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榮礦區(qū)煤樣氧化反應動力學熱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2-11 01:53
東榮礦區(qū)煤層自燃現(xiàn)象較為嚴重,煤的氧化動力學參數(shù)是反映煤自燃傾向性的重要指標,為防治東榮礦區(qū)煤層自燃,在不同升溫速率條件下的基礎上,應用熱重分析實驗,研究了東榮煤樣升溫氧化過程中質(zhì)量變化的規(guī)律,同時結合15種氣固反應機理函數(shù),運用?atava法對煤樣進行動力學分析,確定了煤氧化機理函數(shù),及活化能、指前因子及反應級數(shù)等動力學參數(shù),并應用Ozawa法對得到的動力學參數(shù)結果進行了驗證。實驗表明:不同升溫速率下煤樣氧化自燃總反應歷程相似,熱分析曲線的變化規(guī)律相同,但隨著升溫速度的加大,曲線有向右平移的趨勢。計算得到煤樣高溫劇烈氧化時的反應級數(shù)為1級,反應動力學模式為一級化學反應,其表觀活化能為174.588 kJ/mol,指前因子為5.729×1010.
【文章來源】: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20,40(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STA449F3型同步熱綜合分析儀
TG(熱重)曲線反映了溫升過程中煤樣的質(zhì)量損失隨著溫升的變化情況[16]。DTG曲線是對TG曲線對溫度求導所得,主要反映了煤樣在不同溫度時刻的質(zhì)量變化速率。不同升溫速率下煤樣TG,DTG曲線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煤樣的TG,DTG曲線形狀在不同升溫速率下是基本一致的,低溫下變化緩慢,在約300 ℃以后質(zhì)量下降速率增大。而DTG的谷值溫度隨著升溫速率增大,明顯向右偏移,這與文獻[17]列出的規(guī)律一致。
依據(jù)式(5),解出當β為5,10,15,20的線性方程組,就可以根據(jù)擬合直線的斜率求出活化能。由DTG曲線上的最大峰谷溫度及式(5),利用Origin 9.1軟件進行l(wèi)gβ-1/T之間的線性擬合,煤樣Ozawa方程擬合直線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lgβ-1/T之間線性關系較好,R2為0.983.煤樣由Ozawa法得到的活化能為:8.314/0.456 7=172.004 kJ/mol.在燃燒階段,對東榮煤樣進行熱分析動力學分析,通過Origin 9.1軟件對lg[G(α)]-1/T進行線性擬合,lg[G(α)]-1/T之間的線性擬合結果如圖4所示,通過擬合直線斜率求得的一系列活化能E見表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氧濃度和溫度下侏羅紀煤氧化動力學參數(shù)規(guī)律[J]. 張辛亥,張?zhí)熨n,王玥,馮振,邢二軍,周山林.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9(04)
[2]浸水對煤氧化活化能和熱效應的影響[J]. 喬玲,鄧存寶,張勛,王雪峰,戴鳳威. 煤炭學報. 2018(09)
[3]促進1/3焦煤氧化的臨界參數(shù)分析[J]. 趙婧昱,張嬿妮,宋佳佳,王凱.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8(04)
[4]新時代背景下煤炭綠色勘查技術體系研究[J]. 潘樹仁,潘海洋,謝志清,程愛國,王佟,陳美英,殷榕蔚. 中國煤炭地質(zhì). 2018(06)
[5]煤升溫氧化動力學階段性規(guī)律[J]. 張辛亥,白亞娥,李亞清,馬騰.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7(04)
[6]基于熱重-傅里葉紅外光譜聯(lián)用的煤矸石自燃特性及微觀表征[J]. 鄧軍,李貝,肖旸,馬礪,徐啟銘.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7(01)
[7]我國煤火災害防治技術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 鄧軍,李貝,王凱,王彩萍. 煤炭科學技術. 2016(10)
[8]煤自燃階段動力學參數(shù)及特征溫度點的實驗研究[J]. 屈麗娜,劉星魁,張紅元.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5(05)
[9]煤粉在富氧氣氛下燃燒反應動力學的實驗研究[J]. 楊妮,卿山,王華,張愛敏,李文滔,王俊勇. 過程工程學報. 2013(06)
[10]內(nèi)蒙古烏達煤田火區(qū)相關裂隙研究[J]. 曹代勇,樊新杰,吳查查,王國林. 煤炭學報. 2009(08)
博士論文
[1]煤氧化自燃微觀特征及其宏觀表征研究[D]. 張嬿妮.西安科技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533794
【文章來源】: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20,40(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STA449F3型同步熱綜合分析儀
TG(熱重)曲線反映了溫升過程中煤樣的質(zhì)量損失隨著溫升的變化情況[16]。DTG曲線是對TG曲線對溫度求導所得,主要反映了煤樣在不同溫度時刻的質(zhì)量變化速率。不同升溫速率下煤樣TG,DTG曲線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煤樣的TG,DTG曲線形狀在不同升溫速率下是基本一致的,低溫下變化緩慢,在約300 ℃以后質(zhì)量下降速率增大。而DTG的谷值溫度隨著升溫速率增大,明顯向右偏移,這與文獻[17]列出的規(guī)律一致。
依據(jù)式(5),解出當β為5,10,15,20的線性方程組,就可以根據(jù)擬合直線的斜率求出活化能。由DTG曲線上的最大峰谷溫度及式(5),利用Origin 9.1軟件進行l(wèi)gβ-1/T之間的線性擬合,煤樣Ozawa方程擬合直線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lgβ-1/T之間線性關系較好,R2為0.983.煤樣由Ozawa法得到的活化能為:8.314/0.456 7=172.004 kJ/mol.在燃燒階段,對東榮煤樣進行熱分析動力學分析,通過Origin 9.1軟件對lg[G(α)]-1/T進行線性擬合,lg[G(α)]-1/T之間的線性擬合結果如圖4所示,通過擬合直線斜率求得的一系列活化能E見表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氧濃度和溫度下侏羅紀煤氧化動力學參數(shù)規(guī)律[J]. 張辛亥,張?zhí)熨n,王玥,馮振,邢二軍,周山林.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9(04)
[2]浸水對煤氧化活化能和熱效應的影響[J]. 喬玲,鄧存寶,張勛,王雪峰,戴鳳威. 煤炭學報. 2018(09)
[3]促進1/3焦煤氧化的臨界參數(shù)分析[J]. 趙婧昱,張嬿妮,宋佳佳,王凱.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8(04)
[4]新時代背景下煤炭綠色勘查技術體系研究[J]. 潘樹仁,潘海洋,謝志清,程愛國,王佟,陳美英,殷榕蔚. 中國煤炭地質(zhì). 2018(06)
[5]煤升溫氧化動力學階段性規(guī)律[J]. 張辛亥,白亞娥,李亞清,馬騰.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7(04)
[6]基于熱重-傅里葉紅外光譜聯(lián)用的煤矸石自燃特性及微觀表征[J]. 鄧軍,李貝,肖旸,馬礪,徐啟銘.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7(01)
[7]我國煤火災害防治技術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 鄧軍,李貝,王凱,王彩萍. 煤炭科學技術. 2016(10)
[8]煤自燃階段動力學參數(shù)及特征溫度點的實驗研究[J]. 屈麗娜,劉星魁,張紅元.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5(05)
[9]煤粉在富氧氣氛下燃燒反應動力學的實驗研究[J]. 楊妮,卿山,王華,張愛敏,李文滔,王俊勇. 過程工程學報. 2013(06)
[10]內(nèi)蒙古烏達煤田火區(qū)相關裂隙研究[J]. 曹代勇,樊新杰,吳查查,王國林. 煤炭學報. 2009(08)
博士論文
[1]煤氧化自燃微觀特征及其宏觀表征研究[D]. 張嬿妮.西安科技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5337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533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