾波纖維束成像術重建語言和運動相關的纖維束用以指導神經外科手術[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金宏彬;纖維束沖擊拉伸的數值模擬[D];東華大學;2005年
4 藺燾;棉稈纖維束及其復合材料性能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2年
5 郭林;國人ACL起止點解剖與多纖維束動態(tài)生物力學相關性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6 王德英;纖維束濾床深層過濾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7 孫瑯,
本文編號:11129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11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