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南礦特厚煤層下分層抽采長鉆孔合理位置研究
本文關鍵詞:亭南礦特厚煤層下分層抽采長鉆孔合理位置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高瓦斯特厚煤層 下分層瓦斯抽采 千米鉆孔 底板采動裂隙 卸壓增流
【摘要】:瓦斯是誘發(fā)煤礦事故頻率最高因素之一,在中國煤礦安全生產中,礦井瓦斯災害治理及綠色開采的根本在于瓦斯抽采。當高瓦斯特厚煤層采用分層開采時,下分層卸壓瓦斯沿穿層裂隙大量涌入上分層采空區(qū),造成上分層工作面瓦斯頻繁超限,普通鉆孔無法滿足抽采下分層卸壓瓦斯的要求,導致高瓦斯特厚煤層的瓦斯抽采工作面臨嚴峻挑戰(zhàn)。本論文從治理下分層卸壓瓦斯的角度出發(fā),依據(jù)上分層開采時,下分層在采動應力作用下的卸壓增流效應,以亭南煤礦205工作面為試驗背景,對下分層千米走向鉆孔瓦斯抽采進行研究。采用理論計算和Flac3D數(shù)值模擬相驗證的方法,確定下分層塑性破壞最大深度約為13 m。根據(jù)下分層在不同垂深下的塑性變形及煤巖體移動量,確定了千米鉆孔在下分層中的合理范圍為底板垂深下6-9 m,在此基礎上沿工作面傾向內錯兩順槽15~45 m內盡量多布置鉆孔。通過現(xiàn)場工業(yè)試驗驗證的方法,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對不同層位千米鉆孔瓦斯抽采參數(shù)進行分析,表明在此區(qū)域內鉆孔未被破壞,抽采效果最為理想,實現(xiàn)了高瓦斯特厚煤層下分層卸壓瓦斯長時間、高濃度抽采,為高瓦斯特厚煤層瓦斯治理提供一種合理、簡單、高效的新方法。
【關鍵詞】:高瓦斯特厚煤層 下分層瓦斯抽采 千米鉆孔 底板采動裂隙 卸壓增流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D712.6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緒論10-19
- 1.1 選題目的及其意義10-11
- 1.1.1 選題背景10
- 1.1.2 選題意義10-11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1-17
- 1.2.1 采場底板應力分布及裂隙演化規(guī)律研究現(xiàn)狀11-13
- 1.2.2 卸壓瓦斯運移規(guī)律及抽采技術研究現(xiàn)狀13-15
- 1.2.3 高瓦斯特厚煤層瓦斯治理技術研究現(xiàn)狀15-16
- 1.2.4 千米定向鉆孔瓦斯抽采應用現(xiàn)狀16-17
- 1.2.5 存在的問題17
- 1.3 主要研究內容及技術路線17-19
- 1.3.1 主要研究內容17-18
- 1.3.2 技術路線18-19
- 2 試驗工作面瓦斯來源分析19-28
- 2.1 礦井概況19-21
- 2.1.1 礦井交通位置與地貌19-20
- 2.1.2 地質構造與煤層賦存20
- 2.1.3 礦井開拓與開采20-21
- 2.1.4 通風與瓦斯抽采系統(tǒng)21
- 2.2 試驗工作面概況21-23
- 2.2.1 工作面布置21-23
- 2.2.2 工作面煤層及頂?shù)装?/span>23
- 2.3 工作面瓦斯來源預測23-26
- 2.3.1 瓦斯基礎參數(shù)23-24
- 2.3.2 205工作面瓦斯涌出來源分析24-26
- 2.3.3 205工作面瓦斯抽采可行性分析26
- 2.4 本章小結26-28
- 3 下分層煤體卸壓機理及卸壓瓦斯運移規(guī)律分析28-39
- 3.1 工作面底板煤體應力分布理論分析28-30
- 3.1.1 原巖應力狀態(tài)28
- 3.1.2 采場下分層卸壓理論分析28-30
- 3.2 理論計算下分層空間破壞30-33
- 3.2.1 沿走向底板最大破壞深度的塑性解30-32
- 3.2.2 沿傾向底板破壞深度分布規(guī)律32-33
- 3.3 卸壓瓦斯運移規(guī)律33-36
- 3.3.1 煤層瓦斯流動基礎理論33-34
- 3.3.2 煤層瓦斯運移規(guī)律34-35
- 3.3.3 下分層卸壓瓦斯運移規(guī)律35-36
- 3.4 下分層瓦斯抽采方法的選取36-38
- 3.4.1 下分層破壞程度定性分析36-37
- 3.4.2 下分層抽采方法選取及合理性分析37-38
- 3.5 本章小結38-39
- 4 205工作面底板破壞變形數(shù)值模擬39-52
- 4.1 模型建立與參數(shù)選取39-42
- 4.1.1 Flac~(3D)模擬軟件簡介39
- 4.1.2 數(shù)學模型建立39-40
- 4.1.3 參數(shù)設定40-42
- 4.2 數(shù)值模擬結果分析42-48
- 4.2.1 采動過程底板垂直應力分布規(guī)律42-44
- 4.2.2 采動過程底板塑性狀態(tài)變化規(guī)律44-46
- 4.2.3 采動過程底板煤巖體位移變化規(guī)律46-48
- 4.3 千米鉆孔合理范圍分析48-51
- 4.3.1 鉆孔沿底板垂深范圍48-49
- 4.3.2 鉆孔沿工作面傾向范圍49-51
- 4.4 本章小結51-52
- 5 工作面下分層鉆孔合理范圍確定及抽采方案確定52-62
- 5.1 下分層千米鉆孔工業(yè)試驗52-55
- 5.1.1 工作面鉆孔布置方案52-54
- 5.1.2 預抽階段鉆孔流量監(jiān)測54-55
- 5.2 千米鉆孔瓦斯抽采參數(shù)分析55-58
- 5.2.1 瓦斯抽采參數(shù)分析55-58
- 5.2.2 下分層千米鉆孔抽采合理范圍確定58
- 5.3 205工作面瓦斯抽采方案確定58-61
- 5.3.1 煤層鉆孔抽采方案59-60
- 5.3.2 高位巖石巷瓦斯抽采方案60-61
- 5.3.3 回風隅角埋管抽采方案61
- 5.4 本章小結61-62
- 6 結論與展望62-63
- 6.1 結論62
- 6.2 展望62-63
- 參考文獻63-66
- 作者簡歷66-68
-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6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齊慶新;季文博;元繼宏;程志恒;劉曉剛;;底板貫穿型裂隙現(xiàn)場實測及其對瓦斯抽采的影響[J];煤炭學報;2014年08期
2 趙建國;;底抽巷梳狀鉆孔代替保護層的瓦斯治理工藝技術研究[J];中國煤炭;2014年06期
3 梁冰;趙海波;王巖;袁欣鵬;;確定卸壓瓦斯抽采鉆孔合理層位的試驗[J];煤田地質與勘探;2014年03期
4 余學義;王琦;趙兵朝;王飛龍;;亭南礦大采高工作面礦壓規(guī)律及支架適應性研究[J];煤炭技術;2014年05期
5 張蕊;姜振泉;于宗仁;曹丁濤;王宗勝;;煤層底板采動破壞特征綜合測試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3年04期
6 翁明月;徐金海;李沖;;綜放工作面煤巖破壞及礦壓顯現(xiàn)與瓦斯涌出關系的實測研究[J];煤炭學報;2011年10期
7 張世鵬;馬自明;;千米定向立體交叉大直徑長鉆孔強化抽采消突技術[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0年S1期
8 賈立剛;胡勝勇;朱國忠;周福寶;;特厚煤層首分層綜采工作面瓦斯綜合治理技術[J];煤炭技術;2010年08期
9 陳繼忠;;高瓦斯特厚煤層頂分層綜采面瓦斯治理實踐[J];水力采煤與管道運輸;2010年02期
10 王海鋒;程遠平;吳冬梅;劉洪永;;近距離上保護層開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及瓦斯抽采參數(shù)優(yōu)化[J];煤炭學報;2010年04期
,本文編號:6759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675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