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安全工程論文 >

煤礦地下水庫對含不同賦存形態(tài)有機物及重金屬礦井水凈化效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1 03:49
  以神東礦區(qū)大柳塔煤礦在用的3座地下水庫為研究對象,采集了3個進水、4個出水及1個裂隙水水樣,通過對采集水樣中有機物及其重金屬含量測試,分析地下水庫巖體對水體中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結(jié)果表明,大柳塔煤礦地下水庫采空區(qū)巖體組分中,黏土礦物含量約占35%,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大柳塔煤礦地下水庫系統(tǒng)對礦井水有較好的凈化效果,出水懸浮物含量低于182mg/L,去除率可達80%~93%,能去除大量的懸浮物;出水COD含量小于35mg/L,去除率可達38%~61%,能去除部分COD;出水TOC含量在7. 37~13. 28 mg/L之間,去除率為19. 1%~46. 4%;分析表明顆粒態(tài)有機物可隨懸浮顆粒物沉降而得到去除,而可溶性有機物可通過黏土礦物的吸附而得到去除。數(shù)據(jù)顯示,進水中Fe和Mn各有99%和84%以上賦存于懸浮顆粒物上,經(jīng)地下水庫處理后,礦井水中Fe的去除率可達68%~100%,Mn的去除率可達75%~99%,表明地下水庫針對賦存于懸浮顆粒物上的重金屬可起到一定的去除作用。 

【文章來源】:煤炭工程. 2020,52(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煤礦地下水庫對含不同賦存形態(tài)有機物及重金屬礦井水凈化效果研究


大柳塔煤礦地下水流程[6]及采樣位點

地下水庫,懸浮物含量,懸浮物,縫隙


由于地下水庫是由煤柱和人工壩體共同圍成的一個封閉性采空區(qū),在塌陷的破碎巖層縫隙之間完成的儲水。大柳塔地下水庫的平均儲水系數(shù)為0.15~0.25,礦井水流經(jīng)這些縫隙時間非常長,懸浮物在地下水庫中發(fā)生自然沉降作用,從而實現(xiàn)懸浮物的大量去除。另外,一部分懸浮物被較小的破碎巖層縫隙所截留,也是懸浮物降低的原因之一。2.4 有機物

地下水庫,濃度,有機物


地下水庫的有機物含量以COD、TOC指標進行表征。COD、TOC在不同采樣點的含量情況分別如圖3、圖4所示,可以看出,地下水庫進水COD濃度較低,在45~61mg/L之間,出水COD在24~35mg/L之間,裂隙水的COD為25mg/L,COD的去除率為38%~61%。進水TOC在13.75~16.41mg/L之間,出水TOC為7.37~13.28mg/L之間,TOC去除率為19.1%~46.4%,表明了地下水庫對礦井水中的有機物有較好的去除效果。這與地下水庫充填的垮落巖體中含有較大量的黏土礦物等礦物組分對溶解性有機物的吸附和降解有關。圖4 地下水庫TOC含量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厚黃土覆蓋區(qū)煤炭開采對松散含水層影響的相似模擬研究[J]. 徐樹媛,張永波,時紅,陳軍鋒.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9(03)
[2]煤礦地下水庫礦井水中溶解性有機質(zhì)變化特征的研究[J]. 于妍,陳薇,曹志國,陳健,張凱.  中國煤炭. 2018(10)
[3]煤矸石去除礦井水中水溶性有機物及氨氮的實驗研究[J]. 趙麗,孫艷芳,楊志斌,王世東,楊建,孫超,田云飛.  煤炭學報. 2018(01)
[4]大柳塔煤礦地下水庫建設與水資源利用技術[J]. 陳蘇社,黃慶享,薛剛,李瑞群.  煤炭科學技術. 2016(08)
[5]底部含水層孔隙水壓力采動波動及影響機制的試驗研究[J]. 高學通.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6(02)
[6]我國煤炭開采水資源保護利用技術研究進展[J]. 顧大釗,張勇,曹志國.  煤炭科學技術. 2016(01)
[7]煤礦地下水庫理論框架和技術體系[J]. 顧大釗.  煤炭學報. 2015(02)
[8]井上下聯(lián)合處理工藝處理礦井水過程中溶解性有機質(zhì)變化特征[J]. 楊建,靳德武.  煤炭學報. 2015(02)
[9]基于溶解性有機質(zhì)熒光光譜特征的突水水源識別[J]. 楊建.  煤炭科學技術. 2013(06)
[10]煤礦酸性礦井水除鐵錳主要影響因素研究[J]. 郭娟.  能源技術與管理. 2013(02)

博士論文
[1]含煤地層水巖作用與礦井水環(huán)境效應[D]. 單耀.中國礦業(yè)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42972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42972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b16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