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費希納定律在含水層富水性評價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韋伯-費希納定律在含水層富水性評價中的應用
更多相關文章: 韋伯-費希納定律 層次分析法 富水性 含水層
【摘要】:將韋伯-費希納定律用于含水層富水性評價中,以"富水性指數(shù)法"所提出的影響含水層富水性的指標體系為基礎,根據(jù)韋伯-費希納定律的基本原理,構建出新型含水層富水性評價的模型,并以某礦煤層含水層為例進行分析研究。
【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成都理工大學;
【關鍵詞】: 韋伯-費希納定律 層次分析法 富水性 含水層
【分類號】:TD745
【正文快照】: 0引言韋伯-費希納定律(Weber-Fechner記作W-F)是德國著名的生理學家韋伯(Weber Ernst Hin-rich)和物理學家費希納(Fechner Gustav Theodor)在研究刺激的物理特性與感覺經(jīng)驗之間關系時所得出的。近年來韋伯-費希納定律廣泛應用于環(huán)境質量評價、地下水環(huán)境質量評價、景觀環(huán)境質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化軍,謝瑞斌,劉中勝;高莊礦西五采區(qū)三灰五灰富水性研究與防治[J];煤礦開采;2003年03期
2 李小龍;姚多喜;楊金香;;孫疃礦第四含水層分布特征及富水性評價[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3 楊振華;張飛;;礦井瞬變電磁法在探測頂板富水性中的應用[J];煤礦安全;2012年05期
4 劉忠遠;邱國良;吳基文;韓云;;龍東井田本溪組灰?guī)r富水性評價[J];煤炭工程;2011年09期
5 孫孌孌;王中華;汪華君;王玉和;孫燕青;;煤層底板含水層富水性探測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3年01期
6 單濤;;三灰承壓含水層區(qū)域富水性規(guī)律研究[J];煤礦現(xiàn)代化;2014年01期
7 張遠;吳述春;;顧北井田A組煤底板灰?guī)r富水性及水化學特征[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4年02期
8 王強;占文鋒;李瑛;張品剛;李景新;;瞬變電磁法在斷層富水性探測中的應用[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2年06期
9 張文;;龍王廟煤礦10煤層底板灰?guī)r富水性與防治對策[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3年07期
10 侯永超;賈俊超;趙小五;;高水壓、強富水性大型礦井首采面富水異常區(qū)研究與治理[J];科技視界;2013年3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治國;鄭永紅;王俊;姚多喜;;淮北楊柳煤礦太灰富水性研究[A];礦山地質災害成災機理與防治技術研究與應用[C];2009年
2 褚凱;王凱;徐慶國;;臨礦集團王樓二號礦井21201工作面頂板富水性探測研究[A];山東煤炭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煤礦地熱防治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3年
3 韓超;泮曉華;李國梁;涂杰楠;;基于GIS多源信息集成的含水層富水性模糊層次分析法[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屆)學術論文匯編——工程地質與水資源研究室[C];2013年
4 潘啟章;吳有信;于聯(lián)盟;王玉玨;馬克娜;;淮北煤田松散層電性特征及富水性評價[A];中國地質學會、中國煤炭學會、中國煤田地質專業(yè)委員會2005年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章俊;煤層底板灰?guī)r富水性定量綜合物探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2 楊志;臨渙礦區(qū)深部太灰?guī)r溶發(fā)育及富水性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6年
3 陳麗;東勝礦區(qū)侏羅系含水層富水性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安徽理工大學;2016年
4 崔雪麗;綜采頂板砂巖富水性多元信息預測模型與應用[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5 徐彭遠;五溝煤礦太原組灰?guī)r上段富水性特征及礦井涌水水源判別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2年
6 宣良瑞;臥龍湖煤礦K3砂巖富水性評價及8101面涌水水源分析[D];安徽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5581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55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