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空間內細水霧降塵效率影響因素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4 12:12
廣泛存在于工農業(yè)生產過程中的粉塵因其爆炸危險性和職業(yè)衛(wèi)生問題而備受社會關注。近年來,國內外發(fā)生的粉塵爆炸事故和因粉塵而導致的環(huán)境問題日益突出,這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影響。因此開展粉塵控制技術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在此背景下開展了細水霧降低封閉空間內粉塵濃度的研究。為了有效提高細水霧降低粉塵濃度的效率,考慮到水霧對TSP(全塵)和PM5(呼吸性粉塵)捕塵機理的不同,本文分別使用細水霧針對TSP和PM5粉塵降塵效率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驗模擬研究。首先,本文考慮到粉塵濃度、粒徑、分散度對細水霧降塵效率的影響,使用細水霧分別對不同濃度的TSP、PM5粉塵進行降塵實驗,對平均粒徑相近但分散度相差較大的TSP粉塵群進行降塵實驗。結果表明,在細水霧工作壓力為0.4 MPa和0.8 MPa時,細水霧降塵效率隨初始粉塵濃度的增加而持續(xù)升高;在細水霧工作壓力為1.2 MPa、1.6 MPa和2.0 MPa時,細水霧降塵效率隨初始粉塵濃度的增加在一定濃度范圍內持續(xù)升高,超過臨界濃度后繼續(xù)增加粉塵濃度,細水霧降塵效率提升幅度不明顯。細水霧對粒徑分布范圍更窄的粉塵粒子群的降塵效率比粒徑分布范圍更寬的...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我國粉塵爆炸行業(yè)分布〖1】??
中長時間積累的鋁粉受潮發(fā)生氧化放熱反應,并遇到風機打磨過程中產生的火花,??導致粉塵云被點燃而產生爆炸,事故共造成46人死亡,18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3.51億元,事故現場如圖1.2?(b)所示。??mm??(a)秦皇島彌驊淀粉爆炸事故?(b)昆山中榮鋁粉爆炸事故??圖1.2典型粉塵爆炸事故圖??粉塵爆炸需要具備特定的條件,如圖1.3中的粉塵爆炸五邊形條件圖所示,??粉塵爆炸的發(fā)生需要滿足以下五個條件粉塵能夠與氧化劑發(fā)生劇烈氧化反應;??粉塵需懸浮于空氣中形成一定濃度的粉塵云,并且達到其爆炸濃度;具備強度可??以引燃粉塵云的爆炸能量;保證設備和場所的密閉性以達到爆炸性粉塵云濃度。??因此理論上,從爆炸五邊形條件圖可以看出,只要爆炸五邊形條件圖中有一個條??件不滿足,粉塵爆炸事故就不會發(fā)生。因此,降低空間內懸浮于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可以有效防止粉塵爆炸事故的發(fā)生。??可燃粉塵^/燃源??助燃物??圖】.3粉塵爆炸五邊形條件圖W??粉塵除了具有火災爆炸危險性,對環(huán)境和人類的健康也有極大的影響,高濃??度的微細粉塵會引發(fā)職業(yè)衛(wèi)生問題。一般來說,粒徑大于10?fim的粉塵,絕大部??分可以被人體自身的鼻毛和粘液截留;粒徑為5 ̄10?pm的粉塵也可以大部分被人??體呼吸道截留并排出體外;但對于粉塵粒徑小于5?jim的呼吸性粉塵,由于其能??夠進入人體的肺泡
圖1.4技術路線圖??1.4本文章節(jié)安排??針對細水霧對封閉空間內粉塵的降塵效率的影響因素研宄工作的實施,將本??文的內容按以下七個章節(jié)展開:??第1章作為本文的緒論,主要闡述了生產作業(yè)場所中粉塵的危害性及開展本??文工作的意義;對國內外關于粉塵控制理論及技術的研宄現狀及不足進行概括總??結,針對細水霧降塵技術的優(yōu)缺點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宄內容。??8??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磁化水噴霧除塵效率研究[J]. 劉志超,馬賽,宋穩(wěn)亞.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6(02)
[2]A new design of foam spray nozzle used for precise dust control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J]. Han Fangwei,Wang Deming,Jiang Jiaxing,Zhu Xiaol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02)
[3]綜掘工作面高壓噴霧與泡沫除塵技術應用的對比研究[J]. 劉濤,蘭樹員,汪春梅,呂二忠.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6(01)
[4]粉塵濃度測量方法綜述[J]. 王杰,葉長青,趙海波. 科技資訊. 2015(35)
[5]綜放工作面微水霧負壓降塵技術參數研究[J]. 王岳斌. 煤. 2015(03)
[6]大型噴霧粒徑分布的圖像法測量[J]. 陳小艷,周騖,蔡小舒,黃燕,袁益超. 化工學報. 2014(02)
[7]Application of foam technology for dust control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J]. Ren Wanxing,Wang Deming,Guo Qing,Zuo Bingzh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01)
[8]光散射粉塵測試儀的發(fā)展現狀與趨勢[J]. 鐘妮,羅逸龍,黃美霞,扈蓉. 儀器儀表用戶. 2013(06)
[9]激光粉塵儀中相對濕度影響的修正[J]. 王正鳳. 職業(yè). 2011(27)
[10]綜放工作面粉塵場與霧滴場耦合關系的實驗研究[J]. 周剛,程衛(wèi)民,王剛,崔向飛. 煤炭學報. 2010(10)
博士論文
[1]綜放工作面噴霧降塵理論及工藝技術研究[D]. 周剛.山東科技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旋風除塵器提高微細粉塵除塵效率的研究[D]. 胡婷.武漢科技大學 2015
[2]高壓細水霧除塵的研究[D]. 向少偉.武漢工程大學 2015
[3]面粉企業(yè)糧食粉塵爆炸及防治[D]. 賈玉濤.東北大學 2011
[4]綜掘工作面高壓噴霧降塵技術研究[D]. 劉亞力.西安科技大學 2010
[5]高壓噴霧在炮采工作面應用研究[D]. 陳海安.西安科技大學 2010
[6]煤礦膠帶輸送機轉載點噴霧降塵系統(tǒng)的研究[D]. 陳穎.北京化工大學 2009
[7]高效水霧降塵技術的實驗研究及工程應用[D]. 李剛.湖南科技大學 2009
[8]鉆孔粉塵超聲霧化除塵技術及機理研究[D]. 代君偉.中國礦業(yè)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83242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我國粉塵爆炸行業(yè)分布〖1】??
中長時間積累的鋁粉受潮發(fā)生氧化放熱反應,并遇到風機打磨過程中產生的火花,??導致粉塵云被點燃而產生爆炸,事故共造成46人死亡,18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3.51億元,事故現場如圖1.2?(b)所示。??mm??(a)秦皇島彌驊淀粉爆炸事故?(b)昆山中榮鋁粉爆炸事故??圖1.2典型粉塵爆炸事故圖??粉塵爆炸需要具備特定的條件,如圖1.3中的粉塵爆炸五邊形條件圖所示,??粉塵爆炸的發(fā)生需要滿足以下五個條件粉塵能夠與氧化劑發(fā)生劇烈氧化反應;??粉塵需懸浮于空氣中形成一定濃度的粉塵云,并且達到其爆炸濃度;具備強度可??以引燃粉塵云的爆炸能量;保證設備和場所的密閉性以達到爆炸性粉塵云濃度。??因此理論上,從爆炸五邊形條件圖可以看出,只要爆炸五邊形條件圖中有一個條??件不滿足,粉塵爆炸事故就不會發(fā)生。因此,降低空間內懸浮于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可以有效防止粉塵爆炸事故的發(fā)生。??可燃粉塵^/燃源??助燃物??圖】.3粉塵爆炸五邊形條件圖W??粉塵除了具有火災爆炸危險性,對環(huán)境和人類的健康也有極大的影響,高濃??度的微細粉塵會引發(fā)職業(yè)衛(wèi)生問題。一般來說,粒徑大于10?fim的粉塵,絕大部??分可以被人體自身的鼻毛和粘液截留;粒徑為5 ̄10?pm的粉塵也可以大部分被人??體呼吸道截留并排出體外;但對于粉塵粒徑小于5?jim的呼吸性粉塵,由于其能??夠進入人體的肺泡
圖1.4技術路線圖??1.4本文章節(jié)安排??針對細水霧對封閉空間內粉塵的降塵效率的影響因素研宄工作的實施,將本??文的內容按以下七個章節(jié)展開:??第1章作為本文的緒論,主要闡述了生產作業(yè)場所中粉塵的危害性及開展本??文工作的意義;對國內外關于粉塵控制理論及技術的研宄現狀及不足進行概括總??結,針對細水霧降塵技術的優(yōu)缺點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宄內容。??8??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磁化水噴霧除塵效率研究[J]. 劉志超,馬賽,宋穩(wěn)亞.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6(02)
[2]A new design of foam spray nozzle used for precise dust control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J]. Han Fangwei,Wang Deming,Jiang Jiaxing,Zhu Xiaol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02)
[3]綜掘工作面高壓噴霧與泡沫除塵技術應用的對比研究[J]. 劉濤,蘭樹員,汪春梅,呂二忠.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6(01)
[4]粉塵濃度測量方法綜述[J]. 王杰,葉長青,趙海波. 科技資訊. 2015(35)
[5]綜放工作面微水霧負壓降塵技術參數研究[J]. 王岳斌. 煤. 2015(03)
[6]大型噴霧粒徑分布的圖像法測量[J]. 陳小艷,周騖,蔡小舒,黃燕,袁益超. 化工學報. 2014(02)
[7]Application of foam technology for dust control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J]. Ren Wanxing,Wang Deming,Guo Qing,Zuo Bingzh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01)
[8]光散射粉塵測試儀的發(fā)展現狀與趨勢[J]. 鐘妮,羅逸龍,黃美霞,扈蓉. 儀器儀表用戶. 2013(06)
[9]激光粉塵儀中相對濕度影響的修正[J]. 王正鳳. 職業(yè). 2011(27)
[10]綜放工作面粉塵場與霧滴場耦合關系的實驗研究[J]. 周剛,程衛(wèi)民,王剛,崔向飛. 煤炭學報. 2010(10)
博士論文
[1]綜放工作面噴霧降塵理論及工藝技術研究[D]. 周剛.山東科技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旋風除塵器提高微細粉塵除塵效率的研究[D]. 胡婷.武漢科技大學 2015
[2]高壓細水霧除塵的研究[D]. 向少偉.武漢工程大學 2015
[3]面粉企業(yè)糧食粉塵爆炸及防治[D]. 賈玉濤.東北大學 2011
[4]綜掘工作面高壓噴霧降塵技術研究[D]. 劉亞力.西安科技大學 2010
[5]高壓噴霧在炮采工作面應用研究[D]. 陳海安.西安科技大學 2010
[6]煤礦膠帶輸送機轉載點噴霧降塵系統(tǒng)的研究[D]. 陳穎.北京化工大學 2009
[7]高效水霧降塵技術的實驗研究及工程應用[D]. 李剛.湖南科技大學 2009
[8]鉆孔粉塵超聲霧化除塵技術及機理研究[D]. 代君偉.中國礦業(yè)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832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383242.html